01
《無極》這部電影似乎是陳凱歌一生的傷痛,當年各大官媒網媒對它一片筆誅口伐,已經沒有人關心《無極》到底講了什麼,人們似乎更關心的是陳凱歌帶給他們的失望。
尤其是胡戈那部《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的惡搞視頻,将陳凱歌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惱羞成怒的陳凱歌向法院起訴胡戈,刹那間《無極》在網絡掀起腥風血雨的浪潮。
人們開始懷疑這還是那個曾經獲得戛納金棕榈獎的陳凱歌嗎?筆者不過是覺得我們是不是對陳凱歌要求過于嚴苛了,人們似乎從對影片的惡語相向上升到了對陳凱歌的人身攻擊,什麼“江郎才盡”、“徒有虛名”的惡意攻擊就出現了,拍爛片的導演很多,為何我們對陳凱歌絲毫沒有一點包容之心,況且《無極》是一部未有定論的“爛片”。
筆者私以為《無極》不是爛片,也算不上佳作的行列,這不過是陳老對東方魔幻片的一次試水,一次實驗性作品,無論成敗就沖導演的态度,我們應該以包容的心态去審視它。而網絡上重重打擊讓陳凱歌很長一段時間也沒有拍過大制作電影,這部電影似乎成了陳凱歌一生的恥辱,被載入了中國電影史。
毫無疑問陳凱歌與張藝謀是中國電影界的兩道标杆,同屬第五代導演的他們師出同門,世人眼中的他們似乎是不甘示弱的在比拼。陳凱歌在戛納有《霸王别姬》封神,緊随其後就是張藝謀在戛納《活着》的嶄露頭角,可以說兩部電影有不相上下的水平,2000年後李安的《卧虎藏龍》收割了奧斯卡多項獎後,
不甘示弱的中國導演将視野放向了世界,他們潛意識認為輸給了李安,這裡可以說是中國電影的一個偉大的轉折點,他們都開始了跟風之作,他們認為隻有拍攝大場面巨制的武俠片才可以走出世界,對西方進行文化輸出,可惜别人的成功是不容複制的,因為複制的作品不具備開創性的震撼,
張藝謀吸納《東邪西毒》的精華創作了《英雄》,徐克拍攝了《七劍》,都遭到到了國内觀衆的唾棄,就連周星馳也拍了《功夫》去跟風,這就是這個時代背景下,中國影壇你追我趕下的商業産物。
02
同時間的陳凱歌也按耐不住了内心躁動,拍攝了《無極》這部魔幻作品,此刻的老陳是年少輕狂的,看到其他導演的跟風并沒有取得《卧虎藏龍》的輝煌成績,所以筆者揣測他的内心絕對有一種“我和他們不一樣”的聲音,
所以說《無極》是一部離經叛道的作品,他沒有去拍武俠題材而選擇了中國導演敬而遠之的魔化題材,魔幻現實電影在中國如燙手的山芋,從來沒有過一部像樣的魔幻作品,如同硬科幻一樣的空白,所以老陳自然意識到了隻有具備開創性與創造力的作品,才可以俘獲外國人的心,如同西方《魔戒》獲得的蓋世功績,這也是老陳對《無極》所傾注無盡心血的原因,斥資3億多人民币的巨額投資,足以說明他對本片無比的信心。
但是此時的電影市場大環境變了,人們厭倦了那種形式主義的水墨風電影,因為這次的跟風之作留下的後遺症,觀衆對此類電影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限,輪到後知後覺的陳凱歌時,
在《無極》上映時将所有的怒火釋放在了這部電影上,同樣無極仍沒有擺脫水墨式場景的诟病,加上國外演員一口蹩腳的中文台詞,觀衆産生了極強的不适感,即便有人喜歡此類風格,迫于輿論壓力也隻能大喊“徒有華麗的形式,内容卻空洞”的口号,介于好勝的老陳對自己電影的辯解,更是惹怒了這群看官姥爺。
03
《無極》傷老陳太深,直到2015年陳凱歌拍攝了一部《道士下山》,此時或許有不少人都淡忘了這位導演,而風生水起的張藝謀拍攝了一部《長城》,這部中外合作的電影或許是張的一次嘗試,可是給觀衆留下的印象是張藝謀被資本綁架了,
于是另起藝術片爐竈的馮小剛拍出了兩部越界電影《我不是潘金蓮》和《芳華》,而陳凱歌仍不甘心于他的魔幻夢,可見十年過去了《無極》的打擊并沒有讓陳忘記對魔幻片的探索,所以他拍出了《妖貓傳》,但是人們似乎對他的惡意尚未消減,仍以評價《無極》的心态在豆瓣以刷一星為自豪,似乎連去了解影片的興趣都沒有了,他們都以“形式盛大,故事不入流”的口吻去攻擊《妖貓傳》,
可不曾知陳凱歌生怕他們向《無極》一樣看不懂,特意在影片做了不少注解,比如瓜翁那段對白就是對影片主題要傳達佛家理念的注解,可見其用心之良苦,無論如何,《妖貓傳》讓陳凱歌拿回了曾經丢失的尊嚴,但是仍沒拍出稱得上“偉大”的電影。
因為陳凱歌深切體會過網絡暴力對一個人名聲毀滅性打擊的痛苦,所以有感而發的拍出了部《搜索》,《搜索》好似老陳對網絡噴子的質問與控訴,明示網絡輿論可以謀殺一個美好的生命。但是他仍遭到了網民秋風掃落葉般的圍剿,可以說《搜索》是當代網民傾瀉怒火的真實寫照,我們似乎發現陳凱歌已經有了名譽危機了,無論他拍什麼電影都會遭到那些人先入為主的惡意攻擊。
筆者私以為《無極》與《畫皮2》屬于一個級别的作品,筆者覺得《無極》有兩個缺憾,其一,外國演員提線木偶般的蹩腳台詞,其二,是3D模型的粗糙感(尤其皇宮建築物最為明顯),畫面水墨風過于濃厚。盡管有這些不成熟的手筆也不能讓它淪為爛片,最起碼是部及格的電影。
04
無極屬于一個虛構的魔幻世界,其實每一個人都和瞞神做了交易,隻是影片隻交代了傾城的交易,所以他們的命運都被瞞神肆意擺布,影片其實是在暗示“欲望”與“代價”的主題。
傾城典當了她一生的“真愛”,換取了天下的榮華富貴與最有權勢的男人,光明将軍用他戰神的稱呼賭輸給了瞞神,他失去了一切,無歡典當了他一生的“信任”,所以臨死他都沒有被相信過,鬼狼典當了他的“自由”,換取了一條苟且的性命。
正如開片那句旁白,每一個人的命運都是自己選擇的,這些為了欲望而典當自我的人,最終都嘗到了懲罰的代價,當欲望與代價的天平傾斜時,所有人承受的懲罰都是瞞神追加的代價,所以鬼狼脫下了黑袍後靈魂得到了解脫,從此他再也不是奴隸了,光明失去鮮花盔甲乃至性命後,他流下了一滴傷心淚,無歡臨死遭到的都是背叛,傾城愛錯了男人,唯有無欲無求的昆侖在覺醒欲望後,打破了瞞神的秩序,
他穿上了黑袍,死人複生,時間倒流,他改變了無極操控世人命運的格局,所以他讓傾城獲得了真心的愛,或許女人的愛不過是那個鮮花盔甲,而非奴隸或奴隸主,如《雛菊》裡錯位的愛情,他們愛的是鮮花盔甲與雛菊花,不管是誰穿的衣服或送的花。
總而言之,以今天的視角去重新審視《無極》,無論替它翻案還是證名,都無法挽回它對陳凱歌的影響,也無法扭轉世人最陳凱歌尖酸刻薄的态度。因為人們永遠無法揮去陳凱歌帶給他們的失望,《無極》也成了陳凱歌終生的屈辱史,即便《妖貓傳》上映後仍有《無極》留下的後遺症,因為人們總以《霸王别姬》的高度要求《無極》,這之間落差感造成的憤怒成了他們批判陳凱歌作為發洩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