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清朝末年的衰敗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清朝末年的衰敗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旅遊 更新时间:2024-10-07 04:39:17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視頻不在華美,有真知則名;文章不在名氣,有灼見則靈。這兒有獨立思考,無人雲亦雲;這兒絕不蹭熱點,絕不炒夾生。學習中國文化,傳播中國文化,弘揚中國文化。

  談起清朝的滅亡,一般都會從軍事原因、經濟原因、科技原因、文化原因、政策原因等幾個方面來論證。有人提出是因為閉關鎖國、制度落後,而學習西方正好是南轅北轍。雖然,從這些方面論證也有道理,但是有一個最大的問題,沒有體現這個朝代滅亡的特點。凡是朝代興衰在許多方面有共同的因素,但是各個朝代的滅亡也有其自身的特點。而本人認為清朝的滅亡在特點方面的論述就很不夠。在這兒有必要認真探讨一下。

  我下面也結合民族、制度、經濟、軍事、文化等多個方面,盡可能地體現特點,來論述清朝的滅亡的原因:

  第一、滿族少數民族的統治,排斥漢族、忌憚漢族。這是其滅亡的深層的民族原因。滿漢矛盾貫穿于清朝的自始至終,隻是在不同階段其表現不同。曆史上沒有少數民族能長期統治漢族而不垮台的。由于是異族統治,處處設防漢人。元朝是蒙古族人統治,才短短“九十年,國祚廢”。清朝是滿族人統治,卻曆經“十二世”兩百六十多年“清祚終”。這個統治不可謂不長。金人奪取明政權後,采取了軟硬兼施的方式,一方面用極其殘暴的血腥鎮壓手段鎮壓漢族,“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大興文字獄。一方面對漢人上層人士進行籠絡,祭孔廟、祭明孝陵等等。在制度上繼承了明朝的許多做法,如科舉制度、六部制等。

  排斥漢族、忌憚漢族,這方面的例子非常多。最典型的事例就是甲午戰争。清政府不願意北洋水師勝利,想牽制李鴻章等漢人的勢力。雖然當時政府隻能借助漢族勢力,才能勉強支撐,但是如果甲午戰争勝利了,以李鴻章為首的漢族集團,聲勢必将如日中天,形成更加強大的漢族政治勢力。可現今清政府如此羸弱,賣官鬻爵、貪腐成風的八旗子弟,根本無法與漢族勢力對抗。因此隻有打壓漢族勢力,才能避免逼宮事件的發生。北洋水師不是不能赢也,是不準其赢也。不是不能打勝,是不能讓他們打勝。所以有錢也不給北洋水師。甲午戰争在未開打之前,就注定了其失敗的命運。通過列強勢力打擊和削弱漢族勢力,以滿族利益犧牲國家利益,這是延長其統治的愚蠢手段,無異于飲鸩止渴。

  清朝末年的衰敗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清朝滅亡的主要原因)(1)

  北洋水師艦船

  為延長其統治,仿效君主立憲,西元1911年5月,清廷搞了一個皇族内閣,在十三名國務大臣中,漢族隻有4名,蒙古族1名,滿族卻有8名。如此一搞,讓漢族官僚對清廷徹底失望。

  第二、取消科舉制,失去了正常的官員選拔制度。這是其滅亡的制度原因。已經延續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是中國曆史上考試選拔官員的一種基本制度,它的取消,堵塞了人才的上升通道,尤其是堵塞了下層年輕人、貧窮學子的上升空間。升官的大多是出國留學的人和有家庭背景的人,而這些人卻是有錢人。科舉制廢除于西元1906年。西元1905年9月2日,袁世凱、張之洞奏請立停科舉,以便推廣學堂,鹹趨實學即數理化類。清庭招準自西元1906年開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亦即停止,并令學務大臣迅速頒發各種教課書,責成各督撫實力通籌,嚴饬府廳州縣趕緊于鄉城各處遍設蒙小學堂。

  清朝末年的衰敗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清朝滅亡的主要原因)(2)

  在廢除科舉制後,新的用人機制并未建立。人們發現了更大的問題。首先是科舉制被廢除後,清朝并沒有建立新的選官制度。全國選拔官員沒有統一的标準,出現了嚴重的混亂局面。其次是選拔上來的官員是五花八門,也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最後是由于沒有統一的選官渠道,很多官職出現空缺後,沒有新的官員來上任,人才缺失越來越嚴重;第四是整個社會思想非常混亂,科舉在當時不僅是選官這麼簡單,也是用儒家學說統一、控制當時思想的重要途徑。而科舉制廢除之後,由于沒有新的統治思想,西方思潮泛濫,所以整個社會思想異常混亂。

  科舉考試是官員的選拔機制,代之以新式學堂教學方式,制度上存在嚴重缺失。用學堂教育方式,取代私塾教育這本身是曆史的進步,但是取代科舉制,從而取消選拔官員制度,這本身就是南轅北轍。

  第三、财權向地方的轉移,中央集權的财政體制開始被削弱。這是清朝滅亡的經濟原因。武漢大學曆史學院楊國安在《集權與分權:清代中央與地方财政關系及其調整》中說,“從起運與存留(這兩個概念我們簡單把它比作中央财政與地方财政)的比例來看,清代中央有逐漸加強集權之趨勢。清初,存留與起運各占一半,随着軍費開支和中央财政的匮乏,中央政府開始對地方存留進行削減,地方存留所占比例逐漸減少。康熙中葉至嘉慶、道光年間,地方存留一般不超過25%,嘉慶末年甚至僅為17.4%。中央與地方财政分配比例從對半分配變成了頭重腳輕的局面,形成集權型的中央與地方财政關系。”嘉慶道光之前,财政僅在支出時分為起運與留存,收入則統一。可以說并不存在真正的地方财政,中央地方府衙經費均納入國庫系統,經戶部核準支用,事後以奏銷審核。太平天國雖被鎮壓,但以湘淮系為主導的地方督撫已成尾大不掉之勢,其顯著表現即是财權向地方的轉移。戰時為便宜行事,清廷準許統兵大員自行籌饷募兵,曾國藩首先自設糧台,庶務(各種雜事)皆出将帥一人意旨,之後個例漸為常例,臨時變成常設,善後局、報銷局、籌款局、支應局等一并出現。

  厘金原本是為鎮壓太平天國運動而開征的一種臨時稅種,屬于在商品的産、運、銷等三個環節同時征收的商稅。後來在全國推廣并成為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來源,與田賦、鹽課、關稅等一起構成晚清的四大支柱收入。由于地方權重,厘金逐漸成為地方财政收入,而中央政府無法左右。

  因太平天國起義,鹹豐、同治年間中央财權的下移,是時勢的必然結果,也是集權削弱在财政體制上的直接映射。而對于厘金的争奪則是地方分權的重要标志,使得清前期單一的财政中央集權體制開始瓦解,進而分化為中央戶部與地方各省兩個并行發展的财政系統。

  第四、清政府兵權旁落、喪失指揮機構。兵權是中央集權最重要的内容。八旗及綠營堕落腐敗,漢族地方武裝興起,軍機處撤消,兵權旁落,又喪失了高效的軍事指揮系統。這是其滅亡的軍事原因,這也是其滅亡的最主要原因。

  在太平天國時期,清廷準許統兵大員自行籌饷募兵,地方武裝興起。值得注意的是,西元1900年至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南方各省亦聯合與列強簽訂“東南互保”條約,已經出現了獨立的苗頭,緻使整場戰争變成了北京的皇族勢力與列強之間的較量。大清的主力幾乎全被打殘,慈禧太後逃跑到西安躲了一年多。

  隻有袁世凱的新軍,因為事先被調到了山東鎮壓義和團,沒有遭受任何損失。相反,袁世凱還在山東招兵買馬,将軍隊擴充到了14000人。慈禧不得已将袁世凱調任為了直隸總督。西元1904年,在袁世凱的建議下,清廷發布了《奏定陸軍營制饷章》,開始統一全國的軍制,準備在全國編練新軍36鎮,每鎮12512人。但是到西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的時候,大清全國一共隻編練了25鎮,合計17萬人。其中袁世凱統率的北洋六鎮有7.4萬人,由大清中央劃撥經費,發放糧饷,所以武器最為精良。其它19鎮,約10萬人。各省總督可以自籌資金,沒有中央支持。由于中央不給錢,這些新軍的人事任免權,自然掌握在了各地總督的手中,也就為後面的軍閥割據創造了條件。

  裁撤軍機處。西元1910年10月3日,清末立憲運動的議會準備機構——資政院召開第一次會議。當時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都已經死去,皇帝溥儀年齡還小,沒辦法治國理政,便由溥儀的父親、攝政王載沣出席會議。在資政院會議上,來自各省的代表提出頒布憲法、組織内閣;其中奉天代表更是要求第二年就召開國會,并提出軍機大臣的職權不明,要求由責任内閣代替軍機處。“軍機大臣職權不明”,是資政院代表們要求撤銷軍機處的理由之一。西元1911年5月8日,清廷宣布裁撤軍機處,成立由13名國務大臣組成的責任内閣。到此為止,已經運行了180餘年的軍機處被撤銷,煙飛雲散,代表中央集權的軍事機構不複存在。軍機處雖然後期政府職能與責任内閣有重疊,但是職權不明就要裁撤,顯然是不合适的。當時應當借職責不明之機,精簡職權,恢複軍機處本來的純軍事職能,既消除重疊,又強化軍事職能。軍機處撤銷後7個月清政府滅亡。

  第五、《辛醜條約》的簽訂,清政府徹底淪為洋人的政府。這是其滅亡的政治原因。從西元1840年鴉片戰争以來,清政府與列強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直到《辛醜條約》的簽訂,進一步加深了中國人民的經濟負擔,同時中央财政進一步削弱。《辛醜條約》規定:1、中國賠款價息合計9.8億兩白銀(具體為賠償4.5億白銀,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約9.8億兩),2、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在界内居住;3、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運動;4、清政府拆毀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線設防的炮台,允許列強各國派駐兵駐紮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

  《辛醜條件》的賠款,稱為庚子賠款。其債權國為八國列強,那麼清政府計劃如何償還呢?沒辦法,隻能硬性攤派到各省,根據條約,前九年,即西元1902到1910年,每年攤還1882萬兩左右,另還要付利息,本息合計2182萬兩左右。以後每年遞增,數額在2000萬至3000萬不等。以西元1902年為例,其中300萬兩由戶部承擔,其餘1880萬兩由19省攤負,當然各個省份攤負的數量并不一樣。

  《辛醜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該條約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嚴重侵犯了中國的主權,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至此,清政府的合法性已經徹底喪失,所以孫中山提出的“驅除鞑虜恢複中華”就有了正當性。

  第六、在西方船堅炮利面前,屢戰屢敗的事實,逐步動搖了我們整個民族的文化自信,否定自己的一切。這是推動其滅亡的文化心理因素。從否定自己的武器,否定自己的制度,否定自己的文化,進而否定自己的人種。即從器不如人,到制不如人,到文不如人,再到人不如人。

  有一種說法,晚清社會經濟和政治的巨大變動引起了思想文化的激烈鬥争,集中體現于舊的落後的思想文化與新的先進的思想文化的碰撞之上。這種說法,基本上是錯誤的,思想文化的激烈鬥争,并不一定表明是先進與落後文化的思想的碰撞。工業先進的成果,并不一定是先進文化的結果。用工業先進,推導其文化就一定是先進,不一定合适。現在我們已經知道,生産工具與整體文化之間存在一定的不一緻性。生産力與生産關系之間也有不适應的時候。比如說當今美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從林則徐、魏源等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到後來洋務派“師夷長技以自強”,到北洋艦隊的失敗,發現有了長技也還是要失敗。這就将落後從工具轉到了制度層面,懷疑“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從懷疑“中體”,到懷疑文化,直到懷疑人種。面對不斷的失敗,各個階層,都在進行反思,但是,結論卻是錯誤的。實際上老百姓都是比較善良的,包括一些知識分子,他們哪裡知道,這主要是深層的民族矛盾導緻的失敗。實際上與武器落後、制度落後關系不大,更何況後期的清政府在武器方面并不真的落後。

  第七、逼宮退位,改朝換代,和平更替。慈禧、光緒兩個政治強人,同時死去,支撐清朝的重要人物已經不在。袁世凱借武昌起義之機,擁兵自重,依靠洋人的支持,逼宮許願,淩逼軟弱的革命黨人,攫取政權于孤兒寡母之手,改朝換代于逼宮退位之中。這有一點點像宋朝得天下于孤兒寡母之手的意思。這是清朝滅亡的偶然原因。

  第八、武昌起義是清朝滅亡的導火索。這是其滅亡的直接原因。我們說上面七條,都與清朝滅亡有關,都對統治不利,但是沒有導火索,它還不會自動滅亡。這個導火索,激發了潛伏已久的民族矛盾更加尖銳,進一步加重了對清政府統治制度的不滿情緒,因漢族地方勢力有了獨立的财政,有經濟力量的支撐,又有了獨立的武裝,且具備了足夠實力,又因清政府政治上的合法性的徹底喪失,所以15省紛紛以獨立的方式響應起義,加上袁世凱的逼宮許願,清政府迅速垮台。

  從上述分析,我們知道清朝的滅亡,起因是太平天國起義,為鎮壓起義,清政府同意統兵大員可以自行籌饷募兵,這本是臨時個例。地方初步形成擁有财權和兵權的獨立政權,中央集權開始弱化。雖然太平天國被鎮壓,由于列強的多次入侵和清政府的不斷失敗,加上賠款需要,臨時籌饷募兵的權力無法收回,又因為其他19鎮編練新軍的需要,加上厘金的征收,個例漸為常例,臨時變成常設,中央集權開始喪失。自始至終的滿漢矛盾,又加速了中央集權的喪失。清政府在辛亥革命這個導火索的作用下,很快就土崩瓦解。

  實際上清朝的滅亡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鎮壓太平天國起義時,地方漢族勢力在财權、兵權方面逐漸加強。滿族統治者後期為維護自身統治,通過以削弱漢族勢力,不惜因此犧牲國家利益的做法,将滿族利益淩駕于國家利益之上。這也從根本上嚴重損害了自身的利益,加速了清朝統治的滅亡。清朝滅亡主要原因、起決定作用因素就是地方割據的形成和中央集權的喪失。這個也從反面給我們啟示,國家政權想要穩定長久,中央集權是基本保證,而要使這個基本保證存在,就要嚴格限制地方專權。

  (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