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馬拉松跑步配速計算

馬拉松跑步配速計算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9 13:29:09

不管是什麼樣的馬拉松訓練計劃,它的目的都隻有一個,那就是為了在比賽的時候達到最佳狀态。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比賽前和比賽中的科學準備和戰術應該是怎樣的。

比賽開始前做好熱身是必要的。熱身的目的是保證身體可以在比賽中迅速的在目标配速下進行,這包括提高新陳代謝速度、體溫以及血液循環的速度。熱身運動會讓身體在短時間内達到高效工作的狀态。

不過熱身過度也會有副作用。馬拉松的挑戰在于長距離的消耗糖原。所以賽前的營養補充和比賽時的碳水補充就是非常重要的了,有很多人比賽不喝水,這也是對自己身體的嚴重不負責,以緻于對成績影響也會非常大。

根據跑者的水平和目标不同,熱身和戰術也應不同。對于初級選手而言,主要目标是完成馬拉松,所以賽前熱身不是必要的。因為開賽的前幾公裡完全可以當作熱身。而對于想跑出好成績的選手,他們希望跑出相對較快的配速,那麼最佳的熱身方式就是兩次5分鐘的熱身跑,在此之間加入拉伸練習。

熱身應該在比賽前30分鐘進行,第一次熱身要漸進加速直到配速要比目标配速慢37秒左右結束;第二次熱身依然是漸進加速,逐漸達到比賽配速結束。

裡約奧運會分段成績

比如說在去年奧運會馬拉松上,基普喬格跑出了自己的最差成績208,然而那一場比賽他的目标是奪得奧運會金牌戰勝對手,而并非追求什麼成績。所以,在雨中,他前半程跟随大衆跑出了1小時06分的成績,後半程不斷提速,跑出了1小時02分,是一個成功的負分段戰術。

馬拉松跑步配速計算(馬拉松PB最佳戰術)1

基普喬格“破2”分段成績

但是在今年“破2”的計劃中,基普喬格就不可能再用前慢後快的方式了,因為全程他都在挑戰自己的極限,必須要用趨近于勻速的完美方式執行。可以在上圖中看出,基普喬格在35公裡過後也是有相對明顯的掉速的。

說到這兒,我麼就需要用科學的分析來解讀速度了,馬拉松配速非常接近于乳酸阈值配速。如果跑的速度快于乳酸阈值,那麼乳酸會很快在血液中堆積,乳酸分解出來的氫離子會降低産生能量的酶活性,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跑者無法維持配速的根本原因。

如上所說,如果想跑出自己的最佳成績,比賽策略當然是保持均勻的配速,如果在比賽的某一時刻跑得過于冒進,那必将損失更多糖原,并且堆積乳酸;如果某一時間跑得太慢,那就要在之後的時間裡加速彌補,這都會造成最佳時間的影響。

完全跑出勻速水平是很難做到的(除非跑得很慢),因為在比賽中,慢肌纖維會逐漸疲勞,時不時地會調用更多的快肌纖維A去維持配速。但是快肌纖維利用過頻繁,在使用氧氣的效率上就會下降,所以糖原會很快耗盡。

所以想跑出最佳成績,前半程不能比後半程慢太多。比如,你的馬拉松目标成績是2小時39分(也僅有這樣的能力),那麼前後半程理應是1小時19分30秒,為了在疲勞的後半程維持配速,就不得不增加氧氣的消耗和乳酸的堆積,所以更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前半程跑出118,後半程跑出119,這樣一來,後半程的略微掉速也不會産生太大的影響。

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北京奧運會上的萬吉魯。

馬拉松跑步配速計算(馬拉松PB最佳戰術)2

萬吉魯北京奧運會分段成績

他在整場比賽中完全放開了自己,高溫天氣下沒有做保守的壓速,而是從開始就以3分以内的配速執行,前半程102,後半程接近104。也正是這樣的瘋狂戰術,讓他打破了馬拉松的奧運會紀錄。試想一下,如果他的前半程過于保守,一直以3分出頭的配速跑,那麼後半程他是難以把時間追回來的。

對于世界上的頂級馬拉松選手而言,他們的自身實力非常強在比賽過程中,戰術會随着對手和自身情況不斷變化,根據比賽的不同也會靈活地采取戰術策略,比如說基普喬格的“破2”和裡約奧運會的戰術就是最好的證明。

随着近些年馬拉松成績逐漸接近人類極限的比賽越來越多,大多數世界紀錄創造者也遵循了後半程稍快的戰術形式。而且,目前馬拉松紀錄保持者基梅托的2小時02分57秒也是遵循了前慢後快的形式

格布雷西拉西耶在2008年柏林馬拉松上跑出了2小時03分59秒,創造了當時的世界紀錄,那場比賽,他前半程跑出了62分05秒,後半程跑出了61分54秒;同樣的,他在2007年柏林馬拉松上也是利用前慢後快的方式打破了世界紀錄,前半程62分29秒,後半程用了61分57秒。

2014年,基梅托成為了到目前為止唯一一個在比賽中跑進203的選手,以柏林馬拉松的2小時02分57秒創造紀錄保持至今。那場比賽,他依舊是運用了後半程略快的方式做到的。

馬拉松跑步配速計算(馬拉松PB最佳戰術)3

馬拉松跑步配速計算(馬拉松PB最佳戰術)4

基梅托前半程61分45秒,後半程61分12秒,很完美的執行了負分段跑法。

馬拉松跑步配速計算(馬拉松PB最佳戰術)5

從三個人的對比可以看出,貝克勒和基普喬格前半程跑得相對快了。15公裡之前,基梅托一直壓着速度,而他們三個最終決勝的關鍵在于30公裡到35公裡處,基梅托飚出了2分49秒的配速,這也是三人的所有分段配速中最快的5公裡。

對于我們普通跑者也是一樣,如果想跑出好成績,不僅需要在速度上做足功課,更要在後程續航方面下足功夫,做好充足的準備,我們通常說,最後10公裡才是馬拉松比賽的開始,這一點都沒錯,隻有在最後10公裡跑出了自己的應有水平,才能保證比賽成績如意,要記得,馬拉松比賽每一個階段都是重要的。

相比較專業運動員來說,大部分業餘高水平選手都是選擇前快後慢的PB方式,因為這樣的方法更容易把控,大部分人對于自己的後程速度都不能完全自信,所以不管是業餘大神還是大部分普通跑友,都是以後半程掉速而告終,隻有少數人采取勻速方式完成比賽。

二、科學的配速方式

前半程

大型馬拉松比賽,人數是非常多的,除了特邀選手之外,大部分業餘選手是沒有時間進行充分熱身的,當跑者站上起跑線時,很容易受到激烈場面的影響而失去控制,導緻起跑的1到2公裡配速太快。

一個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自己的第一公裡配速降到預計配速之外,盡量縮減速度,如果一開始就跑得太快,後面會因為消耗太多的糖原堆積很多的乳酸而跑崩。

當2公裡結束後,我們應該迅速找到一個良好的節奏。試着逐漸加速,但不要受到周圍選手的影響,盡力保持身體放松,利用腰腹髋胯的核心力量推進。

奔跑姿勢要點:肩膀放松、身體挺直、微微前傾、雙腿盡量沒有用力的感覺就可以。

經過第一個補給站時,要喝一些飲料補給。我們經常聽有經驗的教練員和運動員說:“不要等口渴的時候再去補給,那時候就已經晚了。”

因為口渴感和體内水分含量缺乏并不是同步進行的。同樣的道理,如果等到頭暈、勞累再去補充飲料也是為時已晚。

其實我們應該了解一個科學事實,那就是缺水和碳水化合物耗盡的情況到來的越晚,目标配速能維持的時間越久,也就是說,我們通常情況下,在訓練到位後,如果在比賽過程中還會遇到跑崩的現象,要麼是因為配速安排不合理,要麼是由于補給不到位。在每個補給站耗費的幾秒鐘,将會給馬拉松的最後階段補充幾分鐘。

半程到32公裡

半程過後,維持配速的更重要的則在于心理,心理和精神上的能量在此時必須要保持專注和堅定。

比賽進行到這個階段,掉速的原因主要是在于注意力不夠集中,而不是身體沒有能力來維持配速。

在某幾公裡,你可能感覺非常不好,這是很正常的情況,這時候就是考驗意志力和決心的時候了,如果此時有一絲一毫的懈怠,那麼将會産生無法再挽回的良好節奏。

其實這種不舒服的狀态持續一段時間之後,會消失,比如,在24到27公裡處,人體肌肉通常會感覺非常不适,但是後來又回到了正常的節奏,這個階段,也是選手跑崩與否的重要階段。

最後10公裡

直到30公裡過後,身體的疲勞程度已經達到了極緻,接下來的路程是最大的考驗,以緻于有很多人說:最後十公裡才是比賽的開始。

比賽的後半程,選手們應該盡可能多的補充碳水化合物,這可以幫助選手更好地保持精力集中,這在21到32公裡的階段非常重要。

最後10公裡,不管是任何選手,都會經曆的階段就是咬牙階段,當身體完全處于機械化狀态的時候,比的就是身體的潛力和勇氣了。

對于準備充分的選手來說,這個階段要盡可能的挖掘自己的潛力。而對于一個準備不充分的選手來說,這個階段将會是噩夢。

随着業餘跑友越來越專業,平時的訓練方法我們都了解的很多了,所以更關鍵在于訓練的執行力,除此之外,就是比賽的配速安排了,很多選手訓練非常好,比賽卻比不好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來源于不科學的配速計劃,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就能明白,當我們跟随一個很穩的配速員的時候,創造好成績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

也就是說,如果想PB,那麼我們的配速安排一定要有一個合理的安排。得冬訓者得天下,戰術優者,能PB。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