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劉德華、劉青雲倪妮飾演的《拆彈專家2》
正在熱映!
劉德華演技依然在線
貓眼評分9.4的高分
收割一波好評!
電影中,劉德華飾演的拆彈專家潘乘風,展現出三個不同的個體,擁有三種不同的性格:
一個是開朗、自豪
完成任務很犀利的拆彈專家潘乘風
一個是沉默、偏激
因為憤怒而黑化了的潘乘風
一個是失去記憶
變成一張白紙要尋找真相的潘乘風
潘乘風最大的轉折點,就是因一次任務中,腿斷了。盡管将體能恢複到達标線以上,但警局仍不允許其恢複原職,從而憤世嫉俗,報複社會。
究竟是什麼讓他性格反轉,由正直青年轉變為腹黑老大的呢?通過影片可以看到,潘一直服用一個藥物,影片中也多次給出藥品特寫,上面寫着,抗癫痫藥物——加巴噴丁。
劉德華飾演的潘乘風真的患有癫痫嗎?為什麼會失憶呢?他服用的抗癫痫藥物有效嗎?……
《拆彈專家2》中的“神經”問題,今天王國福醫學小課堂,我們一起揭秘種種疑惑。
Q1:劉德華飾演的潘乘風真的患有癫痫嗎?
影片中沒有潘乘風癫痫發作的細節,因此不能判斷潘乘風是否有癫痫。
Q2:潘乘風在一次爆炸後醒來完全失憶,且常服用一種抗癫痫藥物“加巴噴丁”,為什麼呢?
加巴噴丁是一種脂溶性藥物,結構與神經遞質γ-氨基丁酸類似,是一種中樞抑制性藥物,主要用于抗癫痫、外周鎮痛,如帶狀疱疹後神經痛(PHN)和幻肢疼痛。影片中沒有潘乘風癫痫發作的細節,但搶救過程中作了左下肢膝關節以下截肢,因而可以推斷,潘乘風出現了幻肢痛,服用“加巴贲丁”用于止痛。
其實在截肢患者中,術後60%~90%左右出現輕重不同的幻肢痛,其中5%~10%為嚴重的幻肢痛,可能是因為持續強烈的痛感刺激,引起了大腦結構持久性的變化所緻。患者常常會感到已經被截除的肢體劇烈疼痛,它是運動知覺、視覺、觸覺等都牽涉在内的一種心理學、生理學上的異常現象,除了藥物治療外,對于藥物無效的患者還可實施功能神經外科手術:腦深部電刺激治療(俗稱“腦起搏器”治療)。
Q3:劉德華飾演的潘乘風,為什麼會失憶呢?失憶的原因是什麼呢?
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知道,劉德華的記憶喪失是受傷後持續存在的,主要是對受傷前的記憶喪失,不能有意識地回憶過去的人和事,這部分記憶屬于外顯記憶,是由于其腦内的颞葉内側結構,如海馬、内嗅皮層、旁海馬皮層、内嗅區皮層受到了嚴重的損傷所緻。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警察的格鬥技能能讓潘乘風完整保留在腦海中?這部分屬于程序性記憶,主要是保留于腦内最中心的紋狀體部位,通常枕部着地的腦外傷最易受影響的正是颞葉内側結構,影片中已呈現潘乘風受傷時正是後枕着地,仰面向上,可很好解釋。
經過康複治療,潘乘風的記憶能部分恢複,說明其儲存長期記憶的颞葉新皮層未完全損傷,通過強化相關情景仍能部分恢複,偶爾會重現一些記憶碎片,但還不能完整将記憶提取出來。
Q4:是什麼原因導緻潘乘風性格變得沖動,更有攻擊性呢?
前額葉及額葉眶面為精神和智力的功能區,與精神狀态、記憶力、判斷力和理解力等有密切關系,兩側額葉損害則會出現精神和性格變化,如情緒不穩定:打架、罵人、自誇、滑稽及幼稚,對親屬和朋友不理睬的淡漠表現等。
潘乘風傷後出現的沖動、攻擊性和偏執也完全可以因為枕部着力所緻雙側額葉,尤其是眶面的腦嚴重挫傷所緻。
我們在臨床工作中,因為額葉受傷所所緻的性格改變因受傷的程度和部位表現有差異,如患者傷後由性格樂觀變為抑郁,多為左側額葉受傷;相反,如果由受傷前的少言寡語變為受傷後欣快,開朗,多言語,則多為右側額葉受傷。也有部分雙額葉受傷表現為情緒淡漠,不言不語,不與人交流,不與外界打交道。整日保持一種狀态,沒有任何的主觀目的和行為。往往跟受傷前的狀态相反。
最後,在這裡也提醒大家
合理用藥,合理用藥,合理用藥!
抗癫痫藥物,更是需要謹慎使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