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親們都知道李連傑早期雖然是拍《少林寺》成名,但真正讓我們熟悉的,卻是他的黃飛鴻系列電影。那潇灑的身姿,雙手一攤,豪氣幹雲的一聲“佛山黃飛鴻”,很多親們都印象深刻。
但大眼姐今天想跟大家聊的,卻是第一代黃飛鴻扮演者,自他演黃飛鴻之後,就沒有人敢去演黃飛鴻,因為角色太過深入人心。
他更是劉家輝的偶像,他就是關德興。
2年後,關德興學有所成,開始下鄉演出跑龍套,真正上台的機會也像很多電視劇裡寫的那樣,因為原來的演員有事來不及,他臨時頂上,竟然大獲成功,由此開始走紅。看來,“機會常常是交給有準備的人”這句話還真是真理啊。
26歲那年,他也被邀請去美國三藩市大中華戲院演出,還訪問了當年的好萊塢,那時才剛剛開始興起有聲電影,而關德興就在那時拍了第一部由中國導演、中國演員在美國拍攝的電影。
而後數年,關德興學技藝,學功夫,并将之加入到他的表演當中,搞創新。抗日的時候,他在香港更積極的捐車,義演,甚至還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去美國籌款,結果他的武功義演共募得美金5000元,籌足了7輛救傷車之款并募得寒衣32箱,而他成立的“三藩市救國總會”在兩年内籌了30多萬美元。
要知道那時候,12000美元就能購買一架戰鬥機了,所以這30多萬美元,就等于20多架戰鬥機呢!
而當他想回國參加抗日的時候,卻連旅費都沒有留下來。有人建議從籌款的款裡拿出一部分做旅費,他卻一分錢都不肯用,最後還是一班僑商聯合送給他船票,關德興才能成行。當關德興乘坐的船隻到達檀香山時,關德興看到有一大群僑胞來歡迎他,于是他又開始募捐,結果募到12000美元,一架戰鬥機的錢!
回國後,關德興一邊排戲發動群衆抗日,一邊進行募捐。
當1945年,抗日結束後,關德興終于從内地回到香港重操舊業,開始拍戲了。
之前他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要籌拍《黃飛鴻》的電影,現在終于可以實現了。曆時3年時間創作,1949年第一套《黃飛鴻傳》終于開拍了。之後數十年,黃飛鴻系列電影,關德興拍了至少上百部!當他演黃飛鴻的時候,洪金寶還是身後扮演過跟班,甚至以此為榮。
當時整個東南亞都為黃飛鴻這個人物瘋狂。甚至除了關德興演黃飛鴻,都沒有人敢去演黃飛鴻。
他的《黃飛鴻》系列電影被列入“吉尼斯”紀錄,譽為全球最長的系列電影。
劉家輝曾接受采訪說:《黃飛鴻》之所以長盛不衰,唯一原因就是關德興。(黃飛鴻)最深刻的仍然是關德興演的,他是演黃飛鴻的鼻祖。
後來關德興在86歲高齡時,徐克拍攝由李連傑主演的《黃飛鴻》,曾邀請劉家良去做武術指導,而劉家良看到李連傑連南拳北腿都搞不清楚,隻是吊着威亞飛來飛去,劉家良憤憤的說:“非叫我十萬洪拳弟子笑掉大牙不可!”于是辭職不幹。
後來《黃飛鴻》公映,徐克特地送了他和關德興兩張電影票,面對電影院裡山呼海嘯的掌聲,劉家良看着關德興,兩人隻是搖頭,默默無言。
關德興除了拍電影,還開關德興藥局,專賣“關德興跌打風濕藥,對于窮人不收診金、藥費”。
1991年,華東水災,關德興率弟子籌得1200萬港元善款,另外包起國内18間服裝加工廠,趕工制縫了20多萬件飛機恤形棉衣(即“一人一棉衣”運動)支援災區人民。
在1994年,華南水災的時候,關德興又是籌款,捐款,捐物。
在關德興91歲的時候,終于與世長辭。
最後,用關德興在臨終前說的話來結尾吧,“我一生做人處事,但求問心無愧,應該做的,就盡力而為。自問我一生之中,最有意義的事是抗日救亡,身為炎黃子孫,絕不可以看到自己國家的滅亡。生命多姿多彩,自問不枉此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