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羨慕别人的出境遊,其實美景就在我們身邊!
今天是大年初二,經曆了歡快的大年初一,我們在被旁人自駕遊、度假遊、探親遊的朋友圈刷屏之下,是不是該尋找自己的美麗風光?
運河,這條承載着千年曆史文化的長河,也承載了衆多文化名人的足迹,他們是旅遊的先行者,看着他們,讓我們踏上這片擁有厚重曆史文化土壤的土地,感受非同一般的大運河韻味吧!
名人與運河的故事
拱宸橋
拱宸橋,始建于于明崇祯四年,由當時舉人祝華封募集資金建造。曆代幾經重修,到康熙五十七年,建成了現在的這座拱宸橋。
“宸”是指帝王住的地方,“拱”即拱手,兩手相合表示敬意。每當四方來賓,運河南端的拱宸橋就“拱手”示意,歡迎賓客的到來。
曆史上,郁達夫、弘一法師、豐子恺都到過拱宸橋,但恐怕唯有郁達夫與拱宸橋的緣分較深。
郁達夫每次來杭,都會在拱宸橋逗留較長時間,除了與朋友交流遊覽之外,拱宸橋其實對郁達夫有着一層特殊的意義。
在拱宸橋旁,郁達夫邂逅了将來成為他第二任妻子的王映霞。曾有一次,為了給王女士買生日禮物,郁達夫還專門做了一篇小說以鬻之,這篇名為《清冷的午後》的小說,就專以拱宸橋為背景,展開了它的故事。而王映霞的外公,還是土生土長的拱宸橋人。由此可見,郁達夫對拱宸橋,可謂傾心不已,别有情懷。
香積寺
香積寺,原名興福寺,始建于北宋年間,曆代重建多次,但最終仍舊毀于災害。1963年,香積寺原址上的雙塔被列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香積寺重建。
北宋至道年間,趙恒即位了,他就是曆史上有名的宋真宗。
趙恒勤于政事,為了祈福天下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他親自将杭州興福寺改名為香積寺,并書寫“香積”二字賜予寺院。
這不僅僅是為新的年歲祈福,更是為了彰顯他對香積寺的厚愛和尊重。
富義倉
富義倉,始建于清代光緒年間。位于拱墅區霞灣巷8号,京杭大運河畔。地處勝利河與古運河交叉口,是清代國家戰略糧食儲備倉庫。
富義倉的南面是反映接駕文化的禦碼頭,往北是佛文化氣息濃厚的香積寺和大兜路曆史文化街區,東為特色臨水古街——勝利河美食街,西則與運河特色畫舫“乾隆舫”隔河相望。
它與當時的南新倉并稱為“天下糧倉”,有“北有南新倉,南有富義倉”之說。
浙江巡撫譚鐘麟因當時杭州糧食告急,遂令杭城士紳購糧十萬石分别儲存于原有的兩個糧倉。因原倉庫不敷存儲,購買霞灣民地十畝,再建倉廒。光緒十年七月,曆時四年糧倉建成,共耗白銀一萬一千兩,倉房共四排,可儲存谷物四、五萬石。同年冬天,譚鐘麟調任陝甘,臨行前将倉庫命名為富義倉,命名取“以仁緻富,和則義達”之意。
現代“越劇王子”趙志剛的個人工作室“趙氏工坊”幾年前落戶富義倉。工作室内看上去更像是一個小型劇場,帶有戲劇的傳統古典風格,4米左右高的工作室被青色薄紗隔成3個表演空間,裡面擺着木鼓、鳥籠、老式木櫃等各種戲劇道具和仿古老家具。
半山國家森林公園
半山位于杭州城北,由半山、龍山、虎山三大公園,組成一個半山森林公園,公園總面積約172公頃,有一條總長23公裡的遊步道。
半山國家森林公園同時擁有“國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稱号,并成為杭州市首個雙“國字号”森林公園。
清代名士阮元,曾在半山的臯亭踏春觀桃、飲酒作詩,堅持10餘載,創作出很多脍炙人口的詩作,留下了“臯亭修禊”美名。
“一種桃花與修竹,臯亭原不讓蘭亭”,他和文人墨客在半山開展文藝交流活動十餘年,還出了一本《臯亭唱和集》。
↓↓大運河旅遊出行圖完整版(收好不送哦)↓↓
來源 《拱宸》雜志 運河旅遊通
編輯 朱丞南
您的點贊和轉發是我們前行的動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