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固族,一個馬背上的民族。
曾經幫助唐朝平定過安史之亂,現在卻隻剩一萬四千人。
他們的語言和文字在消失,他們水草豐茂的家,也蹤迹難覓。
阿迪克爾和巴特爾是裕固族牧民的孩子,雖然血脈相連,卻因為身世而互有隔閡。
大一歲的哥哥巴特爾由爺爺奶奶撫養長大,而阿迪克爾則一直生活在生病的母親身邊。
到了上學的年齡,父母決定将兄弟兩人送進同一所學校,然而聚少離多讓兩人之間的感情十分淡漠。
暑假來臨,與此同時,年邁的爺爺不幸去世,兩人決定依靠自己的力量,找到草原上回家的路。
“像母親一樣的河流已經幹枯了,像父親一樣的草已經枯萎了”。
這句台詞就像隐喻,他們行經之處,觸目可及的皆是蒼莽的荒原,粗粝的沙石,幹澀的植被。
盡管如此,這片曆經風霜雨雪的大地上,曾經紮根着裕固族的信仰。
它是爺爺固守小鎮邊緣,望着不得不賣掉的羊群逐漸遠去,他騎在馬上輕聲歌唱的悲傷而凄涼的背影;
它是懷着遊牧人信仰的父親,給予兒子血液裡的自由與莽撞;
它亦是寺廟喇嘛,以生命之水的相贈,以《報父母恩重經變圖》畫軸為情感開解和心靈庇護。
放牧時如果迷路,一定要順着河流走,隻有在有水的地方水草才會茂盛,才是牧民的家。
他們的回家之路,不像烏托邦似的充滿喧嚣與熱烈。
畫面多是黃沙漫漫的荒漠景象,廢棄的舊居,脫落的壁畫,空曠的河床。
以及還有兩顆彼此分離卻又渴望靠近的心,在一次一次的挑戰裡焦灼着觀衆的情緒。
故意搭話卻不被理睬的阿迪克爾,其實心細又成熟。
他勸告哥哥要節約飲水資源,當哥哥在山洞裡受驚時又疾奔而去,點燃篝火主動讓哥哥取暖靠近。
哥哥巴特爾則因着一顆幹涸的心,僞裝出冷漠和堅強。
在荒漠裡丢下生病的駱駝和弟弟獨自離開,卻在寺廟裡為駱駝求水,為媽媽祈福。
伴随着聲聲駝鈴,兩個一前一後的弱小的背影,終于在疏離的對峙中,走向同一條路。
這條路,是注定遠離從前的遊牧生活,走向工業化圖景的道路。
水草豐茂,終究隻能是留在他們年輕這一代身上的困惑和回望。
草原退化成荒漠,清澈河流滌蕩不清渾濁的淘金狂熱。
綠意盎然的黃金牧場,消逝成灰白工廠裡的一縷縷廢氣。
夢裡與火塘前的白馬,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