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蒙古族的風俗習慣

蒙古族的風俗習慣

旅遊 更新时间:2025-01-09 13:46:18

那達慕:每年農曆六月初四開始的為期5天的那達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會。那達慕大會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賽馬、射箭、套馬、下蒙古棋等民族傳統項目,有的地方還有田徑、拔河、籃球等體育項目。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曆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在蒙古族人民物質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贊賞的射箭,有争強鬥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大會召開前,男女老少乘車騎馬,穿着節日的盛裝,不顧路途遙遠,都來參加比賽和參觀。那達慕大會又是農牧物資交易會,除了工業和農副産品外,還有具有民族特色的飲食,如牛羊肉及其熏幹制品、奶酪、奶幹、奶油、奶疙瘩、奶豆腐、酸奶等。

白節:古代蒙古人把農曆春節稱希恩吉爾,即新年。也有稱白節或白月的,這與奶食的潔白緊密相關。關于蒙古族春節的來曆說法不一,一是據五世達賴黑白算答問一書所說:成吉思汗于公元1227年,取西夏國都,盛筵慶功,并以此為蒙曆歲首,星宿月遂以正月見稱。星宿月是農曆12月16日到1月15 日,這與農曆前後相差一個月。而鄂爾多斯地區延續下來的蒙古 曆是以白月、五月、六月等序數記月。以此看,蒙古曆歲首當是農曆四月。

馬奶節:蒙古民族為歡慶豐收,彼此祝福,除準備足夠的馬奶酒外,還以手扒肉款待賓客,并舉行賽馬活動、請民間歌手演唱祝詞、向老蒙醫獻禮等。

燃燈節:每年農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臨,家家點燃酥油燈以示歡慶。

火節:亦稱拜火節。它主要來自古代蒙古族對火的崇拜。 祭火儀式是在農曆12月23日晚間舉行。祭火的習俗是蒙古族自古就有的,這是農曆年的前奏。祭火開始前,全家人都到庭院中(也有的在火 塘前、竈前),主祭人(家庭的長者)先要擺上祭品焚香。然後取一捆柴草點着,将黃油、白酒、肉(牛羊肉)等祭品投入火堆裡,在長者率領下,全家人向火堆磕頭。主祭人還要禱告,大緻内容是:多虧火神的庇佑,有些不幹淨的東西扔進了火裡,請火神原諒,保佑明年五谷豐登,人畜兩旺,吉祥幸福。在蒙古族人看來,火是神聖的。一家一戶的祭火,有繼嗣之義,舉行婚娶大事、新年,都要祭火。

祭敖包:每到這天,牧民們便成群結隊地前往敖包祭祀。他們在敖包上安放佛像,豎立經幡,并将牛、羊肉、奶食品等一起供奉在敖包前,希望迎來牧業豐收年。

麥德爾節:麥德爾節是紀念彌勒佛的節日,節期在正月十五日,宗教色彩比較濃厚。節日當天,每個黃廟都挂出彌勒佛的像,附近的牧民都來寺廟敬獻供品,燒香叩拜。寺廟如果有活佛,就由活佛主持,沒有活佛則由大喇嘛主持。拜完佛之後,大家由固孜達旗長)帶領進行射箭、賽馬、摔跋等蒙古族傳統娛樂活動。

塔克勒幹節:塔克勒幹節是蒙古族每年要舉行的一次大型的以部落為中心的祭敖包活動,時間在夏季。敖包一般置在水草豐美的高山丘陵處。祭敖包可能是來源于古代的祭山,它是蒙古族對自然崇拜的表現。祭敖包時,同一部落的牧民們都騎着馬、駱駝,拿上酒肉等來到本部落敖包所處的山上。屆時,人們先獻哈達,然後由活佛或大喇嘛領着衆人繞着敖包誦經(此時婦女不能參加),願老天降福于人間,賜予人們平安無事;如果遇上旱災,那就祈求老天下雨,使大地水草豐盛,牲畜興旺。祭完敖包以後、開始進行賽馬、摔跋、射箭等蒙古族傳統的民間娛樂活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