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悟空傳》,你欠我們一個交待
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從來不是錢,而是一份情懷
17年前網絡小說《悟空傳》橫空出世,讓衆多“西遊”迷們的腦洞大開;特别是70、80後出生的我們,發現這正是自己心中一直想表達卻不會表達、不能突破的火山口。
因為那時的我們,一樣的對現實叛逆、一樣的對美好理想追求、一樣的對生活現狀無奈。
我們也一直期待能有類似周星馳《大話西遊》似的《悟空傳》電影,這一等,就是17年。今天終于能跟“神交已久”的“老友”,見上一面,了卻我長久的期待,那真是激動的心、顫抖的腿。但看完後,可以說除了特效稍好外,無論是尿點、痛點還是笑點都少得可憐。
這部小說我用17年的人生去感懷,卻被一部沒有節操的2小時電影化為泡影,傷如之何,何以澆我心中塊壘?讓我們一起看看,電影與小說究竟差多遠……
悟空:若天壓我,劈開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來自由身,誰敢高高在上?
書中交待,悟空的名字的由來,是他的師父須菩提跟金蟬子(玄奘)談論說到 “鴻蒙初辟原無姓,破頑冥須悟空”而來。他也不僅僅是電影中反對一切,隻知打打殺殺,一個簡單的“憤青”,他有着自己的理想,他要建設一個理想的“桃花園”、“烏托邦”,那就是花果山。
而這個花果山,說到底就是一個大同的人類社會:那裡人人平等,個個成仙(長生不老),自己掌握命運。這也是從古至今,許多仁人志士不斷向往追求的理想。雖然很多人都知道,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但他們“甯願死,也不想卑賤地乞讨生存”,他們隻認為“這個天地,我來過,我奮戰過,我深愛過,我不在乎結局。”
這使我想起加缪《西緒福斯神話》:西緒福斯受到神的懲罰,他要把一塊巨石推上山頂,但石頭因自身的重量又滾下山去,他要下山重新推巨石上山,如此周而複始,加缪認為西緒福斯是個荒誕的英雄。
他以整個身心緻力于一種看似沒有效果的事業,但他對生命的激情和對神的蔑視使自己變得無比強大,從而超越命運的擺布。我們從這個神話故事中,看到了每個人的荒誕宿命,每個人都會進入到“每個人該去的地方”,但是我們不在乎結局。
最為精彩的莫過于兩個悟空的争鬥,他反應的人性中的兩個方面矛盾:是順從天性鬥争到底,還是對外界的強加逆來順受。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是不能打敗的,就像是海明威《老人與海》中說的:“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被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的。”
是的,人隻有自己才能打敗自己,電影中我們也看到了悟空被抓後,受盡酷刑就是沒有死,原來隻是為了見紫霞一面;在最後紫霞善意的謊言下,他才心灰意冷化為灰燼。
而這部電影給我們看到是,一個戰天鬥地、傲視蒼穹、孤膽英雄似的人物,卻變成了熱衷于過兒女情長的多情種;電影對于花果山昔日的美好過往也沒有出現,隻是一味地展現被破壞後的一片焦土。沒有因就沒有果,沒有得就沒有舍,前後沒有對比,電影就沒有很好的說服力與感染力。
(二)
玄奘: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衆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
書中交待,玄奘(也叫江流、金蟬子、唐僧,書中以他不同身份出現而命名),這麼靈魂似的人物,卻在電影中,一點戲分都沒有,難道這部電影就是展現一下電影特技中地打打殺殺,加上俊男靓女演員去賺點眼球與票房,可能票房是有了,因為當天首映票房就過億,但很多人心死了。
但在書中可謂經典紛呈,比如集結論法大會,如來打賭前,金蟬子與迦葉争論:“通便通了,悟卻未悟,花落死木,不得生機。為悟而笑,卻忘了那天下千萬笑不出之人 。”
迦葉隻是為了自己,每一個但凡修行之人,都是想要成仙成佛,受人膜拜,控制他人命運,卻沒有心懷蒼生,這就是金蟬子對如來小乘佛教提出了質疑,他悟出了解脫衆生的大乘佛教,他要是不念蒼生,就是如來心儀的衣缽傳人。
他本是如來座下的二弟子,可謂前途是一遍光明,他對于一切看得通透:“這世上沒有什麼能永遠不失去,可有些人不相信這些,所以他們失去的,他們要不停地找回來,找一輩子。”
作為“西遊”核心人物、精神導師,唐僧是不可或卻的,他說的這句,何嘗不是對悟空失去花果山、天蓬對阿月的失去、悟淨對琉璃盞的失去而去追求的一種禅悟呢。看似跟如來打賭,金蟬子輸了,事實上卻是他赢了,因為如來用了欺騙手段。
“如來就是如實道來”,所以金蟬子才可稱上是真正的“如來”。而從境界上來說他已經超越如來了,“我若自度,卻棄不下塵世衆生”,金蟬子是電影裡沒有出現,但是“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衆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這段話卻被電影最後重磅推出,不知道是幾個意思。
如果說悟空是武力反抗,那又怎麼能少得了唐僧的文攻呢?
(三)
天蓬:我雖然是隻豬!可是我不、任、你、們、宰!
天蓬從來就是個情聖,不是一個冷血殺手,電影中的天蓬不再是個高大帥的形象,而是由歐豪演得象“冷血”似的殺手,每次都是上聖天尊指派去處理“突發事項”,鏟除異己,讓人大跌眼鏡。
看看書中寫得多唯美,開始:當第一天月亮開始升上天空的時候,天蓬就在看着這一切了。她一直做了八十萬年,天蓬就默默地守候了八十萬年,為她遮風擋雨,隻為傾心一吻,觸範天條,從此天人兩隔,甚至無法相認、但隻為相愛。
最後他終于鼓起勇氣:當火焰燒到阿月時,忽然一隻豬沖了進來,狠狠地踩着她裙上的火苗……阿月從背後抱住了他。豬八戒感到眼淚滴在他的背上,他笑了。火焰猛一卷,吞沒了豬八戒還沒有完全的笑容……每次看到這裡,我都淚流滿面,我想這是最好的結局,而電影隻給我們幹癟的場面與台詞。
(四)
悟淨:我要宰了你們這些兔崽子!來呀,我要殺了你們!
“你知道嗎,這天空就是一片荒漠,它用精美的東西鑲砌,但它們在成為天宮的一部分時,就已被剝奪了靈魂。”書中紫霞說,而有靈魂的人,在天宮中注定是怪獸。
電影中的沙僧變成了一個“狙擊手”,發明了“狙擊”似的帶有瞄準武器,來抗擊妖雲,這是一個創新,帶有現代元素。
但書中他從來不是個“狙擊手”,隻是可憐的“克格勃”。一路上他謹言慎行,卻饒有心計,向上面彙報師徒的一舉一動,隻是為了贖五百年前,失手打壞琉璃盞的罪行;而這可能也是悟空打的,但柿子撿軟的捏,王母說是他打的就是他打的,他忍辱負重隻為能夠重返天界。
等到最後終于湊齊了最後一片,他顫抖着把琉璃盞捧到了王母前。王母接過盞,看了看:“我要這東西還有什麼用呢?”她一松手,那盞墜下,重新摔成粉末。他爆發了,他大吼:“我要宰了你們這些兔崽子!來呀,我要殺了你們!”
這個改編,我認為是最失敗的,就像是本來悟空反抗的是整個天庭的,卻改編成反抗一個天機處,反諷意味減少,這是為什麼,可能你懂的原因,本人不想妄加揣測。
但是他們師徒四人,隻有他是死心蹋地跟天庭的,但是被利用後,失卻了價值,被一腳踹開,這就是當“狗腿子”的下場。這也告訴我們,即使我們想順從,還要看人家的嘴臉;比如,就像開始的悟空,接受了天庭的招安,人家還是把他當個另類的妖,永遠融入不了他們既定的“神仙圈子”。
“也許每個人出生時都以為這天地是為他一個人存在的,當他發現自己的錯的時候,他便開始長大了。”沙僧醒悟了,但一切都太遲了……
悟空是誰,“是不曾放棄夢想的人”,是你也是我。
今天再次看了看這部電影豆瓣上評分,降到了可憐,看形勢還在走低,難怪網友喊話:今何在,你要是缺錢請在微博上開打賞;淪落至此,怎麼不令人黯然神傷。
17年的青春何處安放,《悟空傳》電影你欠我們一個交待;今何在,今何在?
悟空是誰,“是不曾放棄夢想的人”,是你也是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