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一共收錄從西周初到春秋中葉的311詩作,基本上都來自民間,作者多為無名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已經超越了文學藝術作品的範疇,它更像是一本上古時期的百科全書,讓我們了解了古代人吃什麼,用什麼,玩什麼,怎麼戀愛,怎麼勞動,
本期要和大家說一說的就是古人戀愛時說的情話。這首流傳了至少2000多年的唯美情詩,雖簡單但卻走心,可謂句句唯美,每一句都能讓女人感動,讓我們了解了古代男人愛而不得有多苦。一起來讀一讀:
《國風·秦風·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跻。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這首詩為我們講述的是一段凄美的愛情,讀完讓我們體會到愛而不得有多苦。這位相思入骨的詩人來到了河邊,看着迢迢河水和水邊萋萋野草,想着意中人如今不知身在何處,寫下了此詩。
全詩共分了3個章節,每一章的結構是一樣的,前半部分都以寫景開篇,後半部分都是苦苦尋覓。以第一章為例,詩人從蘆葦開始起句,蘆葦蒼茫,露水凝成了霜,這是典型的深秋之景,一開篇詩人就将我們帶入了一片凄涼中。
而後詩人開始尋覓心中的愛人,他覺得對方在水的另一方,于是開始逆流而上,可是道路險阻漫長;而後又順流而下,但對方卻在水中間,令人無法靠近。詩人通過逆流和順流兩個角度,來寫自己尋找的過程,但很顯然,對于愛人在哪裡,詩人其實是并不能确定的,所以他才上下求索 ,卻怎麼也尋求不到。
第二章,地點不變,時間卻由“白露為霜”變成了“白露未晞”,露水未幹時,詩人仍在尋着愛人,最後的結果是恍惚中,他看到愛人就在水中的沙灘上。第三章,白露還未全收,而愛人最後卻俨然的水中的沙洲上。這兩章每一章,隻改變了幾個字眼,但卻在時間上層層遞進,而愛人卻是那麼遙遠,每一次詩人都似乎找到了她的身影,卻永遠如水月鏡花般消逝。
對于這種可望而不可及的痛苦,詩人并沒用任何抒情詞來形容,全詩也似全部在寫景叙事,但主人公的一片深情卻早在字裡行間。詩人将伊人與水、露等景象放在一起,給我們營造出一個如夢如幻的唯美境界,這就讓全詩充滿着朦胧美,這在以直率風著稱的先秦文學中是不多見的,對後世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後來李商隐的十幾首《無題》詩中,其實都有這種朦胧的凄美,而曹植的《洛神賦》也顯然是受此詩影響。“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