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先來看一份“成績單”:
2016年,趙亞欣被北京大學錄取;
2019年,李金鵬、高俊傑被清華大學錄取。
2022年,全班32人一本線上線率100%,“985”達到22人,何豪君以693分被清華大學錄取
……
6年間,4個“清北生”,這些榮耀的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孟迎光。
走進“全國文明校園”——沁陽市第一中學,孟迎光老師迎面向記者走來。
“送走了這屆高三‘清北’畢業班,您還不好好歇歇呀?”記者問道。
“哪能休息呀,今年是全省實施新課改的第一年,老師們培訓、備課都要跟得上才行。”
一邊說,孟迎光一邊将我們迎進了辦公室,門口牌子上“清北學堂”四個字,無形中讓這間普通的辦公室顯得榮耀許多。
在交談中記者發現,就是這樣一個“學霸”級别的老師,一個培養出四個“清北生”的班主任,竟如此地和藹和低調,甚至在聽說記者要采訪時連連擺手。
“在學生的教學中您有哪些“獨門秘籍”呢?”
“學生考前的壓力您是如何疏導的?”
“您這麼忙碌家裡人有沒有抱怨或者不理解呢?”
在記者的一個又一個問題下,孟迎光打開了話匣子……。
以“愛”為名,讓教育更有溫度
“家長把學生送到了我們手中,我們就應該用愛去呵護他們,把他們培養好。作為班主任,關心學生就應該像關心自己孩子一樣,既要關心他們的生活,又要關心他們的健康,還要關心他們學習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關心他們是否懂得怎樣做人。”
孟迎光總是把愛貫穿在他的教學中。作為一名班主任,他經常深入學生當中了解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并不斷地激勵他們。
對生活上有困難的學生積極幫助,有時也無償援助,對生病的學生更是問寒問暖。
一次晚自習,一個學生發燒難受得直哭,正好他在學校值班,于是二話沒說,帶着學生奔向醫院,陪着輸液一直到天亮,毫無怨言。
後來家長感謝時,他說“我是老師嘛”。
一句再樸實不過的語言很好地诠釋了他的愛!
“教育無小事,處處是教育”。
凡在要求學生做到的,孟迎光首先做到。
他從不遲到、曠課、早退,甚至有時不得不請假時,他心裡還在想着班裡的學生,總是急急忙忙辦完事,急急忙忙趕回學校。
2019年,孟迎光父親病故,後事幾乎都由妹妹操辦,他沒有耽誤過一節課。
一年中有些節日如母親節和父親節等,他都會合理利用起來。開班會“談談自己的父母”“給父親或母親的一封信”,鼓勵學生回家後對父母說“謝謝您,媽媽!”“媽媽(爸爸),我愛您”,看一些感恩視頻等等,讓他們明白父母的艱辛和良苦用心,明白自己肩上的責任和使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他對班級的無私奉獻,深深地打動了每個學生。
今年暑假,他放棄了到重慶學習的機會,一方面想把更多的學習機會讓給年輕教師,另一方面就是想用為數不多的時間來陪陪家人。
“實”字當頭,把責任心放在第一位
今年48歲的孟迎光是第一中學的英語老師,在一中,優秀教師太多,要想不落後,必須要付出努力。
在教學上,他總是以飽滿的熱情,積極、主動的态度去學習,迎接挑戰。平時,他經常聽同一學科其他教師的課,甚至其他學科的課他也聽。
“‘三人行必有我師’,每個老師都有優點,多學一些總是好的。”孟迎光說。
為了讓每節課都生動有趣,通俗易懂,他在課堂設計上狠下功夫,借助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或方法靈活教學,盡量使課堂“活起來”。
除了英語課,孟迎光還是“清北學堂”的班主任。怎麼“抓尖子”,怎麼“補營養”成為了孟迎光每天思考最多的問題。
“我要求班裡的六個任課老師對學生的短闆弱項要了如指掌,從高一開始就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做到因材施教,才能讓他們的高考成績更出彩。”
“對于‘清北學堂’,我們學校在大方向不變的情況下盡量去‘放手’,讓老師們按照學生的需要去安排學習時間、學習内容、課外活動和考試。沒有束縛後,老師們也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教學水平,學生也能更好地揚長補短。”沁陽一中工會主席劉建明說。
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堂課,批改好每一份作業,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生活,注重每一個學生的學科成長,抓住每一個教育細節,形成一個良好的班級文化,讓每一個學生在文化中熏陶、感染、成長。
孟迎光總說“對我們教師來說,一屆學生未教好,還會有下一屆,還可以從頭再來。而對于家長,隻有一個孩子,根本不可能有再來的機會。也就是說一個學生對于我們來說可能是百分之一,可對于家庭來說他就是百分之百。家長把孩子交給我們,就對我們抱有希望。我們要想赢得家長的信任,赢得社會的贊譽,就必須把我們的責任心分解在平凡、普通、細微甚至瑣碎的日常教學每一個細節之中去,讓每一個孩子在我們的手中都得到發展,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孩子都享受成功。”
責任心是一種力量,一種品質,是教育成功的秘訣。正是有了這一份踏踏實實的責任心,孟迎光所帶的學生每個都是積極向上,踏實肯學。他所帶的班級在全校的各項評比和成績都名列前茅。
拼“勁”全力,隻為這份熱愛的事業
在孟迎光的辦公桌上,放着一個已經磨損的保溫杯,上面的一行字時刻提醒着他,“今天你努力了沒有?”
“我和孟老師搭班子4年了,每天見到他都有使不完的勁兒。我們也被他的精氣神感染着。”同辦公室的生物老師劉紅豔告訴記者。
“我對孟老師總結起來就是三個詞,用心、用情、用勁。”沁陽一中工會主席劉建明這樣評價。
從早上5點半進入教室到晚上11點寝室熄燈,孟迎光數十年如一日兢兢業業,以校為家。
“其實班裡的每一位老師都很優秀,語文老師李三豔、數學老師王君君、物理老師楊利華、化學老師賈娟、生物老師劉紅豔,他們都為學生成才盡心盡力,有他們才有了我們班如此驕傲的成績。”孟迎光說。
要想把一個班級管好,并取得好成績,沒有各科老師的幫助是很難的。因此,他總是向學生介紹任課教師的優點,樹立任課教師的威信,使學生信其師而重其教。同時也與任課教師密切配合,了解學生各方面的情況,以便及時掌握班級動态,對症下藥。
憑着兢兢業業的工作态度、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和群策群力的團隊意識,孟迎光先後獲得沁陽市十佳班主任、沁陽市優秀教師、沁陽市優秀班主任、焦作市優秀教師、焦作市優秀班主任等榮譽。他所在班級也先後榮獲沁陽市優秀班集體,河南省2016年度文明班級等榮譽稱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