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是有靈性的,而我的任務是把Ta介紹給你——靈語自然】
以往,在城市中适應得最好的鳥應該是黑喜鵲和灰喜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近年來,有一種長得像八哥的黑色小鳥有逐漸頂替喜鵲一哥位置的意思。
事實上,這種黑色的鳥兒早已成為城市垃圾箱的生存高手,偶爾還會學貓叫,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這種黑羽黃嘴的鳥兒叫做烏鸫(dōng),經常被人錯認為八哥甚至烏鴉。
烏鸫屬于鳥綱、今鳥亞綱、雀形目、鳴禽亞目、鸫科、鸫屬,個頭中等,約30厘米,重約150克,比烏鴉要小一号。
百年前,人類活動尚不頻繁時,烏鸫和大多數鳥類一樣,主要栖息在森林和丘陵的交界處,主要以各種昆蟲和軟體動物為食,也吃植物的種子和漿果。
随着栖息地被破壞,人類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多數鳥兒無法适應,數量急劇減少,但烏鸫卻是個例外,逐漸适應甚至依賴着人類生活。
它們适應了城市聒噪的環境,每年4月是烏鸫繁殖的季節(我國的烏鸫),甚至會在樓房陽台上築巢,敢于用糞便攻擊不喜歡的人,甚至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自己的食物構成,垃圾堆竟然成了它們主要的食物來源。
*烏鸫又叫百舌鳥,還會學貓叫。
烏鸫本身的叫聲就非常好聽,類似“吉~吉~吉~”的音調,除了本能的叫聲,烏鸫還會模仿其它鳥類甚至動物的叫聲,比如小區裡的流浪貓多,烏鸫就有可能模仿貓叫,所以“百舌鳥”的稱号就是這麼來的。
*鳥中平頭哥,啄懵貓頭鷹,還敢襲擊人。
提到執着的兇獸,“平頭哥”絕對排第一,在非洲大地上“平頭哥”鬥獅子戰獵豹,打野狗咬野豬,毒蛇蠍子都是它的家常便飯,可謂動物界的戰鬥機,而烏鸫堪稱鳥類中的“平頭哥”。
甚至敢于挑戰暗夜獵手貓頭鷹,攝影師Jens Stahl就在荷蘭攝到下面的畫面。
烏鸫到了人類社會,依然秉持它們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經常因為襲擊人類而上新聞。
*吉祥還是厄運?
烏鸫的分布範圍非常廣,橫跨整個歐亞大陸,在某些西方國家,把烏鸫和烏鴉全歸類于厄運相關的鳥類,甚至在古羅馬的食譜中,烏鸫是當時一種美味的食物。
但在我國,則一直把把烏鸫奉為吉祥的象征,畢竟嘴巴被橘黃色稍加點綴(冬天會變黑),看起來就比烏鴉讨喜多了……
衆多詩人也都留下過關于烏鸫的詩歌。比如唐代詩人王維寫過一首《聽百舌鳥》,劉禹錫也留下過下面的詩句:“望簧百瞬音韻多,舌端萬變乘春輝,黃鵬吞聲燕無語,索莫無言高下飛”。
*那麼問題來了,普通人可以把烏鸫當觀賞鳥飼養嗎?
是啊,烏鸫叫聲婉轉,身材矯健,可不可以養在家裡呢?
當然不可以,因為烏鸫屬于“三有動物”,未經允許個人禁止飼養,而且自然君個人認為,烏鸫性格過于剛烈,即使允許飼養,在馴化的過程中也會發生受傷甚至死亡。
所以,還是讓它們自由自在地飛翔吧,天空才是最适合烏鸫的舞台,畢竟有一個好心情,唱出的歌聲才更動聽吧!
說明:參考資料來源百科、自然、探索等期刊,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疑問請聯系【靈語自然】,歡迎關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