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張學良和于鳳至趙四小姐合影

張學良和于鳳至趙四小姐合影

情感 更新时间:2025-02-06 03:03:01

  在今天的吉林省雙遼市的遼河路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仿清式四合院十分引人注目。在這座建築的正門上有一塊扁,用燙金大字寫着“鄭家屯博物館”六個大字。

  張學良和于鳳至趙四小姐合影(見證了張學良和于鳳至的婚姻)(1)

  鄭家屯博物館正門及匾額

  雙遼市,古稱鄭家屯,是蒙吉遼三省交界處,自古就有雞鳴聞三省之說。便利的水陸交通使得這裡成為商賈雲集,同時也使得這裡成為了兵家必争之地。在這裡湧現出了不少風雲人物。

  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鄭家屯博物館,在當地人嘴裡還有一個更親切的稱呼——大帥府。這裡曾經是奉系軍閥吳俊升的行轅,因吳俊升後來當過中華民國陸海空副元帥,所以他的府邸就被人稱為大帥府了。

  張學良和于鳳至趙四小姐合影(見證了張學良和于鳳至的婚姻)(2)

  博物館外牆上刻有大帥府字樣的标識牌

  博物館的前身:吳大舌頭和他的大帥府 吳俊升字興權,又字子琴,1863年生于昌圖府興隆溝屯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幼年時期,他的嘴受過凍傷,這導緻他說話的時候總是嗚嗚地,吐字不清晰,身邊的人都戲稱他為“吳大舌頭”。

  從七八歲開始,吳俊升就給地主放豬、放馬。到了十歲的時候,他到了興隆泉村給一個李姓财主做長工。到了酷熱的夏天,屋子裡悶熱難忍,他就經常到外面的馬車上睡覺。一天夜裡,一個夥計睡眼惺忪的到外面解手,恍惚間,他看到了一隻黑熊在馬車上趴着。

  

  吳俊升戎裝像

  夥計吓得尿意全無,“媽呀”一聲,拔腿就跑。李家人聽到聲音後,都出來查看,哪裡有黑熊的影子,隻有吳俊升在那裡酣睡。但是從此,那晚的事情被越傳越神,人們都說吳俊升是黑熊轉世。

  到了20歲的時候,他萌生了當兵的念頭。當時當兵需要自備鞍馬,他隻好找附近的财主借來鞍馬,從此他開始了自己漫長的軍旅生活。

  憑借着幼年放馬時積累的相馬、禦馬的本領,加上作戰勇敢,吳俊升逐漸成為清軍中的小頭目。這一時期,他的主要功績都在于剿滅胡子和平定蒙匪叛亂上。

  張學良和于鳳至趙四小姐合影(見證了張學良和于鳳至的婚姻)(4)

  陳列在博物館的吳俊升平叛鐵炮

  1912年,滿族王公勾結日人,策動“滿蒙獨立”。當時的蒙古郡王烏泰和其弟葛根活佛串通哲布尊丹巴集團攻打洮南府、北安、白城子等地,吳俊升率部迎戰,在決定性戰役葛根廟戰役中,吳俊升倒騎于鐵炮之上,親自開炮,重創叛軍,并活捉了葛根活佛。

  據說這場戰役結束後,吳俊升脫下外衣,子彈稀裡嘩啦的掉了一地。人們就更加相信吳俊升是皮糙肉厚的黑熊轉世了。此後,吳俊升乘勝追擊,徹底平定了這次分裂活動,維護了祖國的統一。

  張學良和于鳳至趙四小姐合影(見證了張學良和于鳳至的婚姻)(5)

  雙遼市七星湖公園附近的有關吳俊升的壁畫

  1914年,憑借着累累戰功,吳俊升出任洮遼鎮守使。洮遼鎮守使的公署當時就設在鄭家屯,不過當時的公署并不大,是一進的四合院,隻能供他辦公處理軍政使用。

  1921年吳俊升升任黑龍江省督軍兼省長,也就是從這一年起他開始在鄭家屯洮遼鎮守使公署的基礎上興建自己的督軍行轅。

  作為東北王張作霖的心腹把兄弟,吳俊升在東北或者說奉系軍閥中是僅次于張作霖、馮德麟的三号人物。但是若是從經濟實力上來講,吳俊升曾自誇就是張大帥也沒他有錢。

  張學良和于鳳至趙四小姐合影(見證了張學良和于鳳至的婚姻)(6)

  大帥府内部景象

  在興建大帥府時,吳俊升就投下巨資,曆時四年,這座鄭家屯最大、氣勢最為恢弘的私人公館終于建成。大帥府的建築十分考究,設計也十分精美,據說它的藍本是張作霖在沈陽的大帥府。這是典型的清代民居建築風格,三進四合院,青磚青瓦,雕梁畫棟,鬥拱飛檐。它一建成,鄭家屯的石、鮑、靖、趙四大公館頓時黯然失色。

  在帥府的門口左右兩側各有一個拴馬樁、上馬石。在過去,上馬石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帥府門口的這兩塊三步上馬石雕刻地異常精美,兩側均有蘭花圖案。即便是拴馬樁也是仙猴獻桃的形狀。除了取馬上封侯這樣的吉祥寓意外,也與帥府主人的兩大特殊愛好不無關系。

  吳俊升曾經手書一副對聯來表達自己的愛好:自古名将愛良馬,從來美人屬英雄。吳俊升除了愛好美人外,還喜歡駿馬和猴子,在帥府内部,有一座大的馬廄,和一座猴山。閑暇之餘,吳俊升不是去馬廄裡看看愛馬,向馬夫傳授一下自己的養馬經驗,就是去後山與猴子們玩耍一回。

  張學良和于鳳至趙四小姐合影(見證了張學良和于鳳至的婚姻)(7)

  大帥府中的吳俊升蠟像及吳俊升手書對聯

  這座帥府和吳俊升本人的榮辱興衰緊密相連,在帥府建成的四年後,也就是1928年,吳俊升在山海關登上張作霖的專列,陪同其返回奉天。在路過皇姑屯時,被炸身亡。

  從此大帥府開始走向衰落,一度成為僞縣政府和日本憲兵隊的辦公場所。建國後,這裡曾作為縣機關所在地使用。随着經濟建設的需要,帥府的前院以及轅門等建築相繼被拆除,僅剩下現存的一套四合院。

  1993年當時的雙遼縣政府對大帥府進行了搶救性維修,并與次年申請成立了吉林省第一家縣級博物館——鄭家屯博物館。

  張學良和于鳳至趙四小姐合影(見證了張學良和于鳳至的婚姻)(8)

  鄭家屯博物館正門

  曆史見證:少帥虎子得配鳳命夫人 于鳳至八歲那年跟随父親于文鬥來到鄭家屯,并在這裡度過了青年時光。于文鬥是當時小有名氣的富商,他創建了著名的商号“豐聚長”。于家的生意遍布東三省,他經營的大米甚至遠銷朝鮮、俄羅斯。

  但是當時鄭家屯地區匪患比較嚴重,于文鬥深受其苦。這時,奉命前來剿匪的張作霖來到了鄭家屯,對于張作霖的到來,于文鬥表示歡迎,并且竭盡全力地幫助張作霖剿匪。

  張學良和于鳳至趙四小姐合影(見證了張學良和于鳳至的婚姻)(9)

  年輕時的張作霖

  就這樣,張作霖與于文鬥結下了不解的緣分。後來,成了大軍閥的張作霖再次來到雙遼拜訪于文鬥,恰巧于家有個算命先生在給于鳳至算命,算命先生說于鳳至命相好,有鳳命,張作霖聽後大驚,于是就有了與于文鬥結為兒女親家的想法。

  據于鳳至女士回憶:

  當時,大帥的至交、洮遼鎮守使、綽号“吳大舌頭”的吳俊升将軍,恰好在這裡駐節,便銳身自任,主動擔起了“牽線月老”的角色。

  張學良和于鳳至趙四小姐合影(見證了張學良和于鳳至的婚姻)(10)

  張學良和于鳳至的結婚照

  對于我們的結婚,我娘提出:漢卿的母親已故世,婚禮要在鄭家屯舉辦,張作霖也同意了。我爹當時念叨:張家是講情義,看重我們這老兄嫂啊!我娘說:這是他們看重咱們孩子,我也就放心了。婚禮後去沈陽,住進張作霖的宅院(以後稱為“大帥府”)。

  文中所說的這場婚禮就是在吳俊升在鄭家屯的府邸所舉辦的。

  張學良和于鳳至趙四小姐合影(見證了張學良和于鳳至的婚姻)(11)

  電視劇《少帥》中張學良、于鳳至結婚的場景

  張學良和于鳳至趙四小姐合影(見證了張學良和于鳳至的婚姻)(12)

  雙遼市七星湖公園外牆壁上的筆畫——天作之合,記錄了張學良和于鳳至結婚時的場景

  博物館的今生——了解雙遼古今曆史的好去處 如今,那個見證了鳳命良緣的府邸,依然沒有沉寂下來,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它,用一件件珍貴文物資料展現着鄭家屯昔日的輝煌。

  今天的鄭家屯博物館共有雙遼古代史展、吳俊升生平展、于鳳至生平展和雙遼近代史展四個展廳。

  張學良和于鳳至趙四小姐合影(見證了張學良和于鳳至的婚姻)(13)

  鎮館之寶——光緒大鐵鍋,百年前在鄭家屯鑄造的大鐵鍋一口,上面鑄有五族文字及精緻飾紋,極為罕見。

  雙遼古代史展廳主要介紹了從新石器時代到民國時期,各民族居民的生活風貌。遼金等少數民族政權當年在這裡十分活躍,留下了很多珍貴的曆史文物。吳俊升生平展則系統地介紹了這位起于草莽之間的大軍閥崛起的過程,參與的戰鬥,以及他的家庭狀況,在展館内部,有吳俊升及其姨太太、副官、侍女的蠟像。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帥府裡還有吳家的祠堂和關帝廟。于鳳至生平展則介紹了這位在鄭家屯長大的雙遼兒女的生平,在于鳳至女士去世後,其幹女兒向鄭家屯博物館捐贈了大量遺物,其中包含玉佩、行李箱、衣物等。在展廳内含有于鳳至女士的銅像,供後人瞻仰。 張學良和于鳳至趙四小姐合影(見證了張學良和于鳳至的婚姻)(14)

  于鳳至女士像

  雙遼近代史部分,主要介紹了李富春、閻寶航、黃克誠、呂正操、陶鑄、鄧華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在雙遼的工作經曆,以及為雙遼解放和經濟建設所做出的的貢獻。 在博物館的院子内,還陳列了一些石碑、逝魔、石碾子、拴馬樁等文物,還有吳俊升将軍當年用來平叛的鐵炮,若是您對民國曆史或者奉系軍閥感興趣,這裡絕對是您不容錯過的好去處!

  參考書目:

  《成功的失敗者:張學良傳》王充闾《吳俊升專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