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甑糕念法

甑糕念法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2-05 23:51:51

  甑糕的甑字怎麼讀

  作者:老 敏

  過年前後,各類報刊雜志,電視和網絡上關于年味的文章和節目鋪天蓋地。走上街頭,各類小吃也是琳琅滿目。而在陝西,特别是在關中華州一帶,甑糕不能不說是個壓軸的經典小吃。它的香甜味道打老遠就能聞到,棗香四溢,香糯馥郁。吃上一口,那真是味道醇香,綿軟勁道,棗味四溢,滿口生香,妙不可言。可以說甑糕形色味俱佳,營養豐富,滋補性強,是陝西地地道道的傳統美味小吃,老幼皆宜,人人喜歡,百吃不厭。無論是春節、端午、中秋等重大節日都離不開它的身影,就是平時,也是一種地地道道的美食。

  甑糕念法(甑糕的甑字怎麼讀)(1)

  可是,這個甑糕的名字卻讓許多人疑惑不解。甑糕是一種以制作器具命名的美食,甑是一種通過蒸的方式,制作食物的器具。甑的讀音是zeng。與贈同音。但是,甑和糕組合以後,讀音就變成甑(jing)糕,音通勁(jin)或者鏡jing糕。許多地方甚至寫成鼎糕、磬糕等不一而足。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無論是在電腦上還是在手機上,寫上拼音jinggao絕對不會出現甑糕兩個字。我曾經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後來我終于遇到了一位高人朋友,他說,錯在新華字典。我愕然。聽了他的一番談論,我覺得有道理。

  他說,在新華字典裡這個字讀甑(zeng),就是一種容器,甑,是中國古代一種非常古老的蒸器,有陶制、銅制、木制、鐵制等,後經民間傳承,隻保留了鐵甑。但是,用它制作出來的食物甑糕,讀音就變了。編輯字典時沒有考慮人們平時對甑糕的稱呼,編輯字典的人也是高高在上,沒有很好地聽取和考慮大衆的意見和習慣,一味的閉門造車。如果在編輯字典的時候考慮了這個普遍稱呼,将這個字确定為多音字,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了。

  他繼續說,比如惠字,平時的讀音都是hui,優惠,惠顧等。而在一些地方,人們在姓氏裡面卻讀着xi,有的地方名稱也讀着xi。可是,新華字典裡卻沒有這個讀音。比如前多年陝西銅川有個受到全國表彰的優秀黨支部書記郭秀明,他所在的村子名叫惠家溝。當地人甚至陝西人都稱之為xi家溝,可是中央電視台播出新聞的時候,一直稱其為hui家溝,聽着特别别扭。渭南市華州區的下廟鎮有個村子,叫惠家村,村裡大部分人都姓惠,讀着xi,沒有人讀hui。

  還有,渭南市臨渭區有個下邽鎮,這個邽字在當地一直讀着ji,與吉同音,有的人幹脆寫寫成下吉。可是,新華字典裡面卻沒有這個讀音,外地的人叫下gui,當地人叫下ji。

  類似于這樣的情況,我想,在全國各地不會絕無僅有。這幾年來,每年網絡上都會出現一些網絡新名詞,比如錦鯉、杠精、skr、佛系、确認過眼神、融梗、巨嬰、佛系、檸檬精、盤他、官宣、C位、土味情話、皮一下、燃燒我的卡路裡等等。這些新名稱很快就得到了大衆的認可甚至是喜愛,網絡上的百度詞條也很快明确了其所蘊含的詞意和來源。許多人說這就是創新。那為什麼作為官方的新華字典就不能接一接底氣,吸收一下民間的氣息?不斷完善我們傳統的文化,把這些約定成俗的文化元素吸收進官方的體系當中,加以認可呢?

  當然,也有比較好的例子,比如洽字,一般讀音為qia,洽談,接洽等。在陝西省合陽縣有個洽川風景區,對于這個洽字,無論是當地人還是外地人,人們都稱其為he川,而不是qia川。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在百度詞條和字典裡已經明确了它的另外一個讀音:he。這個洽川就不能讀成qia川。

  作者簡介:老敏,陝西華州區人,渭南市作協會員。

  圖文來源:華山文學

  原文作者:老 敏

  整理編輯:華山文學、華州文史荟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