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隸,中國舊省名,特指今河北省,省城為保定。直隸總督名列全國八督之首,權重位顯,集軍事、行政、鹽務、河道及北洋大臣于一身,并且統管山東、河南一切軍政事務,其權力大大超過直隸省範圍。因直隸拱衛京師,稍有動亂,便會危及朝廷,故直隸總督一銜非重臣莫屬。
明朝時期稱直接隸屬于京師的地區為直隸,明朝洪武初年建都南京,以應天府等府為直隸。永樂十八年移都北京後,又稱直隸于北京的地區為北直隸,簡稱北直,相當于今北京、天津兩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山東的小部地區;直隸于南京的地區被稱為南直隸,簡稱南直,相當于今江蘇、安徽、上海兩省一市。清朝初年以南直隸改稱江南省,北直隸改稱直隸省,轄境依舊。雍正、乾隆以後,逐漸在今河北省承德市、張家口市北部、内蒙古自治區西拉木倫河以南、遼甯省大淩河上、中遊,西河上遊以北和内蒙古自治區奈曼、庫倫二旗等原蒙旗部分設置州、縣,劃歸直隸省,轄境逐漸擴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