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每日郵報上提到一種病,叫睡眠相位後移綜合症(Delayedsleep-phasedisorderDSPD),據說一旦入睡後便不再醒來,對于睡眠相位後移綜合症你了解多少?小編來為大家科普一下。
根據國際睡眠障礙分類(ICSD),睡眠相位後移綜合症的主要特征是:
1:睡眠開始和醒來的時間,比理想情況不可控制的晚。
2:每天入睡時間基本相同。
3:一旦入睡,并不會輕易醒來。
4:在早晨理想時間起床是非常困難的。
5:相對非常嚴重的,沒有能力去把睡眠相位提前,如強迫在正常的時間睡覺和起床。
如下一些特征把睡眠相位後移綜合症從其它睡眠障礙中區分出來
1:患者至少能在早上甚至是下午有正常的睡眠(甚至睡眠質量更好)。相比之下,長期失眠患者不會感覺在早上入睡比晚上更容易。
2:患者每天晚上幾乎是準時的感覺到睡意。如果他們在這個時候躺下休息,他們能迅速的進入夢鄉。兒童患者在沒有感覺到睡意的時候會拒絕上床睡覺,但是如果能允許他們在平常睡覺時間前不在床上躺着,就上床時間的争吵就會消失。
3:患者可以睡得很好并且很規律,如果讓他們遵循自己的生物鐘,如周末或者假期的時候。
4:DSPS是一個長期的病症,診斷這個綜合征需要根據至少一個月的臨床表現。
一個被強迫按照朝九晚五方式生活的DSPS患者經常被拿來與一個經常有6個小時時差的人來做比較。他們都在工作日的晚上少睡幾個小時,但是會在周末或者下午補回來。周末睡覺或者下午的瞌睡會讓DSPS從白天的困倦中解脫出來,但是卻更加強化了他的睡眠相位後移。
DSPS患者通常都是嚴重的夜貓子,他們感覺半夜三更的時候頭腦最敏捷,做事情效率最高。DSPS患者不能輕易的強迫自己早睡。他們會在床上輾轉反側好幾個小時,有些時候,到了去上課或上班的時候都還沒合眼。
當DSPS患者尋求醫療幫助的時候,他們一定很多次嘗試改變自己的睡眠規律了。早期的失敗的嘗試一般包括:放松技術、早睡、催眠、酒精、安眠藥、床頭讀物和家庭療法。其中部份使用過安眠藥的患者說,這種藥讓他們感覺疲憊或放松,卻不能帶來睡意。患者經常求助于家人在早上喚醒他們,或者他們會設置許多鬧鐘。因為這種症狀在青春期的時候比較普遍,通常是患者的父母最先尋求幫助,因為他們費了九牛二虎的力氣也不能叫醒他們的孩子去準時上學。
微信上的養生茶樓有更多驚喜
主任醫生爆料 這些體檢項目不靠譜
3招從腳部看出壽命長短
更多養生資訊請關注
養生茶樓YSCL30583303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