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讀課外書有助于孩子的學習能力嗎

讀課外書有助于孩子的學習能力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12:19:26

記得前段時間我購買了一本老梁和大紅媽媽共同編著的書叫做《老梁講古詩詞》。

讀課外書有助于孩子的學習能力嗎(由我的經曆談課外書對孩子的影響)1

我之所以購買這本書是源于一個小故事:

記得小時候在哥哥的房間裡放着一本彩頁的古詩集,每首古詩都有配上與其詩意相對應的圖畫,而且我當初感覺特别形象,每每讀到不懂的地方都會看看圖畫,以至于到現在我仍舊記得一則古詩叫《樂府詩集·長歌行》,其中最後兩句是流傳甚廣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圖畫配的是一個留着胡須紮着發髻的老者,正在數落躺在床上翹着二郎腿的兒子,我之所以對這幅圖片印象這麼深刻,就是因為感覺它與這首詩描寫的意境特别的相符,就好像幾百前的古人站在了自己面前,一刹那間就感覺不再那樣神秘了,他們與現代人有着相同的情感世界,作者通過這首詩将古人的心境與現代人鍊結了起來。

我買這本書還有一個原因是老梁會把古詩詞背後的掌故講出來,比如:作者是在何種背景之下創作的?以怎樣的心情寫下來的?這樣,當我讀的時候就會結合這些材料,更能理解詩詞所蘊含的深刻意義了。

讀課外書有助于孩子的學習能力嗎(由我的經曆談課外書對孩子的影響)2

講到讀書,想起了自己小時候與書的故事:

還記得在讀小學低年級的時候,我不知道在什麼地方弄到了一本厚厚的童話故事書,具體名字我忘記了,因為它根本就沒有封面,那是一些泛黃的薄薄的紙張裝訂起來的故事書,好多都已經折角甚至缺頁了,我還記得裡面的主人公大多都是會講話的動物,那個時候感覺真的是如獲珍寶啊,因為小時候真的沒有見過多少小孩看的書,即便它已經破舊不堪了,但是它好歹屬于自己的了呀,我現在雖然已經絲毫不記得裡面的任何故事情節了,但仍舊可以隐約捕捉到一絲曾經的那種心靈上的感覺,那是一種生命最初的美好,一種來自夢幻般的童話世界,當幼小的心靈與愛相遇的時候是那樣的單純,那樣的美,而且這種感覺唯獨童年時代才能擁有,長大後它就在我生命中消失了。

我發現自己對動物題材的藝術作品有着情有獨鐘般的喜愛,不僅僅隻限于書,我還看過一部關于德國牧羊犬的電影,具體名字我忘了,好像是在電影院播放的,故事内容非常簡單,但是足夠感人,牧羊犬忠誠且通人性,最後還赢救了它的主人。當我有了孩子之後,帶她去圖書館的時候也遇到了動物類的童書,我發現自己仍然對這樣的書籍有着吸引力,不知道夢晨對此有沒有興趣,但是我感覺在目前輕而易舉就可以得到快餐樂趣的時代裡,孩子們或許早就沒有了我們小時候那種對童話故事書的饑餓感。

讀課外書有助于孩子的學習能力嗎(由我的經曆談課外書對孩子的影響)3

小時候雖然流行小人書,但是我卻不經常見得到,覺得那個東西對于自己來講真的是高不可攀,認為隻有高貴人家的孩子才能擁有。所以,如果偶爾能看到一兩本,再能有幸觸碰到它的時候,就好像自己撿到了寶貝一樣,尤其是當我看到那精美封面和插圖時,有種特别不真實的感覺,總覺得它不應該屬于自己。我還隐約記得看到過類似什麼《林海雪原》、《智取威虎山》之類的小人書,但是我卻真的沒有認真讀完過其中的哪怕一本,因為它們從來就沒有真正屬于過我,現在想想那個時候的自己真夠可憐的,長大後為了能夠滿足童年時候的夢想,我買了幾本有關三國的小人書,但那是彩色的且很精緻,沒有歲月的蒼蒼感,将它捧在手裡的時候我已經找不到小時候的感覺了,不過裡面的内容很好,我先後看過兩本,盡管已經長大了,但是這樣的書對于我來講仍舊有着它不同尋常的吸引力。

再長大一點,好像是上初中那會,我迷上了一本彩色連環畫,好像是日本卡通書,是姑姑家的姐姐留下來的,不過用現在教育眼光來看,那本書有着打鬥的場面,好像不太适合孩子們閱讀,但是它确滿足了我心中小男子漢的英雄情結。

另外一本非常好,近似于現在的繪本,全部是彩色的,名字我已經記不起來了,好像是跟探索有關,我之所以喜歡它并不是單純因為故事本身,而是讀進去以後,有一種妙不可言的感覺,使我沉浸到那種氛圍中不得自拔,以至于讀完之後仍舊意猶未盡,當然也是因為裡面的情節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的原因,雖然那個時候我已經十五歲了,但仍舊是一個稚氣未消的少年,讀那本書又使我找回了孩童時的感覺,那種童話般的味道真的是難以用語言描述。一本好的繪本真的可以滋養到孩子的精神世界,當那種最純粹的真善美的一面呈現在孩子面前的時候,他的情感是無比充沛的。我不禁想到:如果一個孩子可以長久的在這種美好的環境中長大,那該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情啊,如果類似的繪本可以更多更早的出現在我的童年時代且可以長久與它們為伴,我相信自己的精神世界一定比現在更為強大且富饒!

讀課外書有助于孩子的學習能力嗎(由我的經曆談課外書對孩子的影響)4

初中的時候我還讀過一本武俠小說,是台灣陳青雲先生的《血帖亡魂記》,這也是我迄今為止讀過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武俠小說,這部作品真的可以說讓我廢寝忘食啊,記得那個時候大概念初中三年級。由于成績不理想,我對升學也不抱希望了,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我便打開燈,捧着這本小說在床上讀,這一讀少說得有淩晨2點多了,我還記得那個時候,母親晚上起來上廁會經常看到我屋裡的燈光,會時常提醒我早點休息。對了,我還會将書拿到學校裡,别人聽課,我就用書本擋着讀小說,就覺得裡面的故事情節銜接地太緊湊了,太有意思了。

再後來由于去德州念中專的緣故,這本書就被擱淺在家裡的時候不知去向了,我想可能是母親把它連同自己的日記和中小學教材一起賣給收廢品的了。多少年以後等到再想起來的時候,我都忘記了這本書的名字了,今天如果不是寫這篇文章找到了其書名及作者,估計它就在我生命中消失了。過幾天在某多上買一本吧,我想再讀一讀, 看看是否還會找到曾經的感覺。

讀課外書有助于孩子的學習能力嗎(由我的經曆談課外書對孩子的影響)5

我的童年和少年時代大概也就是這幾本課外書陪伴着自己,雖然少但是他們中的每一本都曾經給予過我快樂。而你如果說讓我想想哪篇教科書上的課文讓自己記憶深刻,說實話,我還真的一篇都想不起來,有些即便知道名字,但它卻絲毫沒有給過我任何觸動,不值一提!當然這樣講并不是說教科書上的課文不好,而是咱們的教育太注重功利性了,文章本身的美感都被功利所稀釋掉了,讀起來像完成一項任務一樣沒有了快感。

說到這裡了,下面我講幾個反例

我在2021年2月份的時候寫過一篇文章,是關于語文教科書方面的東西,下面我摘抄一個段落,對本文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直到現在,當我翻開外甥的小學課本,我仍舊是找不到絲毫自主閱讀的樂趣,裡面的文章給我的感覺都帶有教化式的目的,學生像在完成某項工作,被動地接受着所謂的‘愛的教誨’,尤其看到外甥在課文上用筆标記的某個文字或者某一段話,或者在段落的空白處寫着公式般的‘本文主題’、‘中心思想’、‘修辭手法’等等,我腦袋裡除了麻木就再也沒有什麼了...”

讀課外書有助于孩子的學習能力嗎(由我的經曆談課外書對孩子的影響)6

今天我問夢晨:“妮,你喜歡讀書嗎?喜歡的話,爸爸給你買”。夢晨回答:“有意思的喜歡,沒有意思的就不喜歡了”。确實是這樣,我給她買過太多課外書了,比如:《畫給孩子看的曆史》、《畫給孩子看的地理》、《二年級的小朵朵》、《兒童百科全書》、《湯姆·索亞曆險記》、《小王子》等等,而她卻大多數是不喜歡的,主要原因就是看不懂,沒有樂趣。不過她卻很喜歡《一年級的小豆豆》這本書,并且已經看了好多遍,她說這本書很有趣,裡面有很多笑話,再就是那種特别貴的立體書,比如《立體醫院》、《立體飛機場》、《立體宇宙》等等。我感覺她之所以喜歡這類書,可能跟之前我小時候看小人書和彩頁詩集的感受是一樣的,立體的東西比較有真實感,也有代入感,她還能用手去觸摸,這自然會引發到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我卻從來看到過她在家裡主動拿起語文教科書來讀,有時候老師會留作業讓孩子讀完後發班級群,我也從來沒有讓孩子主動讀過,更别提發什麼班級群了。讀課文還要像完成任務一樣被别人監督着進行,有什麼意義嗎?這樣的老師是在驗證自己的權威嗎?如果不是的話那不是庸才就是蠢材,雖然應試教育比較注重分數,但是作為老師你應該有點育人思想覺悟,你不能完全阻止應試教育對孩子造成的危害,但是你完全可以注重一下細節,讓孩子在應試教育的夾縫中找到一點屬于自己的快樂,引發其獨立思辨,連讀課文這麼簡單的事情都要強迫且監督孩子,那可以想象孩子在學校肯定被完全機械操控了,引導孩子獨立思考,讓孩子借助教材和生活實踐認識自己,認識這個世界才是教育最根本的需求,而現在很多老師都被現行教育體制麻痹掉了,那教育還有什麼希望?一批一批的孩子成為了應試教育的犧牲品,太慘烈了!

讀課外書有助于孩子的學習能力嗎(由我的經曆談課外書對孩子的影響)7

記得上學那會,老師經常會讓我們在讀課外書的時候摘抄一些某些好詞或者好句,到時候寫作文的時候可以随時拿來用,我那個時比較用心,經常會摘抄一些記在本子上,整個小學時代,我寫得日記一直被老師标注為優秀的一類,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的日記還被老師點名到講台上給同學們當做範文去讀,後來一直到上中學,作文也一直不錯,但是我也發現自己越來越刻意地去追求詞句的修辭手法,喜歡用華麗的詞藻去堆積,這就造成文章本身的内容缺乏思想性,極為空洞,尤其在不知道寫啥的時候,我就往往會用這種方法來充當字數。實際上直到現在我仍舊不能将這一習慣完全摒棄掉。

現在回頭想一想,自己之所以會出現這樣情況,就是因為在學生時代就缺乏了對議論文的訓練了,因為議論文才可以真正使人獨立思考,這是記叙文根本做不到的,過于注重記叙文的描寫是對孩子思想上的禁锢,我們小時候的作文題目是有嚴格框架的,比如:扶老奶奶過馬路;撿到錢交給警察叔叔;幫助爸爸媽媽做家務;如何做個好孩子等等,實際上都是在叙述某一件事情,最終結尾一定是落實到标榜品質上,至于學生們的作文内容都大同小異,既然結果都一樣,老師評判的時候隻能以誰的語句通順,誰有更多的詞彙量,誰的分數就高,但是這個世界根本就不完全是孩子們理想中的樣子,所謂的好人也并不是完人,所謂的壞人也并不是一無是處,我們的環境早就被功利腐蝕變得不再那樣純粹了,在這種情況之下,你讓孩子完全相信還不如以議論文的形式抛給孩子問題,設置不同的場景讓孩子獨立去思考,這樣孩子的内在便會和這個社會有效對接起來,從而更為清楚的認識到自己和周圍環境,如果咱們總是标榜好的一面,那就跟孩子眼中的世界極不對稱,再加上應試教育有意或者無意的對孩子思維模式上的限制及升學壓力對其身體上的束縛,那孩子的心靈與身體上的自由就都被環境或他人所掌控,沒有了自我成長的條件和動力,完全把自已交給了這個不确定的世界,從此,持續不斷地馴化使其缺乏解決問題的能量與意識,不具備洞察事物本質的素質,又因為長期習慣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久而久之也就逐步學會了如何依附于權貴,向低級趣味靠攏,應試教育就這樣造就了一代人的庸俗化。

讀課外書有助于孩子的學習能力嗎(由我的經曆談課外書對孩子的影響)8

教育的目的并不是這樣的,教育目的是引發孩子獨立思考,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思想,讓他認識自己的同時認識這個世界。目前這種教育體制下培養出來的學生有什麼質量可言?都成為“家奴”“國奴”,從記叙文這點可以窺探到教育整體。

我們的考試都會有标準答案,老師把答案标注出來之後,再讓我們死記硬背,但是那個時候由于我記憶力不夠好,經常背不過。所以像考曆史、時政或者地理這些科目的時候,對于一些簡答題我就特别犯愁,不過我對這些是感興趣的,最後我就把自己認為對的答案寫上去了,而且經常是腦洞大開結合各種思路寫得滿滿的,有時候甚至比标準答案的字數都多,最後老師評分的時候,即便給不了滿分,也會酌情給予一定的分數。咱們先不講我的答案對還是不對,至少我在思考,我沒有因為不會标準答案而選擇逃避,況且标準答案隻存在考試中,現實生活中根本就不存在标準答案,不局限于某種思維,善于獨立思辨這對于我今後的成長都是極為重要的品質,可惜的是,我的這種思維當時不被認可,老師們的評判标準也并不是什麼思維獨立性,所以就造成我的分數忽高忽低,高的時候特别有成就感,而低的時候就覺得自己很失敗,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咱們的教育扼殺了多少像我這樣的有思辨意識,注重獨立思考的孩子呀。

作為我來講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之下隻能選擇自救,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在拯救自己。目前來看還有的救!

讀課外書有助于孩子的學習能力嗎(由我的經曆談課外書對孩子的影響)9

我所說的一切都在試圖證明一件事情,那就是:盡量在應試教育之外找到屬于自己的興趣點,讀自己喜歡的課外書遠遠大于教科書本身的價值!把課外書讀透了,你的思維就開闊了,久而久之當我們再面對教科書的時候,就會變的更為從容了,因為當我們站在更為廣袤的空間俯視的時候,教科書也會成為我們“課外書”的一份子,它在某一個角落幫助我們更為清晰的認識和把控這個世界。

另外,大家都在講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實際上歸根結底首先要自我教育,自我覺醒。隻有自己素質提高了,家庭教育才有根基,我很少聽到父母幫助孩子抵制應試教育對其造成的危害,就說明咱們還遠遠沒有走到家庭教育這一步。

讀課外書有助于孩子的學習能力嗎(由我的經曆談課外書對孩子的影響)10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