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審核老師:
真一,中醫健康管理師、高級營養師,幫助了超10萬個朋友獲得健康生活,專注中醫養生12年,持續緻力于公益傳播中醫内調外養古法養生内容。
中藥當茶飲,這是現在很多人熱衷的一種養生方式。
曾經玩“搖滾”的鐵漢男人,手捧保溫杯、喝着枸杞茶,觸發了關于“中年危機”的集體感慨。
有人自嘲道:“人到中年,喝啤酒都想放兩粒枸杞”。
上班泡上一杯加入枸杞、菊花、西洋參、桂圓等藥材的“養生茶”,感覺整個人都神清氣爽了不少。
不過這杯“養生茶”到底應該怎麼喝?權威專家揭秘9種平民中藥泡茶的功效和禁忌。
受訪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藥事部主管中藥師 徐佳佳
火箭軍總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 郭志紅
一天3個喝茶最佳時刻人在一天當中分時喝3杯茶最合适。
>>第一杯是早茶,宜在早飯後8點半到9點半之間飲用
用200毫升沸水泡3克茶葉,可以起到提神、排毒、抗疲勞的作用,助你以飽滿的精神狀态迎接一天的工作。
>>第二杯是午茶,下午2點到3點之間飲用最适宜
午茶可用180毫升沸水沖泡4克茶葉,對于降血脂、保護血管有一定好處。喝的時候要一口一口地慢飲,不要一口氣喝完。
>>第三杯是晚茶,時間宜在晚上6點到7點之間
茶水切忌過濃,可用150毫升沸水沖泡2克茶葉,能夠起到降血脂、助消化的作用。要強調的是,晚上9點後不宜再喝茶,否則睡眠質量會受到影響。
9款中藥茶喝走疾病用中藥泡茶,在中醫上被稱為“茶劑”,與中藥湯劑、丸劑一樣,是一種重要的中藥劑型。
中藥泡茶也要辨證使用。既然是藥,就有藥性,長期盲目飲用反而對健康不利。
1、胖大海茶
胖大海有清熱潤肺,利咽解毒,潤腸通便的作用。常用于肺熱聲啞,咽喉幹痛,熱結性便秘。
但它的藥性偏涼,長期服用會損傷陽氣,影響消化功能。
喝胖大海茶時,要注意短期服用,症減藥停,老年人及脾胃虛弱者慎飲。
2、金銀花茶
每到流感多發季節,金銀花茶就非常流行,它能清熱解毒、疏風散熱,有抗病毒的功效。
其藥性寒涼,比較适合夏季飲用,而且一般出現上火、感冒等情況才可服用,虛寒體質或久病不愈者慎用。
不分季節與體質長期飲用,會造成脾胃負擔。
3、菊花茶
菊花具有疏散風熱、平抑肝陽、清肝明目的功效。
但其藥性微寒,不宜長期連續飲用,否則易出現胃部不适、消化不好、腸鳴等消化道反應。
體質偏寒的患者可以搭配枸杞子飲用。
4、夏枯草茶
夏枯草可清熱瀉火、散結消腫,夏季涼茶中均含有此藥。
但其性味苦寒,所含皂苷成分對胃有刺激性,單味藥長期飲用易傷脾胃,古方稱“與參、術同行,方可久服無弊”。
5、玫瑰花茶
玫瑰花茶疏肝解郁、和血調經,又被稱為美容茶。
但長期大量飲用易耗氣傷津,陰虛有火、月經量大者更要慎用。
6、決明子茶
決明子藥性寒涼,對内有實熱、肝陽上亢的高血壓、高血脂有治療作用,又可解決大腸燥熱引起的便秘。
但它含有大黃酚、大黃素等成分,長期服用會引起腸道病變,誘發難治性便秘。尤其不适合脾胃虛寒或氣虛便秘患者。
7、五味子茶
五味子有斂肺滋腎、生津斂汗、甯心安神等功效,單味藥泡茶對于緩解更年期常見的失眠、心悸、汗多、煩躁等症狀均有良好療效。
但其藥性澀,有收斂作用,外感患者服用會使病情加重或難愈。
長期喝五味子茶可能出現胃部灼燒、反酸及胃痛等不良反應。
擅自增加劑量可引起心慌、氣短、胸悶等症狀。
8、陳皮茶
陳皮可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腸道積氣,能理氣健脾。
但在無症狀的情況下,長期飲用陳皮茶可能引起胃腸功能紊亂。
建議正常人每周服用一次即可,有胃火、氣虛或燥咳者慎用。
9、枸杞茶
枸杞能補肝腎,益精血,明目。
雖藥性平和,但長期服用或大劑量服用會造成上火,外感實熱及脾虛腹瀉患者不宜服用。
此外,枸杞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較好的情況下才可泡茶飲。
特别注意:
喝藥茶要與疾病對應,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寒則熱之,熱則寒之,才能達到治療目的。對于不能辨别寒熱虛實的疾病,不能千人一方、一概而論,更不應把中草藥當做補品飲用。
用藥時間也應把握“中病即止”的原則,防止出現短期“治”病,長期“緻”病的不良結果。飲用藥茶應溫服、頻飲、不限次數,每日一劑,特殊情況需靈活變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