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話真是一種魔性的語言。
不管你是天南海北哪嘎兒的人,
基本都會說那麼兩句。
周傑倫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明明一個台灣人,
楞是起了個東北歌名。
天王劉德華也曾深情款款地唱到:
“我的老家,就住在這個屯。”,
縱使濃濃的港普腔将他出賣得徹底。
▼
就算是外企,
隻要來到中國這片土地,
你就得入鄉随俗,
學習東北話。
▼
這一切都要歸咎于東北話特有的親民性,
即使不是東北人,
你理解起來也是毫無壓力。
▼
甚至耳邊還能很自然地回蕩起東北人的發音。
▼
隻是一門方言,
卻普及如此異常廣泛。
在東北話面前,
普通話的地位岌岌可危啊。
▼
其實關于這一點,
很多東北人有話要說了:
▼
诶,且慢,
大家不要急着反駁。
在曆史上,
東北地區經過了很多次移民浪潮。
清王朝成立初期,
大批人口從東北遷入關内。
但人越來越多京城這麼點地兒也塞不下啊,
清政府就斷斷續續搞了一些
再将部分京旗子弟遷出關外的措施。
這一時期的移民為東北話
注入了大量北京話的元素。
▼
節選自@赫拉克 發表在“曆史研習社”上的文章《為何東北話越往北越像普通話?》
再後來,著名的“闖關東”,
也起到了類似的作用。
這一次,
遷入東北的移民大多來自山東和河北。
▼
也就是說,
我們今天所說的“東北話”,
其實是在原生東北話基礎上
吸收了很多方言的全新版本。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東北話,
非東北方言區的人們也能輕松理解。
建國後,
東北地區興建生産建設兵團,
從外地調來的兵團人多說普通話,
久而久之,
又進一步實現了東北話語音和普通話的融合。
東北人說自己說的是普通話,
也是沒毛病啊老鐵……
▼
從流傳程度上來說,
東北話也确實是普(遍)通(用)的話了。
從小,學校就教育我們,
“說普通話,寫規範字”。
既然東北話身為普通話括号僞,
我們理應熟練掌握。
下面,
為大家獻上《東北普通話教學指南》,
助你說一嘴順溜的東北普通話。
發音Part
這一部分其實相當複雜。
東北普通話裡聲調的變化實在是太多啦。
東北人民似乎對三聲的讀音格外青睐,
除了他們愛用的
怼(duǐ)、艮(gěn)、咋(zǎ)這類
本來就發三聲的詞,
很多原本不是三聲的詞也得強行三聲一波。
“你擱(gě)那瞎BB啥呢?”
“媳(xǐ)婦兒,我咋這稀罕你呢。”
“改革春風吹進門,中國(guǒ)人民抖精神;海灣那旮哒挺鬧心,美英合夥欺負人。”
▼
也有一些詞,
雖然躲過了被三聲的宿命,
但還有别的聲調等着他們。
出去的“出”,
要都成二聲chú。
“舔狗滾出(chú)去!”
沒有的“沒”,
在表示“還未”這層含義時,
就要讀成四聲mèi。
“你是不是還沒(mèi)出門?你是不是要鴿我??”
“沒(méi)有沒有,我尋思着你還沒(mèi)化好妝呢。”
大概是東北那旮哒天氣實在是太冷了,
東北人民在發音上
也講究怎麼省事怎麼來。
韻母o要被韻母e取代,
“破”變成“pe”,
“薄荷”變成“be”荷。
許多聲母r出現的場合,
都被不願意張嘴的東北銀悄悄換成了聲母y。
▼
詞彙Part
東北話詞千千萬,
唯有“整”字最典型。
像什麼撥楞蓋兒(膝蓋)、
埋汰(不幹淨)、唠嗑(聊天)、
别扒瞎(說瞎話)、
溜号(走神)這種都太專業了,
不能展現東北普通話的精髓。
“整”之于東北話,
就如“do”之于英格力士。
“别老整酒啊,也整點菜!
”——這是“吃、喝”的意思。
“你這食品專業是整啥的啊?
研究咋整飯?”
——這是“做、研究”的意思。
“别瞎咧咧了,
大show都被你整完犢子了!”
——這是“折騰、折磨、調侃”的意思。
除了作動詞,
“整”還構成副詞:“一整”。
“咋回事啊?這家夥咋一整就哭呢?”
▼
東北話幽默buff如此強勁,
也離不開東北人對疊詞的熱愛。
“憋跟我倆假假咕咕的”——别想着糊弄我倆。
“瞅你笨笨咔咔的那樣兒!”——你看你笨手笨腳那樣!。
“質量杠杠的”——質量很好。
“急得嗷嗷哭”——哭得很厲害。
▼
想了解 氣勢Part
首先加歪樓好友
關注歪樓(ID:esay1414)
回複“東北話”
告訴你這世界上最洗腦的語言
關注歪樓微信公衆号
▼
歪樓
世界那麼歪,總是有原因的。
你日常看不到的内容,這裡都有。
職場髒話能力測試>>>
▼
esay1414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