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濰坊楊家埠。民間年畫在中國有着悠久的曆史,可以追溯到漢代用于避邪的“桃符”之類的門畫。
1、蘇州桃花塢年畫始于明代,鼎盛于清朝雍正、乾隆年間。桃花塢年畫,主要有門畫、中畫和屏條等形式,其中門畫可謂集曆代門神之大全。桃花塢年畫,系用一版一色的木版套印方法印刷出來,工藝精美,一幅畫要套印四五次至十幾次,有的還要經過“描金”、“掃銀”、“敷粉”等工序。
2、天津楊柳青年畫始于明代崇祯年間,風行于清代雍正、乾隆、光緒年間。年畫内容多取材于傳統戲曲、美女及胖娃娃等。在藝術風格上,楊柳青年畫構圖豐滿,線條工整,色彩鮮豔,在人物的頭部、臉部等重要部位,多以金色暈染,自成一格。
3、山東濰坊楊家埠年畫已有500多年的曆史,盛于清代,流行于黃河下遊地區。其風格重用原色,想象豐富,線條粗犷而對比有力。
年畫到了明朝(1368-1644)末年至清代(1368-1911),達到興盛,成為民間喜聞樂見的形式。這些年畫色彩鮮明,喜慶熱鬧,題材多樣,比較多的像《春牛圖》、《年年有魚》、《五谷豐登》等。這就是在這時,中國出現了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幾個木版年畫的制作中心,中國三大民間木版年畫就是代表,它們是天津楊柳青年畫、蘇州桃花塢年畫、山東濰縣楊家埠年畫。到了晚清,由于西方石印的傳入,各地年畫逐漸衰落下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