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準對象魚。相對來說,早春吃餌比較活躍的有鲫魚、翹嘴白、白條、小麥穗等,鲶魚、鯉魚次之。因此春釣應以鲫魚為主,鯉魚、草魚等順便釣之。如用大鈎粗線專釣鯉魚或者鲢鳙之類,則難有收獲
2、釣順風、釣南風。夏釣以釣頂風為佳,但春天因為風大且少有水生物,中既不缺氧也沒有足以吸引魚的食物,因而應選擇避風的堤岸下、轉彎處,盡可能順風占位,有利于抛竿,也可減少風大所帶來的操作不便。刮南向風時一般會使水溫升高,能促進魚兒活動,故春日垂釣,無風或南風有陽光的天氣最好。
3、釣向陽、釣草。乍暖還寒季節,淺水比深水升溫快。魚類雖屬變溫動物,但對水溫的變化仍很敏感,所以多栖息和覓食于向陽的一側。垂釣向陽,既無人影而又陽光充足,魚兒在這裡沒有驚吓又感溫暖,有利于覓食。為了索餌繁殖,淡水魚類都有戀草的習性,尤其是鲫魚。春暖花開的四五月份,在溫度、水深等自然環境适宜的情況下,水草之中就成了它們生活繁殖的場所,在貼近水草的地方垂釣自然應當成為首選釣點。釣諺雲:釣魚不釣草,等于瞎胡跑”就是這個意思。
4、小鈎細線。春釣無巧,線細鈎小”。春釣應選用小号袖型和園口型釣鈎,如伊勢尼3-5号,萬能袖3-4号。鈎條在同類型鈎中盡可能選擇細一些的,韌性要大,富有彈性。魚線宜細,主線0.8—1.5号,腦線以0.3——0.6号為佳。這是由春季低溫狀态中鲫魚活動量小、魚嘴張口小、行為呆滞、攝食動作輕微等特點決定的。細線配小鈎,其靈敏度遠優于粗線大鈎。柔軟細小的鈎線不易引起魚的警覺,又有助于魚的吞食,自然可以獲得滿意的效果。
5、用葷餌小餌。一般雜食性魚類經過漫長冬眠靜卧之後,腹中空虛,急需進食補充營養,但對素餌卻不感興趣,以覓食葷餌為主。紅蟲是春釣的首選餌料,它本身就來自水底,魚兒在水中經常能吃到它,慢慢地養成了一種口癖。單個或幾個紅蟲一束挂鈎,對魚的誘惑力最大,唯感不足的是上鈎困難。蚯蚓為餌時不能象夏季那樣用整條蚯蚓挂鈎,應針對魚張口小的特點将蚯蚓剪成1CM左右的小段穿鈎,鈎尖外露。否則魚吃到蚯蚓吃不到鈎,信号明顯也提不上魚來。
6、小漂小墜釣靈敏。使用浮漂以1号小漂最為理想,要求輕、靈、流線型,七星漂效果也不錯。
7、提竿以釣第一信号為宜。第一信号是指魚把鈎吸到嘴裡還沒等吐出來的一瞬間,表現在浮漂上是輕微地上升後向下有力地一頓,仿佛浮漂突然掉下去一樣,尺距在半目左右。由于鲫魚吃食的習慣一般是先觸後入口,然後向上遊動,因此浮漂輕托一定幅度(1目左右)的時候也是提竿的較好時機。如不及時提竿,抓不住第一信号魚兒稍感不适很可能吐鈎而去,影響釣獲率。浮漂輕微地較慢地上下抖動不是魚咬鈎的信号,不宜提竿。當然,出現送漂、領漂、悶漂等也應及時提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