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特約撰稿 金松
中國紡織史上,有兩位被當做神靈祭祀的女性,一位是黃帝元妃嫘祖,傳說她教民育蠶治絲而被後人尊為“先蠶”;另一位是宋末元初的黃道婆,她被道教尊為“金絲娘娘”、紡織神,同時也被紡織從業者尊為布業始祖。
流落崖州,回哺鄉土
“烏泥泾被”享譽海外
上海曾流傳着這樣一首童謠:“黃婆婆,黃婆婆,教我紗,教我布,二隻筒子,兩匹布。”這裡說的“黃婆婆”,就是曆史上的黃道婆。
黃道婆塑像。
黃道婆又名黃婆、黃母,據王逢在《梧溪集·黃道婆祠并序》中的記載,她是松江府烏泥泾人(今上海華泾鎮),幼時為童養媳,因不堪虐待而流落崖州(今海南三亞崖州區)。大約在元朝元貞年間(1295年-1297年),黃道婆得海船返程的便利而重新回到松江烏泥泾。
黃道婆重返故鄉時,當地植棉業、紡織業雖然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但紡織技術仍舊非常落後。為此,黃道婆不但将積累了幾十年的紡織經驗毫無保留地教給了周邊鄉民,而且還對當地的棉紡工具進行了大量的改革,由此創造出一整套的棉紡織成熟工藝。在她的努力下,烏泥泾出産的被褥織物十分暢銷,“烏泥泾被”的名氣不胫而走。之後,附近地區也都競相仿效,松江一帶逐漸成為全國的棉織業中心,曆經數百年而不衰。
清朝以後,松江一帶的棉紡織業更加發達,當地出産的棉布不但行銷大江南北,甚至還能遠銷國外,獲得了很高的名聲。當時,松江一帶不但是國内有名的“糧倉”,而且還有“衣被天下”的美譽,惠及了全國的百姓。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棉紡織業的不斷發展與繁榮,當地婦女所創造的财富并不亞于男子,這在很大程度上大大提高了她們的家庭地位。與此同時,棉紡織業的興起也改變了當地單一的産業結構,這對于蘇南地區的工商業發展和城鎮化的形成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在明清時期的四五百年間,以蘇州、太倉、松江為中心的蘇南地區一直是全國的經濟中心,而這一繁榮局面的形成,無疑也包含着黃道婆的不懈努力和巨大貢獻。
黃道婆紀念郵票。
創新棉紡織技術
改變了中國人的穿着打扮
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英國科技史學家李約瑟對黃道婆給予了高度評價,并稱贊她是“十三世紀傑出的棉紡織技術革新家”。那麼,黃道婆做了哪些具體的貢獻呢?
據陶宗儀《辍耕錄》中的記載:“閩廣多種木綿,紡績為布,名曰‘吉貝’。松江府東去五十裡許曰烏泥泾,其地土田硗瘠,民食不給,因謀樹藝,以資生業,遂覓種于彼。初無踏車椎弓之制,率用手剖去子,線弦竹弧置按間,振掉成劑,厥功甚艱。”
由此可以看出,當時松江一帶雖然已經種植棉花,但棉紡織技術十分落後,就連摘脫棉籽也全部依靠手工,更不要說紡紗織布了。黃道婆回到家鄉後,将從黎族人民那裡學來的技術推廣到當地,全面解決了從脫棉籽到彈棉花、從紡紗到織布的主要工序技術難題。
華東師範大學所藏腳踏三錠紡車,紡車上的老婦像據稱是黃道婆。
在《辍耕錄》中,陶宗儀具體指出了黃道婆推廣的4項技術更新,即“捍、彈、紡、織”:
所謂“捍”,就是擀棉籽。在黎族踏車的基礎上,黃道婆和當地木匠合作發明了專門脫棉籽的“攪車”,這樣可以通過手搖或腳踏将棉籽擠出來,而不再需要費時費力去手工挑揀,極大提高了脫棉籽的效率。
所謂“彈”,就是彈棉花。當時,蘇南一帶用來彈棉花的彈弓太短,效率很低,黃道婆将之改為四尺長的大彈弓,并改用彈錘敲擊繩弦的辦法代替用手撥弦,這樣既省時省力,彈出的棉花也更加蓬松潔淨。
所謂“紡”,就是紡線。黃道婆的一個重大技術革新是發明了腳踏三錠紡車,它不但可以同時紡三根線,而且腳踏的方式解放了雙手,讓紡紗的效率大為提高,質量也更有保證。這一技術,比當時的歐洲要更為先進。
所謂“織”,就是織布。黃道婆有着數十年的棉紡織經驗,她總結出一套完善的“錯紗、配色、綜線、絜花”的工藝流程,由此開發出衆多圖案精美、色彩豔麗的棉紡織品,深受人民群衆的歡迎。
從這個意義上說,黃道婆對棉紡織技藝的重大創新不但改變了中國上千年來以絲麻為主要衣料的傳統,而且還催生出一個新興的棉紡織産業。從此,中國人的穿着打扮發生了重大變化,生活習俗也因此而改變。
吃水不忘打井人
上海豫園繁華中靜立“跋織亭”
在古代農業社會,能解決老百姓溫飽問題的年代,幾乎就等同于盛世。因而,“衣被天下”的黃道婆擔得起世世代代的尊敬和緬懷。利用黃道婆發明的設備和技術,蘇南地區出産的棉布牢固美觀,“粲然若寫”,廣受市場的歡迎。黃道婆去世後, 這裡也迅速發展成為江南棉紡織業的核心區域。
樂東白沙河谷博物館展出的崖州被。 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
清朝時期,有一首竹枝詞這樣寫道:“烏泥泾廟祀黃婆,标布三林出數多。衣食我民真衆母,千秋報賽奏弦歌。”因為感念黃道婆的恩德,松江鄉民于元順帝至元二年(1336年)為她立了專祠,按時奉祀。黃道婆祠也稱黃母祠、先棉祠,但因為戰亂等原因,黃母祠在曆史上曾七建七毀。1991年5月,上海方面在征地擴大的上海植物園内重建黃母祠,并改稱黃道婆紀念堂,于1993年12月竣工。
曆史上的黃道婆墓,最初建于元代烏泥泾古鎮(今上海華泾鎮東灣村)。相比于黃母祠,黃道婆墓要冷落許多,因為不曾有過整修記載,因而也難以辨認。1936年8月,經上海市通志館的勘察,最終辨認出黃道婆墓墓基。1957年,上海當地對黃道婆墓予以修複并加高墳台,添設石凳供桌,镌石立碑。2002年,在墓園的基礎上,上海市徐彙區政府和華泾鎮政府共同出資建設了黃道婆紀念館,後于2004年被列為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2006年,黃道婆烏泥泾手工棉紡織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相關技藝在紀念館内有所展示。
明清時期,江南一帶還有祭祀“先棉”的習俗,這也是因為紀念黃道婆而形成。清朝嘉慶年間,上海城内渡鶴樓西北小巷立有黃道婆的小廟;道光六年(1826年)時,知縣徐乃大在縣城西南半段泾李氏吾園内建造了一座先棉祠(原南市區),設黃道婆禅院。如今的上海豫園内,仍保留了清朝鹹豐年間布業公所所修的跋織亭,這些地方都供奉黃道婆為始祖。
根據各種史料的記載,上海當地與黃道婆有關的祠、廟、堂、樓有十多處。此外,還有為紀念黃道婆而命名的街道,如先棉祠街(今黃浦區西起迎勳北路、東至河南南路),即因先棉祠得名。再如花衣街(今黃浦區小南門,新碼頭街至王家碼頭街),即因棉花行多聚于此而得名(棉花又稱花衣)。清朝道光二年(1822年),上海原棉商人在小南門外成立花農公所,由此成為上海主要的花衣市場和碼頭。由此可見,黃道婆“衣被天下”的美譽并非虛傳。
本稿圖片除署名外均為資料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