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我喜歡李玮

我喜歡李玮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17:36:39

我喜歡李玮(夜雨李玮酸酸甜甜)1

酸酸甜甜“陌上桑”

李玮

“黃鹂啄紫椹,五月鳴桑枝。”不經意間,山上的桑葉綠了,桑椹紅了。在婉轉動聽的聲聲莺啼中,微風挾裹着初夏泥土的芬芳,氤氲着鄉村的田野河畔,也喚醒了我酸酸甜甜的童年記憶。

袅袅田邊樹,青青陌上桑。在兒時的印象裡,房前屋後、田坎地頭都會栽種桑樹喂豬養蠶。最喜五月成熟的桑葚,我們謂之“桑泡”,那誘人的烏黑小果,總會讓肚子裡的饞蟲奔湧。因為采食這種野果差點出過一起命案,至今還刻骨銘心。

還記得是農曆四月中旬,田壟的桑椹也由青轉黃、由黃變紅、大紅大紫。黃昏時分,我們“烏嘴”“烏嘴”吃得正香,忽然聽到大人們的緊急呼喚,待風急火燎趕回家才得知:“杏妹遭了······”

杏妹比我小兩歲,住在我家坎上後院子。此時,隻見她躺在父親懷裡,口吐白沫人事不省。在那個交通不便、缺醫少藥的鄉村,杏妹父母吓得嗚嗚哭泣,鄉親們也隻能幹着急。關鍵時刻,一個萬州來的知青急中生智,轉身到豬圈弄來一瓢尿水,招呼大夥給杏妹灌下······沒想到奇迹發生了,杏妹不久就開始嘔吐,嘴角冒出盡是黑紫色的東西。如此這般反複,杏妹不再抽搐,稍後還張開了眼睛······

原來,杏妹見我們這些淘氣的男孩吃桑泡,她也到溪畔采吃了不少。然而,五歲多的小杏妹吃的卻是馬桑泡——一種野生有毒野果。馬桑泡外表同為紫黑色,據說也是甜中帶澀,但多吃會引起痙攣、嘔吐等一系列中毒症狀······此後,大人再不允許我們接觸這些野生食物。

多年後,杏妹長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在國營絲廠找到一份工作。給杏妹喝尿水催吐洗胃的故事,經常在鄉親們嘴中提起,以此吓唬山上采食野果的孩子們。時光荏苒,往事如煙。在“郁郁林間桑椹紫,芒芒水面稻苗青”的小滿前後及至端午,我也會約上三五好友,下鄉采摘一些桑樹泡、薅秧泡、空筒泡什麼的“野味”回來,感受兒時樂趣。

老家種桑養蠶曆史悠久,早在北宋王存主編的《元豐九域志》就有“梁山軍士貢綿一百兩”的記載。梁平在宋代時不但能生産絲綿,而且還能生産質地優良的貢綿。此後的明正德八年(1513年)《夔州府志》也有“梁山縣有絲綢”等文字,農民利用鼎罐煮繭和罐蓋孔抽絲。十多年前,在故鄉一處蠶桑科技示範園裡,我有幸采訪過“家蠶之父”的向仲懷教授。作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向仲懷主持建立了當今國際上最大的家蠶基因庫,完成世界第一張高質量家蠶基因主框架圖,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老人一臉和善,站在秋日的陽光裡向我娓娓道來。他說,中國蠶桑業有着數千年悠久曆史,造就了聞名于世的古代絲綢之路。向教授說,應綜合開發和利用好桑葉、桑枝、桑果等,拓展飼料、藥食、新材料和文化生态等用途,實現蠶桑産業“立桑為業,多元發展”。

歲月悠悠,風物流轉。種桑養蠶不再成為鄉親們的主要收入,蠶繭站、蠶種場的喧嚣寫入曆史,老家那些桑樹林變成了其他經濟林。

我移居到小城一隅的石馬山下,窗外就是秀美的東山國家森林公園。周末爬山成了我雷打不動的習慣,因為山頂不但可俯瞰小城風景,還有三五株傲然屹立的老桑,曆經春秋冬夏,定期綻放新葉。

每年小滿前後,我都會在山頂遇見鄰居老王來采摘老樹嫩桑。他說桑葉有“人參熱補,桑葉清補”的美譽,富含人體10多種氨基酸,用桑葉煎水洗頭,能夠促進頭發生長,讓頭發變得烏黑亮麗。今年無意中發現老王那一頭“少年白”糅雜進些許黑發,不曉得那隐隐約約的“雜毛”是否有着桑葉的神奇功效。

飽滿誘人的桑椹,是一種美味的水果,不知何時,小城流傳桑椹有着“補腎益氣”特效。有精明的鄉親借着鄉村振興的春風,引進優良品種在城郊建起桑椹園當水果栽培。周末總會有一撥又一撥城裡人來此采摘,收獲一些鄉村的美好時光。

(作者供職于梁平區融媒體中心)

我喜歡李玮(夜雨李玮酸酸甜甜)2

版面欣賞

我喜歡李玮(夜雨李玮酸酸甜甜)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