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貌的五種表現形式有:儀容、儀表、儀态。語言、談吐。着裝、服飾、發型。面部表情、姿勢。待人接物、為人處世的方式和态度。我國曆來十分重視“言”與“禮”的關系,有許多關于禮貌的語言至今仍為人們所沿用。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禮尚往 來”、“來而無往非禮也”等。過去常說的“溫、良、恭、儉、 讓”,即做人要溫和、善良、恭敬、節儉、忍讓,也是我國古代衡 量禮貌周全與否的準則之一,現在在日常生活中依然起着很重要的 作用。禮貌與客套是不一樣的,禮貌是發自内心的,而客套則是故作姿态。
禮儀具有三個特性:時代性、地域性、操作性,下面将具體分析,并輔之以事例來生動形象地說明問題。
1、時代性:下面有一個反映禮儀時代性的例子:20世紀初,在歐美如果有一位少婦外出遛狗,将被視為極大地喪失風度,有辱禮節。即使那隻狗很有“教養”,同樣證明少婦是沒教養的,周圍的異樣的眼光将使她陷入尴尬境地。但是20年之後,歐美遛狗成風,成為最有風度的少婦最有風度的行為。在人們羨慕的眼光裡,這不但符合禮節,而且是一種上層生活的表現。曆史的長河奔流不息,“逝者如斯夫”,每一個發展階段都有與之相适應的禮儀。我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未來更高階段的禮儀,必然适應更高度的文明,從而更能為所有的人自覺遵守。
2、地域性:中西禮儀的差距是共知的,它基于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别,呈現了各有的地域特色。且看下面的小例子:中國人崇拜龍,就是從原始社會的圖騰崇拜開始的,進入君主時代,龍又成了“真龍天子”的象征。到今天,龍又成了吉祥喜慶的代名詞。然而,在英國以至整個西方世界,龍是兇殘陰險的标志,人人懼怕,人人厭惡,而且很多有關于龍(蛇)的故事中,它總是落個被宰殺的下場。所以,聖誕節給中國人送龍的賀卡(當然,送“龍卡”的還不多),則很适合中國人的口味,若對英國人也如此,則是大大的失禮了。
3、操作性:切實有效,實用可行,規則簡明,易學易會,便于操作,是禮儀的一大特征。但并非所有的禮儀都是如此,宮廷、宮衙中的某些禮節十分煩瑣,所以很難推廣,是特權意識的表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