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一個寺廟的基本構造是什麼

一個寺廟的基本構造是什麼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2-24 20:14:42

  寺廟的基本結構:

  1、山門:因為寺院大多居于山林之處,故又稱山門殿,即使在平原也稱山門。因有空門、無相門、無作門,象征三解脫,所以又稱三門。通常空門兩側立有哼哈二将;

  2、鐘樓:位于天王殿左前側,懸有洪鐘。有的寺院鐘下供奉地藏菩薩,道明為其左脅侍,聞公為其右脅侍;

  3、鼓樓:位于天王殿前側,置有大鼓。有的寺院供有伽藍神關羽,關平為其左脅侍,周倉為其右脅侍;

  4、天王殿:正中供奉大肚彌勒,兩側供奉四大天王,其背後供韋馱;

  5、大雄寶殿:為佛寺正殿,又稱“大殿”。有供奉一佛、三佛、五佛、七佛等情況。以三佛同殿居多;

  6、東西配殿:大雄寶殿兩側常有東西配殿,其供奉對象随教派不同而有變化;

  7、法堂亦稱講堂:一般在大殿之後。是演說佛法皈戒集會之處。法堂内除一般性安置佛像外,另設法座、講台、鐘鼓;

  8、羅漢堂:自唐代開始,一些大型寺廟修建五百羅漢堂;

  6、方丈室:佛寺住持居住、說法與接客之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