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長度的測量
1、長度的測量是物理學最基本的測量,也是進行科學探究的基本技能。長度測量的常用的工具:刻度尺、卷尺、米尺等。
2、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主單位是 m ,常用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μm),納米(nm)。
3、主單位與常用單位的換算關系:
1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
單位換算的過程:口訣:“系數不變,等量代換”。
4、長度估測:
黑闆的長度2.5m、課桌高0.7m、籃球直徑24cm、指甲寬度 1cm、鉛筆芯的直徑1mm 、一隻新鉛筆長度1.75dm 、 手掌寬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黑闆長2.5m、課桌高0.7m、鉛筆芯直徑1mm、新鉛筆長1.75dm
5、刻度尺的使用規則:
(1)“選”: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刻度尺。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
(2)“觀”:使用刻度尺前要觀察它的零刻度線、量程、分度值。
(3)“放”用刻度尺測長度時,尺要沿着所測直線(緊貼物體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損的零刻線。(用零刻線磨損的的刻度尺測物體時,要從整刻度開始)
(4)“看”: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
(5)“讀”:在精确測量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6)“記”:測量結果由數字和單位組成。(也可表達為:測量結果由準确值、估讀值和單位組成)。如:1.76cm[1.7cm是準确值,0.06cm為估讀值]
6、特殊的測量方法:
(1)測量細銅絲的直徑、一張紙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積法(當被測長度較小,測量工具精度不夠時可将較小的物體累積起來,用刻度尺測量之後再求得單一長度)
如:測細銅絲的直徑時,可以把細銅絲在鉛筆杆上緊密排繞n圈成螺線管,用刻度尺測出螺線管的長度L,則細銅絲直徑為L/n.
(2)測地圖上兩點間的距離,圓柱的周長等常用化曲為直法(把不易拉長的軟線重合待測曲線 在曲線上标出起點終點,然後拉直測量)
(3)測操場跑道的長度等常用輪滾法(用已知周長的滾輪沿着待測曲線滾動,記下輪子圈數,可算出曲線長度)
(4)測硬币、球、園柱的直徑圓錐的高等常用輔助法(對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測出的物體長度可将刻度尺三角闆等組合起來進行測量)
幾種方法測硬币的直徑的方法:
①、直尺三角闆輔助法。②、貼折硬币邊緣用筆畫一圈剪下後對折量出折痕長。③、硬币在紙上滾動一周測周長求直徑。④、将硬币平放直尺上,讀取和硬币左右相切的兩刻度線之間的長度。
二、時間的測量
1.測量工具:(古代)日晷、沙漏、脈搏;(現代)鐘表、秒表(停表)
2.單位:國際單位:秒(s) 常用單位:小時(h)、分(min)
3.換算關系:1min=60s 1h=60min=3600s
三、運動的描述
1.機械運動:
(1)定義:物理學裡,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簡稱運動。
(2)特點: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
2.參照物
(1)定義:為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況而假定不動的物體。
(2)除被研究對象以外,任何物體都可做參照物。
判斷一個物體的運動情況:
①确定被研究對象
②選參照物;(即;假定不動的物體)
③判斷研究對象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是否變化。
(3)不能選取所研究的對象本身作為參照物,那樣研究對象總是靜止的。
(4)選擇的參照物不同,描述同一個物體的運動情況時,結論一般不同。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四、運動的快慢
1、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1)比較同時啟程的步行人和騎車人的快慢采用:時間相同路程長則運動快
(2)比較百米運動員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時間短則運動快
(3)百米賽跑運動員同萬米運動員比較快慢,采用:比較單位時間内通過的路程。實際問題中多用這種方法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物理學中也采用這種方法描述運動快慢。
2、速度: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路程與時間之比叫做速度。速度在數值上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内通過的路程。
3、公式:v=S/t
S---路程---米(m)、千米(km)
t---時間--秒(s)、 小時(h)
V---速度---米每秒(m/s)千米每小時(km/h)
4、單位:國際單位制中 m/s 運輸中單位km/h 兩單位中m/s 單位大。
單位換算:1m/s=3.6km/h
5、物理意義:汽車的速度是15m/s,它表示汽車每秒鐘通過的路程是15m
6、公式的變形:S=Vt t=S/V
7、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是一個定值,速度的大小與路程、時間的選擇無關。不能認為速度與路程成正比,速度與時間成反比。
8、勻速直線運動:物體沿着直線且快慢不變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
9、變速運動:物體運動速度改變的運動。常見的運動都是變速運動。
(1)定義:運動速度變化的運動叫變速運動。
(2)平均速度:= 總路程÷總時間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須找出該路程及對應的時間)
(3)物理意義:表示變速運動的平均快慢
(4)平均速度的測量:原理 方法:用刻度尺測路程,用停表測時間。從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車。設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為v1、v2、v 則 v2>v>v1
(5)常識:人步行速度1.1m/s ,自行車速度5m/s ,大型噴氣客機速度900km/h 客運火車速度140 km/h 高速小汽車速度108km/h 光速和無線電波 3×108m/s
10、比較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
勻速直線運動(1)定義:速度不變的直線運動。
(2)特點:在任何相等的時間内,通過的路程都相等。
變速直線運動(1)定義:速度大小經常變化的直線運動。
(2)特點:在相等的時間内,通過的路程并不相等。
五、測量平均速度
1.原理:v=S/t
2.工具:斜面(帶刻度)、小車、墊塊、金屬擋闆、停表、
3.步驟:①斜面的一端用木塊墊起,使它保持較小的坡度。
②把小車放在斜面頂端,金屬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測出小車将要通過的路程用 測量小車從斜面頂端滑下到撞擊金屬片的時間t1。
③将金屬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測出小車到金屬片的距離s2。測出小車從斜面頂端滑過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時間t2。
④算出小車通過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算出小車通過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評估:①小車運動的路程是從小車車頭位置到金屬片的距離。②斜面坡度要小,長度要長,這樣可以增加小車運動的時間,減小時間測量的誤差。③小車下滑的過程是加速運動的過程。
六、誤差和錯誤
1、誤差: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就叫誤差。我們不能消除誤差,但應盡量誠小誤差;誤差不是錯誤。測量錯誤是由于不遵守儀器的使用規則、讀數時粗心造成的,是不該發生的,是能夠避免的。
2、誤差的來源:(1)估讀值跟真實值之間有一定的差異(2)儀器本身不準确(3)環境溫度、濕度變化
3、減小誤差的辦法: (1)多次測量取平均值(2)使用精密的測量工具(3)改進測量方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