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儒釋道的三層境界

儒釋道的三層境界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3 05:08:50

文/墨爾本人

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

——《三體》

儒釋道的三層境界(從維度來看儒釋道的智慧)1

三體

有人評價科幻小說的三個标準:不如《三體》,媲美《三體》,超越《三體》。

就目前而言,還沒聽說誰能超越《三體》這本小說。

也有人批評這本書幻想大于科學,但不可否認《三體》在科幻領域的裡程碑意義。

尤其是那高維度“歌者文明”帶給人的震撼,以及黑暗森林法則的無情。

儒釋道的三層境界(從維度來看儒釋道的智慧)2

維度

什麼是維度?

當你用鉛筆畫出一條直線時,這條線就是“一維”。

你用無數條直線填滿這張紙,得到的平面就是“二維”。

但是,當你想畫出一個人,這個人不僅要有長度,寬度,還要擁有高度的空間時,這就是“三維”。

目前的“四維”隻是假設,當然目前的各個維度都是一種猜想。

儒釋道的三層境界(從維度來看儒釋道的智慧)3

星際穿越

在《三體》中對于“四維”的解釋是:可以看到三維世界的無限細節。

而在《星際穿越》裡将時間納入四維之中。由于其有科學團隊作為顧問,本文就以《星際穿越》為藍本來解釋四維時空。

我也依稀記得曾有人說過,四維是在三維坐标系裡,添加了抽象化的時間概念。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師說過,如果“四維時空”能夠實現,那麼回到過去、未來将不再是遙不可及。

那麼,每個維度怎麼去解釋呢?

儒釋道的三層境界(從維度來看儒釋道的智慧)4

一維的标準:空無

一維”就是一條線,能代表什麼?它就是“空無”。

這個“空”與佛家“緣起性空”的觀點一緻。

“緣起”就是看到世界萬物都是各類偶然因素的偶然組合,是完全無常的,所以他們的“本性為空”。

就像是小時候看《西遊記》,師徒四人去西天求取無字真經。

那時候在想,都是沒有字的書了,還要它幹什麼?值得那麼費心費力去求取嗎?

現在想想,求的應該是那“九九八十一難”,至于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的遙遠與艱辛。

就如唐三藏前世是金蟬子,因為輕慢佛法被懲罰轉世,那麼他需要的是無字真經嗎?不是,是用這一路的磨難去堅韌那顆向佛之心。

想想如今,有人求财拜佛,是不是一種“緣木求魚”呢?

雖然佛家講究“衆生平等”,不會因為你的貪婪而拒之門外,但你也要知道,佛法有雲:緣起性空,放下執念。

儒釋道的三層境界(從維度來看儒釋道的智慧)5

這個“無”,與道家“無為而治”思想不謀而合。

就像是“一維”突出這個“一條線”而不是除此以外的其他地方。

老子與莊子的思想,合起來的“無為”就是強調:個人逍遙與順應自然。

正如現代社會“大智者”所奉行“做減求空”的哲學思想一樣。

我記得一位主持人曾說過,自己的社交一直在做減法,由原來的“多”轉為“精”。

不得不說,這種做法實在高明,不去追求外物的繁華,從而專注内心的充實。

儒釋道的三層境界(從維度來看儒釋道的智慧)6

二維的本質:規矩

二維”是個平面,或許還是個無限延伸的平面,如何表現出平面?

我們都學習過“幾何學”,那麼一定會用到圓規與直尺。

“亞聖”孟子說過: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說到“規矩”,我們腦海裡肯定能想到儒家。

無論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還是“克己複禮”都是儒家規矩思想的體現。

在那個“禮樂崩壞”的春秋,天子有名而無實,可以想象孔子是多麼痛心疾首。

多提一句,“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是漢代董仲舒說的,不是春秋儒家的思想文化。

儒釋道的三層境界(從維度來看儒釋道的智慧)7

三維的法則:善惡

三維”是一個長寬高的空間界面,更貼切地說就是我們的世界,姑且這麼認為。

那麼,不難理解“三維”的法則就是“善惡”。

無論儒釋道哪一家,都是“懲惡揚善”的,這點無須質疑。

想想現在世界,大多都以法律來約束人類,所以,善惡是如今社會生存的分界線。

儒釋道的三層境界(從維度來看儒釋道的智慧)8

高維的理念:因果

暫時來說,由于不同人對于“四維”定義的不同,統稱之為“高維”吧。

說道“高維”不得不提我那位老師的話:穿越到現在與未來不再是幻想。

由此看來,在“高維”裡,時間是變量不是常量。

不像是在“三維”裡,時間隻能用來表達固定值,或者說很難精準感受它的存在,隻能模糊地認識到歲月的威力。

儒釋道的三層境界(從維度來看儒釋道的智慧)9

而在“高維時空”中,可能存在着每個人一生的軌迹,過去、現在和未來就如同電影般,一幀一幀不斷重現于時間長河中。

這也是回到過去、未來的理論基礎。

那麼,對于“高維”來說其本質是什麼呢?

答曰:因果

我記得同事以前問我:幸福是什麼?

我說:幸福就是追求美滿,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以達到不留遺憾的目的。

那麼,當我能夠回到過去或着未來,我會怎麼做?

我會将父母、愛情、事業都修正一遍,以期一個美滿的結局。

儒釋道的三層境界(從維度來看儒釋道的智慧)10

佛家總說:因果之道,逃脫不得。

佛經中的“三世”正好對應過去、現在和未來。

而那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的意思是:所有由因緣而生的世間法,都像夢幻一般,如同泡沫中的影子,如露水與閃電一般,我們應該像這樣看待世界的一切。

是不是強調存在與不存在?

存在是因,不存在是達到“四維”之後,過去不再是難題,所以也沒有什麼超越時間與空間的煩惱了。

或者說大徹大悟之後,放下了,釋懷了。

另一方面,再次回到過去又是一個“因”,未來肯定因此改變,也是另一個“果”。

儒釋道的三層境界(從維度來看儒釋道的智慧)11

《道德經》說:生死、禍福,有無是可以相互轉換的,是不是也對應“高維”可以改變過去與未來的猜想。

………

現在想想,“低維”到“高維”是不是一種遞進,而“高維”對于“低維”可能也有兼容。

那麼,儒釋道的思想文化能夠穿越千年,依舊流傳下來,是不是其本身的智慧就已經達到了“高維”的程度?

應該也無人否認吧。

#頭号周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