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馬爾克斯為什麼那麼火

馬爾克斯為什麼那麼火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22:51:36

馬爾克斯為什麼那麼火(生命裡所有的燦爛)1

1961年,馬爾克斯還沒有寫出《百年孤獨》,隻是一個小有名氣的作家和記者。

他到美國出差,剛一下飛機,就上了FBI的監控名單。

“無論馬爾克斯為何而來,他一進入美國,就要派人緊緊盯住”。

他一下飛機,就有專屬情報人員對他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監控。

在美國半年,他還常常受到威脅,因此身邊經常放着幾根鐵棍,騷擾電話更是不斷,還有人用他的家人威脅他趕緊離開。

半年之後,馬爾克斯離開美國。

情報人員報告了對馬爾克斯的監控情況,發現馬爾克斯确實隻是正常工作,啥特殊情況也沒有,唯一值得情報人員吐槽的就是:

“這家夥的英語很爛。”

馬爾克斯為什麼那麼火(生命裡所有的燦爛)2

01

1990年,馬爾克斯來到中國,錢鐘書等人接待。

錢鐘書請馬爾克斯吃北京烤鴨,然後一起逛書店,看到了書架上的《百年孤獨》和《霍亂時期的愛情》的盜版書籍。

馬爾克斯氣得不行,“在座的各位都是盜版書販子。”

他放話:“死後150年内,永遠不會授權出版中文書。”

1992年,中國加入了《世界版權公約》,很多出版社都瞄準了馬爾克斯的書,可是馬爾克斯倔強得很,不管出多少錢,就是不授權。

到了2002年,十年過去了,他還不松口,這時,一位出版界的年輕人開始給馬爾克斯寫信,馬爾克斯堅持不回,他就堅持不斷地寫。

連續寫了好幾年,他在一封信裡說:

“正如當年您在巴黎隔街深情喊着'大師!'向您的偶像海明威緻敬一樣,我們正隔着太平洋竭盡全力高喊着'大師'向您緻敬。我們相信,如果您聽到了,您一定會像海明威一樣揮一揮手,大聲喊道:'你好,朋友!”

想到當年遇見偶像海明威的場景,馬爾克斯被打動了,才終于授權出版。

到了2011年6月,正版的《百年孤獨》在國内出版。

2013年6月,北京朝陽公園南湖邊上,一座馬爾克斯的雕塑落成,上面刻着一句話:

“我想做的隻是講一個好故事罷了。”

馬爾克斯為什麼那麼火(生命裡所有的燦爛)3

讀過馬爾克斯小說的人,都知道他的故事講得精彩絕倫,都不會忘記《百年孤獨》裡的那個奇迹般消失的小鎮馬孔多,記得那個生下長豬尾巴孩子的家族。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小鎮馬孔多的原型,就是馬爾克斯童年生活的小鎮。

“現實往往比虛構更加精彩,最偉大的作家是現實,而我們的任務就是盡可能地去貼近現實,無論以怎樣謙卑的态度或趨于完美的方式。”

這是馬爾克斯經常說的話。

馬爾克斯為什麼那麼火(生命裡所有的燦爛)4

02

十九世紀時,阿拉卡塔卡魚龍混雜,不僅有印第安人、白人,還有大量的混血兒。

這裡種植香蕉,就是《百年孤獨》裡的香蕉熱。

這裡不斷有外來人口,帶來各種新奇的玩意兒,就像吉普賽人将千奇百怪的東西帶進馬孔多。

1927年3月6日,馬爾克斯就出生在這個充滿故事的小鎮,他出生的時候,重8.4斤,臍帶繞頸,誕生得異常兇險,稍不注意就會被自己的臍帶勒死在母親的肚子裡。

還是在老天的眷顧下,才母子平安。

他的外祖父是上校,有一座大房子,那座大房子充滿許多傳奇,就像《百年孤獨》裡布恩迪亞家族的老宅一樣。

童年的時候,馬爾克斯跟着外公外婆生活。

外公家的那座老宅很大,屋後還有一座美麗的花園,百合、玫瑰、天竺葵、茉莉花等争相開放,蜜蜂和蝴蝶在花瓣上跳舞。

在花園的角落,坐落着一個銀匠小作坊,上校一有時間就會去擺弄他的小飾品。

老宅有很多空房間,每天晚上六點,外婆就叮囑馬爾克斯,千萬不要亂跑,否則就會驚擾到姨媽和舅舅的美夢,他們就會從屋裡走出來吓人。

外婆說的姨媽和舅舅,都早已去世。

馬爾克斯忐忑地看着四周,時刻擔心着那些空屋裡走出鬼來。

到了白天,他就告訴小夥伴們說,自己看見過死人和惡魔,死人有的在浴缸裡,有的在火爐邊,而惡魔總是在窗外瞪着眼睛。

馬爾克斯為什麼那麼火(生命裡所有的燦爛)5

03

馬爾克斯的外婆,是一個講鬼故事的高手,一講鬼故事,繪聲繪色,仿佛鬼就在眼前。

傍晚六點以後,外婆就禁止馬爾克斯在家中亂跑,因為亡靈受驚,就會走出來吓人。

如果馬爾克斯不聽,外婆就神神秘秘地說:那邊房間裡的姨婆正在睡覺。還一邊說一邊用手指着那空房間。

或者說繪聲繪色地說,姨婆最讨厭不聽話的孩子,還會把他們推倒,姨婆剛剛就在你身後,你沒看到嗎?她在沖你笑呢?

馬爾克斯一回頭,啥也看不見。

但聽了之後,白天調皮搗蛋的孩子,晚上乖巧得像貓咪。

一起上街,外婆就說,不要亂跑,指不定跑到哪個巷子裡,你就會被哪個死鬼帶走。

若大清早有送葬的人經過門前,她就趕緊叫醒還在睡覺的馬爾克斯,讓他坐起來,因為亡靈會把躺着的孩子的魂魄勾走作伴。

“在通向陰間的路上,新生的亡靈最怕孤單,他們喜歡找小孩子來作伴。”

外婆說硫磺的味道裡有惡魔的存在,說黑蝴蝶飛到家裡,就會克死家裡的人,不能把鹽撒在地上,否則會帶來厄運。

聽着外婆的鬼故事,馬爾克斯一天天長大。

從4歲開始,馬爾克斯就喜歡畫畫,他什麼都畫,地上、牆上、門闆上到處都畫,最喜歡畫貓、驢和玫瑰。

看着他畫完了,外婆好氣又好笑地說:等你畫完了,我們就可以辦一場漫畫展了。

6歲的時候,他幾乎就能畫出所見到的一切。

上學時候,他的畫畫天賦連老師都驚歎不已,覺得他長大了會成為一名畫家,可是畫家沒成,長大之後,他成了一名作家。

馬爾克斯為什麼那麼火(生命裡所有的燦爛)6

04

不止喜歡畫畫,馬爾克斯還喜歡閱讀。

可是在童年生活的小鎮上,沒有圖書館,連書店也沒有一家,他就隻能看一些連環畫和漫畫雜志。

這些讀物大多是馬戲團為了吸引客人免費贈送的。

9歲的時候,他在雜物間裡找到一本破爛不堪的書,癡迷地讀着裡面的故事,讀着讀着,他不禁感歎,太神奇了。

他有時候會自己編故事,然後給大人們講,外公和外婆就是最好的聽衆。

後來才知道,那本書叫做《一千零一夜》。

1936年12月,馬爾克斯離開外公外婆,回到了父母身邊,開始過着又窮又苦的生活,他也不能繼續講故事了,因為父親覺得,那是扯謊。

那時候,他每天都想辦法對付頭上的虱子,但是都失敗了,每當别的孩子說隻有死人身上才有虱子時,馬爾克斯總是想找個地縫鑽進去。

小學畢業時,老師将一枚枚獎章挂在他的胸前,回到家裡,他就将獎章随便丢在某個角落,然後拿起一本書,忘我地讀着。

《金銀島》《基督山伯爵》等名著,他盡情徜徉。

馬爾克斯寫字也寫得好,他就幫别人寫告示來賺取米錢,比如“關門歇業”“明天照常營業”“聖誕前半價優惠”等。

為了賺錢,他會上街叫賣東西,才12歲,他就幫助父母撐着那個窮困潦倒的家。

他讨厭學校的鈴聲,讨厭在鈴聲的操縱下生活,更讨厭地窖一樣的學校。

他說:

“我希望能自由地生活,希望和家人一起和平共處,這就是不願控制的13歲的我。”

馬爾克斯為什麼那麼火(生命裡所有的燦爛)7

05

中學時,他性格孤僻,不苟言笑,發型一成不變,也從不違反學校規矩,看起來很成熟。

同學們給他起了一個外号:小老頭。

課餘時間,他要麼畫畫,要麼躲在學校花園的梧桐樹下讀書。

看着看着,寫作的沖動就壓不住了。

他拿起筆,開始寫詩。

16歲時,馬爾克斯戴着一頂幾乎蓋住了眼睛的氈帽,提着一口破破爛爛的大木箱,如同提着一口擱置許久的小棺材,到外地求學。

在路上,他哼着自己寫的歌,對即将到來的生活,一無所知。

馬爾克斯有想考的學校,可後來才知道,那所學校是貴族學校,學生名額基本都被内定了,于是他不得不考了另一個學校。

在學校裡,他就像一塊海面一樣,徜徉在知識的海洋裡,盡情地吸收,他幾乎将上課所有課餘時間都用來閱讀。

那時候,學校的每個安靜角落,都能發現他埋頭苦讀的身影,被迷得神魂颠倒,學校圖書館的書讀沒了,就找老師借。

才子佳人,自是白衣卿相。

讀書多了,情書也寫得好,别的男生要給女生寫情詩,就找馬爾克斯代勞。

他甘之如饴。

他也嘗試小說創作,講述一個姑娘突然之間變成蝴蝶,然後以蝴蝶之身冒險,這篇小說得到老師的賞識,也得到校長的肯定。

馬爾克斯為什麼那麼火(生命裡所有的燦爛)8

06

上大學的時候,醫生、神父、律師是當時最有地位、最有前途的職業。

但他都不喜歡,他想學文學,可是父親希望他選擇以上三種相關專業的一種。

最終,馬爾克斯選擇了靠文學比較近的法學。

盡管如此,還是沒辦法繼續學下去,在他眼裡,無論是民法還是刑法,都太繁瑣了,根本沒法好好學,比起這些死硬的專業知識,他更喜歡看自己喜歡的書。

出于對專業的讨厭,他遲到、早退、翹課,找漂亮的女生搭讪,還經常向老師請假,理由是生病。

今天是肺炎,明天得結核病,後天是“梅毒”,總之,他把大部分病都得了一個遍。

請假了去幹嘛呢?喝酒,醉了就睡,第二天起來蓬頭垢面的就去上學。

有老師懷疑他裝病,可是看他無精打采,不修邊幅,面色不佳,又打消了懷疑的念頭,因為在老師眼裡,這樣的生活方式,想不生病都難。

有一天,朋友送給馬爾克斯一本卡夫卡的書,他翻開書:一天早晨,格裡高爾從夢中醒來,發現自己躺在床上變成了一隻巨大的甲蟲。

讀了一句就驚呼一起來:“竟然還可以這樣寫。”

真正促使我接觸文學的人,是卡夫卡和他的《變形記》,他講故事的方式與我外婆一模一樣。

讀了《變形記》,馬爾克斯驚喜地發現,原來寫小說可以跟講鬼故事一樣。

一個下午,他就看完了《變形記》,就開始寫《第三次無奈》,寫完之後,看到尤利西斯主編的《觀察者報》的征稿啟事,馬爾克斯将小說裝進信封,寄給了尤利西斯。

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六,他在報上看到了自己的小說。

備受鼓舞的馬爾克斯,決心要做一個偉大的小說家。

一個二十歲的少年,把講故事當成自己的事業,一生都在為講好故事而努力。

馬爾克斯為什麼那麼火(生命裡所有的燦爛)9

07

馬爾克斯是會講故事的,他圍繞着死亡、孤獨、命運,講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故事,成為文學界的一顆新星。

大學沒畢業,他就辍學離開了學校,成了一名入不敷出的記者。

他沒有錢買換洗的衣服,為了避免别人發現衣服髒污不堪,他将褲子和鞋子都染成黑色。

此時的他,由于生活落魄,眼睛像燈泡一樣凸出,整個人骨瘦如柴。

1948年,他就打算寫一本叫做《家》的長篇小說,主角叫做奧雷裡亞諾·布恩迪亞。

由于人物很多,體系龐大,年紀尚小的馬爾克斯,無法完成這樣的鴻篇巨著。

寫作照亮了馬爾克斯的生活,讓他在最艱難的日子也沒有放棄,工作之餘,同事們就聽馬爾克斯講故事,馬爾克斯邊抽煙邊講,煙沒了,他下樓買煙,一群人還跟着他走。

晚上下班回家,就開始寫小說。

如果貧窮的難以忍受的黑暗,那麼夢想就是這黑暗中的一盞燈。

有時候窮得沒有錢交房租,他就把自己的稿件抵押出去:這些稿子是我最重要的東西,我想抵押出去做代替一個半比索的房錢,明天我有錢了就給您。

他有錢了就立即贖回來,沒錢了又抵押出去。

有時候,他不得不兼職副駕駛,賺一點點日常的飯錢。

父母希望他回去繼續完成學業,他說:

我這輩子隻想當作家,我一定會成為一名出色的作家。

父親恨鐵不成鋼:你最後會隻剩紙可吃。

馬爾克斯不管,繼續寫作。

集聚了多年心血的小說《枯枝敗葉》完成了,可是并沒有打動出版社,被無情退稿。

但馬爾克斯并沒有因此喪失信心,他開始反思,并且去體驗生活,也開始更廣泛的閱讀。

一個朋友将《老人與海》擺在他面前,讀完之後,海明威成了他的偶像。

作為記者,馬爾克斯名氣越來越大,曾經被拒絕的《枯枝敗葉》,也正式出版,好評不斷。

随後幾年,《惡時辰》《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等精彩的作品,也相繼完成。

馬爾克斯為什麼那麼火(生命裡所有的燦爛)10

08

1945年聖誕,馬爾克斯回到家裡,見到了一個不到13歲的女孩,他大喊:“梅賽德斯,請嫁給我吧。”13歲的姑娘,紅着臉跑開了。

這個姑娘,就是他一生的伴侶。

1958年3月,正在和朋友喝酒的馬爾克斯一看手表,猛地站了起來,“壞了,我要錯過飛機了!”

然後火急火燎地走了。

朋友問他幹嘛去?

他說“我趕着去結婚!”

丢下一句話,一陣風似的離開了,留下朋友目瞪口呆。

他結婚的新娘,正是梅賽德斯。

結婚後,馬爾克斯暗自決定,一定要在40歲的時候,完成一部傑出的作品。

1961年7月2日,馬爾克斯一家人到達墨西哥,此時他身上隻有20美元。

馬爾克斯出去找工作。可是連續很多天,他都沮喪着回家。

最後不得不向朋友穆蒂斯尋求幫助。

一天早晨,馬爾克斯穿着一雙開裂的鞋子,噼噼啪啪響着去面試朋友推薦的工作,為此,他不得不提前半小時到達,以免别人看到他的裂開的鞋子。

面試結束了,馬爾克斯等人走遠了,才起身離開,腳下的鞋子随着他的步子又發出一陣噼噼啪啪的聲音。

他的工作,是擔任《家庭》和《社會事件》的社長,《家庭》是女性雜志,而《社會事件》專門報道暴力留學和八卦事件,是所謂的低俗雜志。

上任後,他積極整改這兩本雜志,使之銷量不斷上升。

好事成雙,生活得到了改善,小說《惡時辰》也在比賽中獲得頭獎,獎金3000美元,馬爾克斯拿到這筆錢,給自己提了一輛車。

當時,馬爾克斯對影視懷有巨大的熱情,他進了電影圈,還成了一個知名大編劇。

可是對于他來說,小說才是最終的選擇。

馬爾克斯為什麼那麼火(生命裡所有的燦爛)11

09

對編劇事業失望了,他又開始寫小說,那部從18歲起就開始構思的小說,終于有了最終的形态。

馬爾克斯鑽進書房“黑窩”,一個寬2.5米、長3米,有一扇大窗戶的屋子,立馬開始寫作。

“許多年以後,奧雷裡亞諾、布恩迪亞上校站在行刑隊面前,準會想起父親帶着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馬爾克斯寫作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就算是草稿,也不允許出現一個錯誤,隻要錯了一個字,他就把這張紙撕掉,然後重新開始。

他辭掉工作,全心全意投入到創作之中,開始“閉關。”

在他的計劃裡,6個月就可以完成這部作品,所以他将全部積蓄5000美元交給妻子梅賽德斯,這就是以後的生活費。

可是6個月後,小說沒有完成,而錢已經花完了,馬爾克斯賣掉汽車,還是不夠,梅賽德斯為了讓馬爾克斯專心寫作,默默地将自己的首飾全部賣掉,可是一堆首飾拿過去,工作人員仔細一看,耳環上的鑽石、項鍊上的祖母綠、戒指上的紅寶石通通被丢回來,一起丢回來的還有一句:“全是玻璃的。”

然後又是家裡的電視機、收音機、電冰箱,最後隻剩下做飯用的廚具和吹頭發的吹風機,還有馬爾克斯書房的小型電暖爐。

可即便是這樣,馬爾克斯寫作用的紙張也從來沒有斷過,女主人梅塞德斯對全家發話:“斷什麼都不能斷馬爾克斯的稿紙!”

最後實在沒辦法了,開始了借錢度日。

梅賽德斯算了算賬,不動聲色地對房東說:

“我們想,房租六個月後一塊兒付。”

“對不起,夫人,”房東對她說,“您知道那是多大的一筆數目嗎?”

“我知道。”梅賽德斯依舊不動聲色地回答,“您放心,到時候一切都會解決。”

房東答應了。

買肉的時候,老闆知道梅賽德斯的困難。

也對她說,可以賒賬,以後再付。

《百年孤獨》創作完成,馬爾克斯驚訝地發現,他們家已經欠債12萬比索。

可以說,馬爾克斯之所以如此偉大,離不開妻子梅賽德斯的支持和成全,就像楊绛和錢鐘書一樣。

據馬爾克斯自己說,寫作《百年孤獨》,光買紙就花掉了六個月的稿費。

1966年8月,馬爾克斯和妻子拿着《百年孤獨》的稿子去郵局,書稿打印在普通稿紙上,雙倍行距,共590頁,包成一大包。

郵局工作人員一打稱計算,說:“82比索。”

馬爾克斯和妻子将錢包裡的錢仔細數了數,才53比索,将褲兜都翻出來了,也沒找出更多的錢。

于是,隻能将稿子分成兩半,先寄一半給出版社。

剩下的一半,要怎麼湊錢寄過去,馬爾克斯也不知道。

寄完回家,才發現寄過去的竟是小說的後半部分。

但為時已晚,隻能趕緊湊錢将前半部分也寄過去,但錢還沒湊齊,出版社方面就迫不及待地想看前半部。

就這樣,差點傾家蕩産的馬爾克斯,終于得到了解救。

馬爾克斯為什麼那麼火(生命裡所有的燦爛)12

10

馬爾克斯寫作,并不是閉門造車,他經常根據自己的需要查找資料。

寫到要出海,他就查找航海者的文章;

寫到煉金術的部分,他就研究煉金術士的文章;

寫到整個馬孔多小鎮得了失眠症,他也去查找;

奧雷裡亞諾·布恩迪亞上校進行戰争,他就去查找描述戰争的書籍;

為了分辨一隻蝦的雌雄,他去查資料;

為了分辨香蕉質量的好壞,他也去查資料;

為了确認4個孩子能不能搬動7214枚西班牙古金币,他去計算它們的重量;

他找了消滅蟑螂的16種方法。

家裡還有一堆菜譜,和一整套《大英百科全書》。

他還經常和朋友讨論,将故事講給朋友聽,随着故事的深入,朋友們都被他吸引了,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後續。

講到《百年孤獨》裡飛升的故事,有朋友問:

“升空是真的嗎?他真的能做到?”

馬爾克斯答:“他喝的是西班牙熱巧克力,不是茶。”

朋友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馬爾克斯的朋友們,也經常上馬爾克斯家來看他,知道他窮,每次來都帶着一堆東西。

還有一個朋友,聽過馬爾克斯講完故事,就跟另外的朋友講述,可是等到書出來,發現和馬爾克斯寫的差别太大了,大家都笑他是騙子。

朋友抱怨:“你也太滑頭了。”

墨西哥文化局邀請馬爾克斯去演講,他在台上,不演講,開始朗讀他剛創作的章節。

整個大廳裡,隻有馬爾克斯朗讀的聲音,他看着面前的人,聚精會神地聽着,朗讀完,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妻子梅賽德斯上前擁抱着他。

寫到上校在10月份的陰雨天死去,馬爾克斯痛苦不堪,彼時妻子正在午睡,他躺在妻子的身邊,小聲哭泣。

妻子醒來問他:“天哪,你這是怎麼啦?”

他說:“就在剛剛,我殺死了奧雷裡亞諾上校。”

1967年5月30日,《百年孤獨》出版,首印8000冊。

由于之前的作品銷量均一般,馬爾克斯對能否賣出去8000本,内心忐忑不已。

沒過多久,書就賣完了,又不斷加印,到如今,已不知道賣出去了多少個八千本了。

拿稿費的時候,他提了一個要求,把所得的30000比索和3000美元全部換成小票子,比索要面值50的,美元要10元的。

他将錢鋪在床上,然後抓起一大把鈔票放在早餐盤裡,再拿起一支嬌豔的玫瑰放在上面,邁着輕快的步子走到妻子面前說:

“親愛的,你現在可以去買你喜歡的任何衣服了,假如錢不夠,你回來告訴我,我再去寫一本小說,保證比《百年孤獨》還好。”

馬爾克斯為什麼那麼火(生命裡所有的燦爛)13

11

1971年,馬爾克斯的好友聶魯達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在記者面前的第一句話是:

我想,最應該獲得這個獎的人是馬爾克斯。

聶魯達邀請馬爾克斯夫婦一起共進獲獎後的晚餐,馬爾克斯說:

我隻能坐火車。

他一直害怕坐飛機,可那邊傳來聶魯達沮喪的聲音:

可是這樣你就趕不及吃晚餐了·······

就這樣,馬爾克斯乘坐飛機,和聶魯達在共進晚餐。

11年後,馬爾克斯也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在得知獲獎消息的時候,馬爾克斯轉頭看向妻子,半晌才說:“我完了。”

消息傳開,一大堆記者趕到馬爾克斯家門口,道路擁堵不堪,警察隻好在街道兩頭設置了路障。

他的朋友看着這種混亂的景象,忍不住瞪着眼睛說:“天哪,馬爾克斯完了。”

他的父親曾說他講故事是扯謊,而今也驕傲地說:

很久以前我就知道會有這麼一天的。

母親很迷信,擔心馬爾克斯拿了獎之後不久就會死去,于是試圖讓他不要領獎。

馬爾克斯也很迷信地告訴母親,黃玫瑰會阻攔厄運,帶來好運。

于是,他拿着一朵黃玫瑰,領獎去了。

領獎台上,穿過人群和鎂光燈的時候,馬爾克斯嘀咕着:

“天哪,我感覺是在參加自己的葬禮。”

馬爾克斯是迷信的,他一生不可無黃花,尤其是黃玫瑰。

有了黃花,他才有安全感,才覺得不會遇上倒黴事兒。

如果沒有玫瑰花,馬爾克斯居然寫不出東西:

有好幾次,我坐在那兒老不出活兒,什麼也出不來,廢了一張又一張的稿紙。

我于是擡頭一瞧花瓶,就發現原因所在了:原來少了一朵玫瑰花。我喊了一聲,讓人把玫瑰花給送來,此後,一切又都順利了。

馬爾克斯為什麼那麼火(生命裡所有的燦爛)14

12

父親死後,馬爾克斯開始關注死亡和愛情。

于是,就有了《霍亂時期的愛情》,一對隻有20歲的青年男女陷入熱戀,卻因為太年輕而無法結婚;當他們到了八十歲,又因為年紀太大而無法結婚。

《霍亂時期的愛情》完成後,他把它獻給了自己的妻子。

馬爾克斯還是不斷講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講得很精彩。

就像他自己說的,努力講好一個故事。

故事講好了,人生也老了,“死亡就像是在漆黑的夜晚突然關掉所有的燈。”

有一天晚上,馬爾克斯正在讀書,突然想到,死亡有一天也會降臨在他頭上。

那一瞬間,他就好像掉進冰窖。

那時,他70歲。

兩年後,他被确診淋巴癌,在療養和寫作之中,他的生命燃燒着。

他問朋友:

我是不是寫得夠多了?讀者應該不會對我感到失望吧?

有時候,他悶悶不樂,因為他明白了一個道理:所有一切都已經走到了尾聲。

80歲生日的時候,馬爾克斯發表了一個演講,他談到寫作,還感謝了那些曾幫助過他的人。

那次演講,很多聽衆都小聲哭泣。

馬爾克斯說:

其實我也在哭泣,我是在心裡哭泣。

他又對朋友說:

幸好你在這裡,你就可以告訴其他人,這個故事并不是我們編造的。

2014年,87歲的馬爾克斯去世。

音樂詩人李健特别喜歡馬爾克斯,他這樣形容過自己的偶像:

馬爾克斯是那種很活躍、很開朗,偶爾會爆幾句粗口的老頑童,即使是描述死亡和最陰冷的場面,都隐約能感受到後面的寬厚和溫度。

馬爾克斯不會冷冰冰地闆着臉,他經常會講很多笑話,如果真去講相聲,估計不會比郭德綱差多少。

馬爾克斯為什麼那麼火(生命裡所有的燦爛)15

13

馬爾克斯對很多作家的影響有多大呢?

莫言第一次看《百年孤獨》,拍案而起:

原來小說還可以這樣寫。

等到後來一寫作,就不自覺地流露出《百年孤獨》的氣息,寫《紅高粱》時,開篇第一句話寫來寫去都像馬爾克斯。

莫言被稱為中國的馬爾克斯,為此他和馬爾克斯“搏鬥”,就是為了擺脫馬爾克斯的影子,搏鬥了二十年,莫言說:

我是中國的莫言,不是中國的馬爾克斯,因為我将魔幻和現實的題材處理得和馬爾克斯不一樣了。

莫言說這是擺脫了馬爾克斯,也是真正的靠近馬爾克斯。

陳忠實寫《白鹿原》,也受了《百年孤獨》的影響。

王小波講故事,受到馬爾克斯影響,還有很多很多作家,都受到馬爾克斯或多或少的影響。

用三聯周刊的話說就是:

“許多年後,面對死神,中國小說家将會想起,加西亞馬爾克斯帶他去見識馬孔多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文|不有趣靈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