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八旗軍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為軍事行動和狩獵的需要創建了軍民合一的八旗制度,這也是中國最早的全民皆兵制度。女真人(滿族人的前身)狩獵時各出一支箭,每十個人中立一個首領,首領稱牛錄額真(牛錄是大箭的意思,額真的意思是首領),牛錄額真相當于狩獵小組組長,屯墾田地、征丁披甲,都以牛錄為計算單位,努爾哈赤又在此基礎上加以改組、發展、擴大和定型,創建八旗制度,規定:每300人設一個牛錄額真,五個牛錄設一個甲喇額真,五個甲喇設一個固山額真,固山是滿洲戶口和軍事編制的最大單位,每個固山都有特定的旗幟,所以漢語譯固山為“旗”。初期隻有黃、白、藍、紅四個旗,後來又增添了四個旗,在原來旗幟的周圍鑲邊,黃、白、藍三個旗鑲紅邊,紅旗鑲白邊,分别是:正紅、正黃、正白、正藍、鑲紅、鑲黃、鑲白、鑲藍八個旗,即滿洲八旗。後來又逐漸增添了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實際是共24旗,但是地位最高的還是滿洲八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