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農曆五月被稱為五毒月,而其中有九天還是九毒日,很多人不理解這是什麼意思,下面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五毒月九毒日是什麼意思,五毒月指的是什麼。
五毒月九毒日是什麼意思
五毒月的說法:
根據中國的傳統,五毒月指的是農曆的五月份。這個時候正是春夏交點,氣溫不斷回升,很多人從溫熱到寒冷過渡時,會注意增添衣物,但是從寒涼到溫熱過渡時卻會有所忽視,也正是因為在這一方面有所忽視,農曆五月成為我們最容易生病的日子。再加上農曆五月在五行上屬火,盡管陽氣達到最旺,但是陽氣卻隻外散在表面,五髒六腑依然處于很虛弱的狀态,再加上進入到農曆五月份後,随着氣溫的不斷升高、降雨越來越頻繁,空氣中的濕熱之邪十分旺盛,所以稍不注意,濕熱之邪就會進入到體内,人體便會出現代謝失常、氣血不暢通的症狀,因此農曆五月便被人們稱作是“五毒月”。
九毒日的說法:
五毒月還有一個九毒日的說法,雖說農曆五月皆毒,但是這九個日子分别是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二十五、二十六和二十七共9天的時間,這九天被人們稱為“天地交泰九毒日”,再加上農曆的五月十四是天地交泰日,所以在農曆五月中,夫妻是不能同房的,在古代還有農曆五月婦女要回娘家住一個月的傳統,尤其是在九毒日時更要謹慎。
五毒月指的是什麼
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并出。
而從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開始,就進入民間所說的“九毒日”,其中有九天為“天地交泰九毒日”,一天為“天地交泰日”。
在傳統的民俗中,人們将五月稱為“五毒月”,是因為農曆五月正好在春夏兩個季節的交點,随着氣溫的不斷回升,我國很多地方會從溫暖的春季過渡到炎熱的夏季中,對于我們的身體而言,農曆五月是我們正式從寒涼到溫熱的過渡期。很多人從溫熱到寒冷過渡時,會注意增添衣物,但是從寒涼到溫熱過渡時卻會有所忽視,也正是因為在這一方面有所忽視,農曆五月成為我們最容易生病的日子。再加上農曆五月在五行上屬火,盡管陽氣達到最旺,但是陽氣卻隻外散在表面,五髒六腑依然處于很虛弱的狀态,再加上進入到農曆五月份後,随着氣溫的不斷升高、降雨越來越頻繁,空氣中的濕熱之邪十分旺盛,所以稍不注意,濕熱之邪就會進入到體内,人體便會出現代謝失常、氣血不暢通的症狀,因此農曆五月便被人們稱作是“五毒月”。
在解釋了五毒月的由來後,我們再來看五毒分别指的是什麼。五毒指的是五種有毒動物的合稱,這五種有毒的動物分别指的是蜈蚣、毒蛇、蠍子、壁虎和蟾蜍,在民間有“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甯”的說法,意思是在進入到農曆五月後,這五種有毒的動物便會出沒為了減少蟲害對人們的生活和生産造成影響,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端午節時張貼五毒圖的習俗。每到端午節到來之時,人們會家中貼上印有五種有毒動物的五毒圖,并用五根針刺在五毒上面,意思是将五種毒物刺死,在未來的一年之中不會再被這些動物所侵擾。
端午節除了有在家中貼五毒圖的傳統以外,還有在門口懸挂艾草和菖蒲,在孩子身上佩戴香包等傳統。艾草和菖蒲都有揮發性的芳香油,會産生一種很奇特的香味,農村老人認為,這種奇特的香味除了有驅除五毒以外,還有驅趕蚊子、蒼蠅等害蟲的作用,因此在門口懸挂艾草、菖蒲,佩戴香包,還有驅蟲除晦的寓意。
農曆五月除了有五毒月的說法,還有九毒日的叫法,按照傳統,一整個五月中都是惡月,是很不吉利的一個月,但是其中有九個日子是最傷身損耗精元的日子,這九個日子分别是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二十五、二十六和二十七共9天的時間,這九天被人們稱為“天地交泰九毒日”,再加上農曆的五月十四是天地交泰日,所以在農曆五月中,夫妻是不能同房的,在古代還有農曆五月婦女要回娘家住一個月的傳統,尤其是在九毒日時更要謹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