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燕子歸時楓林紅

燕子歸時楓林紅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6:55:12

一入冬,流轉的紅影在寂寂雪中尤為醒目,這便是山茶。自冬始,乃至春末,仍可見到山茶花的影子。山茶,經冬而不衰,李漁《閑情偶寄》載:“花之最不耐開,一開辄盡者,桂與玉蘭是也;花之最能持久,愈開愈盛者,山茶、石榴是也。然石榴之久,猶不及山茶;榴葉經霜即脫,山茶戴雪而榮。則是此花也者,具松柏之骨,挾桃李之姿,曆春夏秋冬如一日,殆草木而神仙者乎?”

不僅如此,山茶花開繁複,豔麗而優美,花開碩大飽滿,雖然香氣不足,而在凜冽的寒冬及清寒的早春,山茶十分可賞。春去後,山茶謝盡,地上一層紅得滴血的花瓣觸目驚心,這種隕落卻是極富有悲劇意味的美感。日本人愛山茶尤甚,在日本山茶花又被稱作“寒椿”“海石榴”,記得有部日本電影《寒椿》,講述了一位花魁悲情的故事,電影之中的花魁美麗哀傷,雪中的山茶開得絢爛奪目,而她正如這火紅的山茶一般,寂靜燃燒,堅韌美麗,卻又無比脆弱。

燕子歸時楓林紅(送春歸後再話山茶)1

如此芳名,自然少不了文人墨客的吟詠了。日本春日有三色,其色為山茶之色,櫻花之色以及紫藤之色,這三種花代表了日本的色彩。《萬葉集》中吟詠山茶的俳句并不少,如:

川の上の

つらつら椿

つらつらに見れも飽かず

巨勢の春野は……

有譯文為:“峰峰多山茶;君手移栽此處存,看不厭,渾似君。”連綿的春三色自山茶花起頭,紅紅白白,嬌豔欲流。川端康成寫《睡美人》中提及山茶的物哀之美:“據說如果山茶花吧嗒一聲從頭上凋落下來,那是不吉利的,不過椿寺有棵山茶花古樹,樹齡據說有四百年了,一棵大樹上卻開出五種色彩的花,據說這重瓣的花不是成朵凋落,而是散瓣凋落,因而得了散瓣山茶花之名。”

燕子歸時楓林紅(送春歸後再話山茶)2

開在櫻花之前的山茶花有破冰的勇氣,而山茶花落确實讓人悲傷。明豔一朵啪嗒從頭上凋落下來,正是生命的萎謝。牧村三枝子曾唱過一首優美的歌曲《冬戀》,被鄧麗君翻唱為《山茶花》。

燕子歸時楓林紅(送春歸後再話山茶)3

日本圀勝寺樹齡350歲的山茶古木落花滿地

一旦離開枝頭,再明豔動人的花都失去了顔色。應時記錄,很有必要,無論是文字還是繪畫。毛利梅園将這一切都畫了下來,各色的山茶,不同的花瓣與枝條。不知他繪制此書時作何感想,比起面對落花傷逝的幽情,翻閱此書,更有一番妙趣。

寒椿

燕子歸時楓林紅(送春歸後再話山茶)4

山茶花

宋·蘇轍

黃蘖春芽大麥粗,傾山倒谷采無餘。

久疑殘枿陽和盡,尚有幽花霰雪初。

耿耿清香崖菊淡,依依秀色嶺梅如。

經冬結子猶堪種,一畝荒園試為鋤。

細嚼花須味亦長,新芽一粟葉間藏。

稍經臘雪侵肌瘦,旋得春雷發地狂。

開落空山誰比數,烝烹來歲最先嘗。

枝枯葉硬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改香。

燕子歸時楓林紅(送春歸後再話山茶)5

詠山茶

花蕊夫人

山茶樹樹采山坳,恍如赤霞彩雲飄。

人道邡江花如錦,勝過天池百花搖。

燕子歸時楓林紅(送春歸後再話山茶)6

山茶

陸遊

雪裹開花到春晚,世間耐久孰如君?

憑闌歎息無人會,三十年前宴海雲。

燕子歸時楓林紅(送春歸後再話山茶)7

紅茶花

司空圖

景物詩人見即誇,豈憐高韻說紅茶。

牡丹枉用三春力,開得方知不是花。

燕子歸時楓林紅(送春歸後再話山茶)8

白山茶

明·沈周

犀甲淩寒碧葉重,玉杯擎處露華濃。

何當借壽長春酒,隻恐茶仙未肯容。

燕子歸時楓林紅(送春歸後再話山茶)9

開元寺舊無花,今歲盛開

宋·蘇轼

長明燈下石欄幹,長共松杉守歲寒。

葉厚有棱犀甲健,花深少态鶴頭丹。

久陪方丈曼陀雨,羞對先生苜蓿盤。

支裡盛開知有意,明年開後更誰看?

燕子歸時楓林紅(送春歸後再話山茶)10

山茶

清·劉灏

淩寒強比松筠秀,吐豔空驚歲月非。

冰雪紛纭真性在,根株老大衆園稀。

燕子歸時楓林紅(送春歸後再話山茶)11

山茶

宋·陶弼

江南池館厭深紅,零落空山煙雨中。

卻是北人偏愛惜,數枚和雪上屏風。

燕子歸時楓林紅(送春歸後再話山茶)12

山茶花

唐·貫休

風裁日染開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謬。

今朝一朵堕階前,應有看人怨孫秀。

燕子歸時楓林紅(送春歸後再話山茶)13

十一月十日海雲賞山茶

宋·範成大

門巷歡呼十裡村,臘前風物已知春。

兩年池上經行處,萬裡天邊未去人。

客鬓花身俱歲晚,妝光酒色且時新。

海雲橋下溪如鏡,休把冠巾照路塵。

燕子歸時楓林紅(送春歸後再話山茶)14

梅花山茶

宋·範成大

月淡玉逾瘦,雪深紅欲燃。

同時不同調,聊用慰衰年。

燕子歸時楓林紅(送春歸後再話山茶)15

浣溪沙· 與客賞山茶一朵忽墜地戲作

宋·辛棄疾

酒面低迷翠被重,黃昏院落月朦胧。

堕髻啼妝孫壽醉,泥秦宮。

試問花留春幾日?略無人管雨和風。

瞥向綠珠樓下見,墜殘紅。

燕子歸時楓林紅(送春歸後再話山茶)16

雙調· 挂玉鈎·題西湖

元·馬緻遠

曲岸經霜落葉滑,誰是秋潇灑。

最好西湖賣畫家,黃菊綻東籬下。

自立冬,将殘臘,雪片似紅梅,血點般山茶。

燕子歸時楓林紅(送春歸後再話山茶)17

山茶

王十朋

道人贈我歲寒種,不是尋常兒女花。

燕子歸時楓林紅(送春歸後再話山茶)18

紅山茶

明·沈周

老葉經寒壯歲華,猩紅點點雪中葩。

願希葵藿傾忠膽,豈是争妍富貴家。

燕子歸時楓林紅(送春歸後再話山茶)19

性老緻廬山茶

宋·方嶽

枉作江南半世人,安知五老不吾嗔。

自參茶壑風煙美,略識廬山面目真。

澗汲每思佳客共,雲眠誰謂老師貧。

秋崖隻有詩如此,回向山靈報答春。

燕子歸時楓林紅(送春歸後再話山茶)20

石峽山茶盛開 其一

宋·方逢辰

冰崖赤骨物俱老,火樹生陽我不孤。

鐵葉幾經寒暑戰,丹心不為雪霜枯。

托根峽裡老居士,加号花中烈丈夫。

顔色不淫枝幹古,洛陽牡藥隻為奴。

燕子歸時楓林紅(送春歸後再話山茶)21

族兄文通贈山茶

宋·王十朋

野性無端喜種花,吾兄得得贈山茶。

莺聲老後移雖晚,鶴頂丹時看始嘉。

雨葉鱗鱗成小蓋,春枝豔豔首群葩。

自慚欲報無瓊玖,來往同看本一家。

燕子歸時楓林紅(送春歸後再話山茶)22

好事近 其五 成都賞山茶,用路漕韻

宋·王之望

蕭寺兩株紅,欲共曉霞争色。

獨占歲寒天氣,正群芳休息。

坐中清唱并陽春,寫物妙詩格。

霜鬓自羞簪帽,歎如何抛得。

燕子歸時楓林紅(送春歸後再話山茶)23

觀僧舍山茶

宋·王安中

山僧手種兩山茶,看到婆娑鬓已華。

應為客懷驚歲杪,先将春色照天涯。

綠裁犀甲層層葉,紅染猩唇豔豔花。

凍頰如丹相映渥,不辭沖雨踏泥沙。

燕子歸時楓林紅(送春歸後再話山茶)24

山茶

宋·王镃

蠟包綠萼日才烘,放出千枝鶴頂紅。

待得雪晴春信透,翠雲圍繞錦屏風。

燕子歸時楓林紅(送春歸後再話山茶)25

山茶

宋·劉克莊

青女行霜下曉空,山茶獨殿衆花叢。

不知戶外千林缟,且看盆中一本紅。

性晚每經寒始拆,色深卻愛日微烘。

人言此樹尤難養,暮溉晨澆自課僮。

燕子歸時楓林紅(送春歸後再話山茶)26

贈鄭侍郎

宋·呂本中

鄭公一勺酒,時與故人傾。

況茲沖和天,草木日向榮。

山茶逞獨豔,著意呈軒楹。

坐中四五客,還來尋此盟。

主人久未厭,頻得倒屣迎。

燒燭夜照花,知公有馀情。

清歌洗俗耳,軟語令心醒。

豈伊鶴頂丹,獨自能傾城。

要令同二妙,相伴作三英。

紛紛桃李花,開謝略不停。

誰知此深院,别有高世名。

我老百事廢,對此眼暫明。

還家不能寐,起坐數殘更。

明朝有新句,更欲煩公聽。

燕子歸時楓林紅(送春歸後再話山茶)27

次韻司封使君和推官早梅山茶二首 其一

宋·朱長文

嫩跗黏绛蠟,輕朵插珠钿。

雪裡心偏苦,花中達最先。

玉階香馥郁,煙野蕊聯娟。

托植雖然别,黃金子并圓。

燕子歸時楓林紅(送春歸後再話山茶)28

白山茶

宋·許及之

題注:一作劉學箕詩

白茶誠異品,天賦玉玲珑。

不作燒燈焰,深明韫椟功。

易容非世力,幻質本春工。

皓皓知難污,塵飛漫自紅。

燕子歸時楓林紅(送春歸後再話山茶)29

郴江百詠 其六十九 乾明寺

宋·阮閱

寺古僧殘丈室空,我來試問老禅翁。

直松曲棘都休道,庭下山茶為甚紅。

燕子歸時楓林紅(送春歸後再話山茶)30

賞山茶

宋·吳芾

向晚佳人逞豔妝,偶随月姊到山房。

自憐老去無佳句,亦複冥搜為發揚。

燕子歸時楓林紅(送春歸後再話山茶)31

賦山茶示陳慧甫三首 其二

宋·張明中

檀心绛蕊壓牆低,南海山根巧自移。

濃豔未應輸石醋,吹香底用倩風姨。

燕子歸時楓林紅(送春歸後再話山茶)32

蝶戀花 山茶

宋·張炎

花占枝頭忺日焙。

金汞初抽,火鼎鉛華退。

還似瘢痕塗獺髓。

胭脂淡抹微酣醉。

數朵折來春檻外。

欲染清香,隻許梅相對。

不是臨風珠蓓蕾。

山童隔竹休敲碎。

燕子歸時楓林紅(送春歸後再話山茶)33

小院

宋·張紹文

小院春寒閉寂寥,東風吹雪未全消。

山茶謝了梅花落,移得詩情上柳條。

燕子歸時楓林紅(送春歸後再話山茶)34

山茶花

宋·張镃

翠翼高攢葉,朱纓澹拂花。

來從山塹側,開稱畫檐牙。

影薄誰停繡,香清似煮茶。

幾多輕斂态,月動夾窗紗。

燕子歸時楓林紅(送春歸後再話山茶)35

山茶

宋·楊萬裡

樹子團團映碧岑,初看喚作木犀林。

誰将金粟銀絲脍,簇饤朱紅菜椀心。

春早橫招桃李妒,歲寒不受雪霜侵。

題詩畢竟輸坡老,葉厚有棱花色深。

燕子歸時楓林紅(送春歸後再話山茶)36

王伯揚所藏趙昌花四首 其四 山茶

宋·蘇轼

蕭蕭南山松,黃葉隕勁風。

誰憐兒女花,散火冰雪中。

能傳歲寒姿,古來惟丘翁。

趙叟得其妙,一洗膠粉空。

掌中調丹砂,染此鶴頂紅。

何須誇落墨,獨賞江南工。

愛生活〡愛藝術〡愛收藏

我是大懿藝術公司CEO楊懿,想了解更多藝術品資訊?…免費提供鑒賞服務或方案(微信号270141421,公衆号DYMZMY)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