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作品原文
誇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參考譯文
誇父追趕太陽,直至太陽西下之處。跑完以後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于是便在黃河、渭水邊喝河水,可是黃河、渭水的水都不夠他喝,他便向北行去大湖飲水。可惜還未趕到大湖,半路上他便口渴而死了。而被他遺棄的手杖,幻化成了一片桃林。
解讀分析
“誇父逐日”出自我國上古奇書《山海經》。相傳在黃帝時代的某一年,天氣酷熱難耐,莊稼、樹木都被曬死,河流日漸幹枯,許多人也相繼死去。巨人族的首領誇父見到這種慘狀,決定去摘下太陽,讓它聽從人類的指揮。于是他開始追逐太陽,終于趕到了太陽落下的地方,最後卻因口渴死去。這則神話故事,表現了誇父無與倫比的英雄氣概和為後人造福的精神,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強烈願望和頑強意志。
當代著名文史學家楊公骥先生認為,誇父逐日的故事說明“隻有重視時間、和太陽競走的人,才能走得快;越是走得快的人,才越感到腹中空虛,這樣才能需要并接受更多的水;也隻有獲得更多的水,才能和時間競走,才能不緻落後于時間”(這裡的水不妨當作知識的象征)。
此外,還有人把誇父逐日看成是自然界的一種争鬥,誇父象征“水”,太陽象征“火”。水神、火神相争,水火不容。誇父逐日的故事,予以人們豐富的想象和深刻的啟迪。如何理解這個故事,其實不僅僅是文學家們應關注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也應該通過各自不同的理解,去認識這個世界,去實現自己美好的追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十一中秋節,我們在民和七裡寺花海等你哦!
,
202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