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明英宗朱祁鎮做了幾年皇帝

明英宗朱祁鎮做了幾年皇帝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31 18:14:40

明英宗朱祁鎮做了幾年皇帝(明英宗朱祁鎮一個寵信宦官)1

(朱祁鎮 畫像)

雖然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朱祁鎮,但我并不打算上來就給大家介紹這位皇帝,我首先要提起的,是一個叫王振的人。

準确地說,是一個叫王振的太監。

王振,河北蔚縣人,據說年輕時是個自由奔放的讀書人,還曾經參加過幾次科舉考試。

明朝的科舉考試考“八股”,專考四書五經中的内容,由于王振同志性格活潑自由,所以每次考試總是寫“八股”之外的内容,這就導緻他數次科考落弟,連個舉人也沒混上。

屢次落榜的王振深感前途灰暗,想靠在科舉考試裡脫穎而出,成為進士,然後打入大明官場,謀個一官半職是沒戲了,但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王振很快找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二條出路,那就是:

當太監。

王振具體是何年何月進宮當的太監已經不可考證了,史書中隻記載了在永樂末年的一個夜晚,王振手起刀落,把自己閹了,閹完之後第二天就去紫禁城報名當太監了。

你可能覺得這事兒挺丢人,或者挺瞧不起王振這種混得不好投身太監隊伍的行為的,但我覺得,王振稱得上的是一個狠人,一個有勇氣把自己下半身咔嚓了的人,一定是一個擁有堅定不移的信念的人。

前腳踏進紫禁城,後腳王振頭就大了。

他以為自己進宮當了太監,不用多久,就能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小宮女,走上人生巅峰,但他發現,事情并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

紫禁城的常駐太監大概有一萬人,混得好的就那麼幾個,自己想要往上爬,簡直比爬喜馬拉雅山還難。

所以他默默地在紫禁城裡等待了一段時間,等到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熾都駕崩了,宣宗朱瞻基登基,才算等來了一個機會。

明英宗朱祁鎮做了幾年皇帝(明英宗朱祁鎮一個寵信宦官)2

(明宣宗 朱瞻基)

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王振雖然當了太監,但畢竟年輕時讀過書,站在一衆太監裡,總是比别人多上那麼三分氣質,他頭腦又聰明,腦瓜轉的賊快,所以很快就得到了宣宗的喜愛。

宣宗認為,王振讀書明理,還算有點文化,放在太監堆兒裡幹粗活有點可惜,于是給他安排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東宮局郎。

東宮就是太子的宮殿,局郎就是服侍太子的下人。

您别看是伺候太子的活計,但官位不小,足有正五品。

而王振伺候的太子,就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明英宗朱祁鎮。

朱祁鎮第一次見到王振的時候,覺得眼前的這個太監有趣極了,和自己以前見過的那些太監們完全不同。

這位王太監會吟詩,會講故事,九州天文地理,四方風土人情,無所不懂,無所不知,這讓年幼的朱祁鎮對王振有了巨大的好感。

相比那些隻會卑躬屈膝跪在自己面前的下人,眼前的王振對朱祁鎮來說簡直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王振當然也抓住了這個機會,眼前的朱祁鎮雖然現在隻是個睡覺還會尿床的小孩子,但不出意外的話,未來他就是大明王朝的新皇,自己把他哄好了,還愁以後不升官發财麼?

也就是在這段時間,朱祁鎮和王振建立了一種非常密切的關系,那就是:王振成了朱祁鎮童年時代最好的夥伴。

朱祁鎮熟悉他,信任他,喜歡他,并且尊重他。

宣德十年,一代英主明宣宗朱瞻基突發惡疾,搶救無效身亡,同年,朱祁鎮改元正統,即位登基。

當了皇帝的朱祁鎮并沒有第一時間掌握主權,因為他年方九歲,在滿朝文武眼裡不過是個還穿開裆褲的小屁孩,所以朝政大權掌握在朱祁鎮的奶奶,太皇太後張氏的手裡。

雖然小皇帝不能親政,但是一些基本的人事調動還是能自己做主的,所以他很快把自己最信任的王振安排成了司禮監秉筆太監。

明朝的太監部門一共有十二監,四司,八局共計二十四個部門。負責做飯的尚膳監,負責打更的鐘鼓司,負責洗衣服的浣衣局等等部門。

在這二十四個部門裡,福利待遇最好,權力最大的,就是王振所在的司禮監。

明英宗朱祁鎮做了幾年皇帝(明英宗朱祁鎮一個寵信宦官)3

(王振 畫像)

而司禮監秉筆太監,就等于是司禮監的扛把子。

之所以司禮監權力大,是因為秉筆太監擁有一個非常牛哄哄的能力:批紅。

我們知道,明朝的政治制度叫做“票拟制度”,意思就是大臣找皇帝辦事,需要把内容寫在一張紙上,送到皇帝的桌前,皇帝拿朱筆在紙上寫下意見的過程,就叫批紅。

大明幅員遼闊,沃土千畝,江山萬裡,大大小小,頭頭腦腦的官員足有兩萬人,這些人多半都找皇帝有點事兒,皇帝也不是鋼鐵俠,奏折堆積成山,忙不過來就也得找人幫忙,司禮監秉筆太監就成了幫皇帝忙的人。

明朝中後期一些權勢滔天的宦官,如劉瑾、魏忠賢之流,都幹過司禮監秉筆太監這活兒,那基本上就相當于二皇上,已經不能說是替皇帝分擔工作,而是自己替皇帝“批紅”,直接把皇帝的活兒給幹了。

王振當然混不到那個份上,因為自從明朝開國以來,還從來沒有一個能當權的太監,他沒有前輩的路子可以借鑒,他隻能自己探索。

但讓王振沒想到的是,想要做權臣朝野的大太監的夢想,似乎并沒有那麼難實現。

因為王振還很年輕,但朝堂上能制約自己的勢力已經開始衰老,走上了下坡路。

時間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武器,而王振有得是時間和這些制約自己的人慢慢熬。

時光飛逝,日夜如梭,一直讓王振心有忌憚的太皇太後張氏終于領了便當,朝堂之上也終于再也沒有人能制約自己。

王振很快就成了權傾朝野的權宦。

這個過程很簡單,也很一蹴而就,因為朱祁鎮已經長大,但他仍然非常信任王振。

這種信任基于童年的記憶,深深地種植在朱祁鎮的骨子裡。

朱祁鎮這個皇帝很奇怪,他一不抽煙,二不酗酒,三不好女色,四不濫殺,相反,他是個非常規規矩矩的人,恪守當皇帝的行為準則,每天都老老實實的打卡上下班。

也就是說,皇帝雖然把國家大權全都托付給了王振,自己無事一身輕,但他并沒有因此而自甘堕落,或者染上什麼不良的嗜好。

他唯一的缺點,就是太聽王振的話了。

對朱祁鎮來說,爹親娘親,王振最親,天大地大,王振最大。

所以當王振慫恿皇帝禦駕親征,遠征瓦剌的時候,朱祁鎮二話沒說就同意了。

禦駕親征這個想法是王振先提出的,但實際上和王振并沒有太大關系。

作為年輕的皇帝,朱祁鎮非常渴望自己可以向父親宣宗,太爺爺成祖那樣在北方建立自己的軍功,一來服衆,二來傳出去還比較好聽,三來還可以青史留名。

這個想法很好,而且之前也并非沒有這樣的例子。

北宋真宗禦駕親征,宋遼雙方罷戰,簽訂了澶淵之盟,自己不比宋真宗強他十個趙匡胤?到時候大軍一出,把瓦剌人按在地上一頓捶,簽個條約還不是分分鐘的事兒?

大臣們知道皇帝的這個想法之後,紛紛表示反對。

朝堂上群情激奮,大臣們吹胡子瞪眼睛,義正言辭地斥責皇帝不能幹這種荒唐事。

因為禦駕親征風險很大,瓦剌人不過是在邊境騷亂,讓兵部直接派部隊過去收拾他們不就得了?

皇帝親自上戰場,打赢了舉國歡慶,那萬一打輸了,被敵人俘虜了,或者直接死在戰場上了呢?

大臣們在朝堂上唾沫星子亂飛,搞的朱祁鎮很恐懼。

因為當年太皇太後張氏和自己的父親宣宗皇帝交代過他,要尊重臣子,凡事多聽取他們的意見,現在大臣們因為自己要出去打仗紛紛震怒,年幼的朱祁鎮也有些退縮。

但王振的一句話讓小皇帝茅塞頓開,王振告訴朱祁鎮,怕什麼,你才是大明帝國的統治者,底下這幫大臣看起來一個一個挺有氣勢,但實際上都是給你打工的。

一席話把朱祁鎮點醒了。

是啊,我是皇帝啊,天下是我們老朱家的,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我還用别人來給我指手畫腳?

我想出去打仗,天王老子也攔不住我!

明英宗朱祁鎮做了幾年皇帝(明英宗朱祁鎮一個寵信宦官)4

(土木堡之變)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明英宗朱祁鎮帶上自己的最信任的太監王振,以及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開拔前線,本來打算找瓦剌人刷刷經驗,沒想到剛走到土木堡(河北張家口),就被瓦剌人的騎兵突襲,二十萬大軍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基本上就算涼了。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王振當然難辭其咎,他被憤怒的将士一錘拍死,但但殺了他也無濟于事,因為大勢已去,明軍失去了正面戰場的主動權,軍隊四散而去,連皇帝朱祁鎮本人,都被瓦剌人給俘虜了。

事情到這裡當然遠遠還沒有結束,但我本篇文章到此差不多就該收尾了。

天子被俘,京師震動,瓦剌軍隊長驅直入,郕王朱祁钰臨危受命,繼任皇帝,兵部尚書于謙血戰北京城,朱祁鎮重回紫禁城......

這些,都是後話了。

本篇,我們隻談朱祁鎮。

當然,其實也沒什麼好談的。

那些史學家對着朱祁鎮一堆誇誇其談,各種分析的行為,在我看來,非常扯淡。

理論分析适用于成年人,但并不适用于孩子。

朱祁鎮根本不明白當皇帝意味着什麼,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因為本質上,他隻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而已,而一個孩子的想法和行為,是沒有邏輯可言的。

之所以他沒有長大的機會,其實并不完全怪王振。

因為王振所扮演的角色真的隻是朱祁鎮的一個童年玩伴,每個孩子都有資格擁有玩伴。

真正讓小皇帝永遠無法長大的原因,是一層又一層的王朝政治。

明英宗朱祁鎮做了幾年皇帝(明英宗朱祁鎮一個寵信宦官)5

(紫禁城)

太皇太後,内閣,大臣,他們太過熱心于替皇帝遮風擋雨,把本該皇帝做的事情都做了。

一群日夜企盼大明王朝可以做強做大的人,卻是導緻明朝遭受重創的罪魁禍首。

他們沒有給過朱祁鎮學習的機會,也沒有給過他成長的平台。

是朱祁鎮自己把自己變成了所謂的“大明戰神”。

是的,就是這麼簡單,簡單,而又諷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