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是我的願望,如果旁人不幹涉我幹任何事,多好……在最光輝燦爛的時候,把生命一下子玩到了盡頭,就是永恒!
一号那天,「一路有家駒」以Beyond傳奇唱片《再見理想》開啟了2017的六月。對黃家駒的歌迷來說,六月有着特殊而複雜的意義,家駒在六月出生,在六月跌倒,在六月離世。六月,曾給這個世界帶來了一位音樂使者,還是六月,又把他從這個世界帶走。是喜是悲?
二十歲之前,成蹊從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人,到底該如何過完一生?我,這輩子最适合那種活法?
經曆的人和事多了,這個問題開始往腦子裡鑽,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直到它接連不斷的冒出。甚至晚上睡不着時,也會被這個問題拷問的很緊張。
鐘愛興趣,堅持到底
無奈靜聽不舍心聲
和我偏偏正呼應
前方或會一生奔波
無悔這一生經過
尼采說過,如果沒有音樂,生活就是一個錯誤。
黃家駒好像更直接,“如果沒有音樂,我會死,有音樂就不會有世界末日”。宿命裡有些東西仿佛是注定,在黃家駒的宿命裡,他注定了與音樂連在一起。
這個1962年出生的男孩,絕不會想到自己的人和歌會對這個世界造成如此大的沖擊,他也不會想到,他的故事會被傳頌的如此之久。偶然還是必然?其實,天下從沒有偶然,所有的偶然都是在對的時間和對的地點發生的的必然!而且幾乎所有必然,都是在經年累月的沉澱後,痛苦的沖天一嘯!
對音樂,家駒用生命去愛,無論他身在香港還是日本,無論Beyond樂隊在地下時期還是大紅大紫之後,這份愛始終沒有絲毫變淡。為摯愛的興趣付出一生,該是何等幸福。我們之所以不能切身體會他的感受,是因為我們從不會為興趣付出所有。
音樂不是娛樂那麼簡單,而是生命裡的一個節奏。
在31年的短暫生命裡,家駒始終将自己的興趣放在第一位,并不許它摻入一丁點雜質。為了音樂,他無錢無名時咬牙堅持,面對規則時抗争堅持,背井離鄉時含淚堅持……他就這樣,一路與興趣守望相助着,直到倒下。
比起收藏他的圖片,成蹊更喜歡在腦海中刻畫家駒的樣子,總覺得這種方式可以離他更近。黑瘦的漢子獨坐孤燈下苦練吉他,無盡的長夜裡用靈感書寫一段段旋律,演唱會後台他與隊友嬉笑打鬧,獲得認可時臉上欣喜的表情,響起冷嘲熱諷時又倔強的無視,離開香港時他的黯然神傷,富士山下幾個年輕人擊節而歌的場景,告别這世界時他的不甘和不舍……
我們還伫立在茫茫的塵世中,而你卻選擇與我們隔世相望。如今在天邊的你,是什麼樣子?
夢想純粹,無翅也可高飛
縱有冷風飄過
将心緒再痛逼
緊守不變
無意對一切話别
無意再遠走他方
放眼世界,有才華有夢想的音樂人比比皆是,但擁有一顆純粹的夢想之心,同時還能身負一身出衆才華的卻不可多得。黃家駒,恰好同時具備這兩個硬件!
做出自己特色的原創搖滾樂,将Beyond樂隊國際化,一直是家駒的夢。盡管夢想的實現難于登天,他卻堅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這種高度自信和精神層面的純粹,也影響了無數歌迷。
當細細翻看和聆聽Beyond每張專輯時,任誰都會發出一聲欽佩的感歎。家駒音樂作品的數量和質量讓人咂舌,每一首作品背後都是他的才華橫溢,每一段旋律背後都是他的思想結晶。他,是不一樣的歌者。
家駒不是出身名校的學院派,既沒有廣博的人脈,也不曾飽讀書卷。他不是家财萬貫的富家公子,既沒有玩音樂的家庭氛圍,也沒有燒錢的資本。他是一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可就是這個普通人卻締造了音樂圈的不朽神話。你,不覺得奇怪麼?
身處卑微的人,最有機緣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家駒把他所看到的真相統統用音樂表達了出來。他的吉他和歌曲,如啟示般警醒世人,如利劍般刺破黑暗,讓聽者一次又一次獲得強烈共鳴。
成蹊覺得,黃家駒能成為傳奇與很多原因有關,時代、才華、精神、氣質等等等,很多很多。但這些都不是至關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一輩子都在扼守内心的夢,并為這個夢不遺餘力的付出,心無旁骛的投入。雖然,那是一個遙遙無期的夢。
沒有翅膀就不能飛?不一定!楊绛先生有句名言,一個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傾軋排擠,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黃家駒,便是如此。
淡泊名利,甯靜緻遠
沒有淚光風裡勁闖
重植根于小島岸
如天可變風可轉
不息自強
一輩子的時間很短,如果使出渾身解數去追名逐利,也就沒有時間顧及其他了。
當浮躁無孔不入時,想真正的淡泊名利,選擇一種甯靜的活法,非常非常難。家駒毅然選了最難的活法,名利對他而言,簡直比浮雲還浮雲。Beyond樂隊起步階段時,他還想過拿些獎杯得些獎勵,到了中後期,他開始超級厭惡由這種紅火帶來的虛僞,他覺得自己離想要的東西越來越遠了。
與套路鬥了半生,他卻始終無法取勝。因為他隻是一個人,而制造套路和遵循套路的卻是億萬人!他又怎能鬥的赢呢?遠走他鄉之時,家駒肯定想過,雖然輸給了規則,卻赢得了自己,這一切都值得了……
好像很難找到家駒為某事妥協的例子,到了日本的他依然如故,當發現自己想做的音樂照樣被束縛時,他絕望了,徹底絕望了。義無反顧不難,難的是地球上根本沒有讓人施展義無反顧的土壤。在疲倦和痛苦中,他選擇了離開。找一塊埋葬他的土壤不難,難的是塵土掩蓋不住他那顆光芒萬丈的心。
他嘗試過迎合和半妥協,但終究還是過不了自己内心這一關。他肯定問過隊友這個問題:做自己,為什麼這麼難?
到今年六月,黃家駒已經走了24年,24年足夠淡忘他的名字了,可世界沒有忘,世人也沒有忘,反而受他影響的人與日俱增。他的笑容他的氣質他的作品,好像永遠也無法成為曆史,就那樣鮮活的存在于你我之間。
我曾寫過,黃家駒此生有憾而無悔。“無悔這一生”五個字,他,做到了!
(微信公衆号 一路有家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