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臉”在自定義表情界很流行,同時跟設計師又很有淵源。
文◈餘嘉敏
隻用5分鐘,你将看到:
突然火起來的捂臉表情背後,是怎樣一群設計師?
有哪些被淘汰的小黃人表情與你失之交臂?
還有那個機智表情的獨家設計過程圖。
我最近真的無時不刻都用它,除了對客戶哈哈哈。(Lin)
作為一個專業表情黨的我,之前就特别鐘愛“笑哭”這個表情,前幾天突然發現多了“捂臉”,我立馬像打了雞血一樣振奮不已,以後又多了一個調侃神器!(柒柒 )
分析的非常到位,說出了我們的心聲,我每天都在用這個表情!萌萌的,很可愛又好用。(錦上添花)
突然火起來的表情背後,是怎樣一群設計師?小南去了廣州tit創意園的騰訊微信事業群,和表情設計師聊了聊[捂臉]出爐背後的那些事。
設計師自己常捂臉
下午5點多,很多上班族工作已接近尾聲,但對表情設計師來說,工作才剛剛開始。
這是一群喜歡夜晚的人,因為靈感總在這時候闖進來。
好玩是他們給表情所定的标準,“表情這個東西就是帶來快樂的。如果我們做出來的東西不好玩,别人不笑,壓力就會很大。”
[捂臉]表情得以出現,最直接的啟發是星爺。
[捂臉]設計師團隊有一名廣東的80後,在他成長的九零年代,正是周星馳式幽默電影的黃金時期,周星馳影片中常出現一些誇張搞笑的”捂臉“動作,用來表示“冇眼睇”(粵語音:冇眼睇=沒眼看),這個時期生活在粵語區的人,受周星馳的電影影響極大。
設計靈感的來源,還受到一些自定義表情的啟發。
新的元素和概念,很多就藏在自定義表情中,通過很火很流行的自定義表情找靈感,也是表情設計師們啟發設計的重要途徑。
各種捂臉表情包
采訪過程中,微信表情團隊的産品經理在一旁爆料:[捂臉]的設計師自己就是個在現實生活中常常做出“捂臉”動作的人。
所以,當微信決定要加入新的小黃臉表情時,第一個被設計出來的就是在自定義表情界很流行,跟設計師之間又很有淵源的。
11月初,捂臉表情和一批基礎表情包一同出現
萬能[捂臉]如何出爐
現在使用的小黃臉表情大家都很熟悉了,從2011年微信上線後一直未作改動。2013年微信表情團隊建立,2015年開始進行表情設計的嘗試,中間沒有更加精彩且超越經典設計。
“原來的小黃臉是很經典的一版表情,沿用多年。如果沒有設計出更好玩的東西,我們就不會改動這批表情了。”微信表情團隊解釋。
今年,表情團隊大膽踏出了這一步。
如果要說新表情有什麼過人之處,除了設計本身,大概是時機的産物。環境在變化,團隊也求新,希望能給用戶新的“刺激”。
這次的新表情從今年6月底開始設計,到11月初正式上線,經曆了四個多月的時間。8月底,表情團隊還推出了一套大黃臉表情,最終9個用戶使用率較高的表情進入了基礎表情包。
《大黃臉》。微信表情團隊供圖
采訪中,設計師揭秘了[捂臉]設計的過程。
一般情況下,設計師會在有靈感時先用筆在紙上畫一些草稿,然後在電腦裡使用軟件再畫一遍,同時添加一些細節。通常會由一個組來完成一整個設計,[捂臉]的設計就是由三四個設計師共同參與完成的。
在初版的表情設計出來以後,是不斷的調整和優化階段。為保持畫風的一緻性,使新表情加入面闆之後與已有表情看起來統一且美觀,每個表情都經過了四到五版的修改過程。
“捂臉”的進化史。微信表情團隊供圖
設計師說,捂臉的動作,兩行淚水和上揚的嘴角是從設計最初一直被保留下來,沒有改變,這也是[捂臉]最核心的元素。調整最大的部分是眼神,雖然眼睛被捂住了,還是會發現一些細節上的差别。
說到[捂臉]的含義,設計師自己也無法用一兩個簡單的詞句概括。
“有一種萬能的感覺,什麼場景都可以發。表情這個東西,每個人的感覺都不一樣,就像那個迷之微笑,其實隻是微笑,但是你會想到很多。所以我們就是讓用戶自己去想是什麼意思吧。我們當時就是覺得這些東西(表情)挺好玩,就畫出來了。後面網上的一些解讀我們也看了,網友們想象力豐富,比我們還厲害。”
設計師也說,[捂臉]是[破涕為笑](即)的升級版。“‘笑哭’已經好幾年了,需要升級一下。”
雖然很難說出[捂臉]具體代表什麼意思,但為表意和指向清晰,微信表情團隊還是給每個新表情都起了“名字”。
“動作就隻是配合你的一個動作,就像說話配上一個動作這樣。”設計師說道。考慮到應用的場景多樣,不要因含義詞太具體而限制了表情本身的使用,用動作命名成了最優方案。沒有情感的指向,也就不會限定語境和場合,像捂臉,像嘿哈。
走紅秘籍:好奇、跟風
[捂臉]的走紅看上去偶然,但早有苗頭。
内部測試階段,[捂臉]收到的反饋就非常好。當聽到有同事表示希望能快些用上的時候,設計師團隊就覺得很有信心,覺得這個表情應該是不錯的。
設計表情,經驗和專屬于表情設計師的直覺很重要。
“我們都是憑主觀做判斷哪些表情會熱去挑的,我們做這個行業比較久,對這個還是比較有信心的。挑出來這批,從同理心來說用戶也會喜歡。”
11月1日,iOS端微信新表情上線,一下子就吸引了衆多用戶的使用和讨論。
一時間,微信聊天界面,朋友圈,到處都是[捂臉]的身影。還有用戶因未更新新版微信,無法顯示新表情而郁悶不已。
“沒有想過它會這麼火。想到大家會喜歡用,但這麼快就用起來,還是沒有料到。”設計師說。
現在,新表情上線已經一月有餘,對于[捂臉]走紅的原因,設計師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微信表情已經久未更新,新表情進入列表帶來的強烈反差,會引起用戶的好奇心,好奇是使用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跟風,用戶發現新表情後,使用的過程就是一個傳播的過程。
“用戶看到有新的表情發出來,他也覺得挺好玩的,就會發,這樣一傳是十傳百,就滾動起來了。”
另外基礎表情獨有的優勢——能和文字結合在一起也發揮了作用。
新表情的概念和動作可能在自定義表情中早已存在,大家也經常使用,但小黃臉作為基礎表情可以和文字一起發送,這是自定義表情無法做到的。在文字後面緊接着表情,場景和語境的結合更加緊密,表意也會更加準确。
所以,[捂臉]走紅看似意外,背後也有必然的一面。
彩蛋:那些你沒看過的小黃臉
我們詢問了下一次新表情的發布時間表,但微信表情團隊沒有透露太多:“我們會保持更新,做出更好玩的就會發布。”
最後,既然是小獨家,彩蛋自然不能少,先上圖:
《那些年,與你插肩而過的小黃臉》(作者命名)。微信表情團隊供圖
這些小黃臉是原始設計裡面的一部分,有些表情在之後的測試中被淘汰了,或者被修改成了其他樣子。
新增的表情中,有一個“剪刀手”版的。初版的設計中,手指跟眼睛的位置容易讓人聯想到摳鼻子的樣子,本來可愛的萌系表情就走上了“諧星”路線,表情團隊也對這個表情做了優化處理,将兩隻手的位置向外移,避免這樣的奇異聯想。
“耶”的進化史。微信表情團隊供圖
仔細看看左下那個表情,你會把眼睛看成鼻孔嗎?
采訪時,微信表情團隊提到這個表情曾有多個前身,出于好奇,小南也要來了設計的草圖。這麼多個“機智”,你最喜歡哪個呢?
Smart的百變眼神。微信表情團隊供圖
南都深度實驗營出品
主筆:餘嘉敏 成員:彭奕菲 王志琦 趙子坤
統籌:陳顯玲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