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不到一個星期就要開學了,你們家的孩子準備好了嗎?不!我更應該問,你準備好了嗎?
為什麼這麼說,就是因為大家都過了一個多月母慈子孝的日子,開學後又要開始咆哮的生活,家長們都做好心理準備了嗎?
而且比起孩子,家長在開學前擔心的事情會比較多,擔心孩子到底能不能适應學校的生活,能不能跟同學愉快相處,能不能跟得上學校的教學,會不會被其他人欺負?
但其實,這些我們不都經曆過的了嗎,事實上也沒這麼難。孩子遠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堅強,盡管孩子隻是上幼兒園,很多想法還不太會表達,但他們内心都明白得很,而且遠比你知道的要更早明白。
下面就分别從幼兒園常見的“善惡”、“公平”、“等級”、”分享“幾個方面來說說,孩子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就有這些概念的。
1、“善惡”的概念進幼兒園前的小朋友,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的生活環境中應該沒出現過“壞人”,畢竟每天都是跟家長生活在一起,在孩子眼裡應該身邊都是好人。
那萬一上了幼兒園,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他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怎麼辦呢?
但心理學家表示,其實寶寶早在6個月的時候,就應該開始有“善惡”的概念了。
有研究者做過一個實驗,就是給6個月大的嬰兒看兩段視頻。一個視頻中有個紅色圓形小人在努力地爬坡,可是怎麼都爬不上去。這時來了一個藍色方形小人,它從後面推着紅色圓形小人,幫助它爬上了坡。
在另外一個視頻中,這個紅色圓形小人同樣在努力爬坡,可當它好不容易快要爬上去的時候,卻被突然跑出來一個黃色三角形小人擠了下去,讓它前功盡棄。
放完這兩段視頻後,研究人員在嬰兒的面前擺了兩個玩具,一個是藍色方形小人,一個是黃色三角形小人。
研究發現大多數嬰兒都會伸手去拿了那個“樂于助人”的藍色方形小人。這個實驗說明,6個月大的嬰兒,已經有了“善惡”的概念。
這裡隻是說寶寶這個時候就已經有“善惡”的概念,而不是說小寶寶就有分辨好人和壞人的能力。
家長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要教會他不能随意打人、罵人,不能随便發脾氣,我們先不能讓孩子成為别人眼裡的“壞蛋”,其次當自己有需求的時候,可以主動跟老師提,而不是不遵守規則。
家長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往好的方面發展,但也需要教會孩子,如果在幼兒園遇到跟小朋友搶玩具,或者别人打自己的時候,可以怎麼處理。
這些情況基本上都會在幼兒園發生,我們提前跟孩子說清楚解決辦法,就能讓他更加從容面對,而不是任憑自己被欺負。
2、“公平”的概念
如果家裡隻有一個孩子,基本上在家裡都會被家人捧在手心上,根本感受不到不公平的待遇,但上了幼兒園後,無論是在排隊、吃飯、玩玩具的時候,孩子就會感受到差異,或者會讓孩子覺得為什麼别人是這樣,自己不是。
但其實孩子在15個月的時候,就開始有“公平”的概念了。有心理學家做過研究,給15個月大的嬰兒看兩張圖片。
圖片裡,有人在給兩位女士分餅幹。第一張圖片,每人面前各有兩塊餅幹;第二張圖片,一個人面前有三塊餅幹,而另一個人面前隻有一塊。
研究人員發現,嬰兒對第二張圖片注視的時間更長。這就證明,第二張圖片讓他們感到驚訝,為什麼他們的預期不符。
實驗證明,從15個月開始,嬰兒就對“公平”這個概念有了初步的認知。
而研究人員還做了一個對比實驗,如果把圖片裡的兩位女士換成兩個枕頭,那麼嬰兒對兩張圖片的注視時間就差不多。這就說明,嬰兒不是對數量的不同感到驚訝,而是理解到了人際關系中的公平分配問題。
那家長也不用過分要求孩子在幼兒園受到的是絕對公平的教育,畢竟一個班才2-3個老師,卻要管30多個孩子,很難做到絕對的公平,我們可以提前跟孩子說,例如排隊、睡覺、上廁所等日常生活,都會有前後順序,人家先去,你排在後面不代表就不受重視,事情總有先有後,這是很正常的表現。
另外,在吃飯的時候,可能孩子會計較誰的菜比較多,自己的比較少,這個也可以教會孩子,可以先吃老師給的那部分,如果吃完還是覺得餓,可以主動舉手跟老師說,一般老師都會給孩子添飯菜的,畢竟每個孩子的飯量都不一樣,這個好難做到絕對的公平,如果我們提前跟孩子說清楚,這樣孩子就不會感到自己被忽視。
3、“等級”的概念
有沒有聽過一些小朋友說“我爸開的是奔馳”、“我的鞋子是耐克,很貴的”諸如此類的話,你會很詫異為什麼從一個2-3歲的孩子口中會講出這樣有高低等級的話,其實孩子從10-13個月開始就會有這些“等級”的概念,如果家長加以強化的話,孩子就會更加“嚣張”。
有心理學家做過一個研究,他們給10-13個月齡段的嬰兒看兩段視頻,一個大方塊和一個小方塊面對面走過去,狹路相逢,擋了各自的道。
一個視頻中,小方塊俯下身,給大方塊讓路;另一個視頻是大方塊俯下身,給小方塊讓路。
研究結果表示,嬰兒對後面那個視頻注視的時間明顯更長,他們會覺得為什麼“大的低頭給小的讓路”。這或許表明了,嬰兒最開始具備的社會秩序觀念并不是“人人平等”,而是“強者支配弱者”。
我們每個家長都希望給孩子更好的物質生活條件,但我覺得不應該過早給他們這種物質生活的優越感,讓他們覺得自己在學校裡就是高人一等,這樣很容易給他們造成社交障礙,日後在學校也好難交到知心好友。
而對于生活條件一般的家長來說,要教會孩子自信,不用覺得自己生活條件一般,自己的孩子就是低人一等,如果家長是這麼想,孩子就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跟着你成為一個自卑的人。
雖然在成人的社會裡沒有絕對的公平,但希望我們能盡量給孩子提供一個相對公平的成長環境,讓他們能盡可能健康成長。
4、“分享”的概念
相信大部分家長都遇到過,孩子不願意分享玩具和零食的場景,這時很多人都會覺得孩子為什麼這麼吝啬,甚至強制讓他們學會“分享”,不管他們願不願意。
但其實在孩子心裡,早就有分享這個概念,隻是他們願不願意而已。
有人類學家做過一個調查,給幼兒園小班的孩子設計了一個實驗:首先,小朋友們需要完成一個簡單任務,然後得到兩塊糖作為獎勵。研究人員會問小朋友,願不願把其中一塊糖分享給别人?在參加實驗的全部19個小朋友中,所有人都表示願意分享。
接着,會告訴孩子們:今天幼兒園來了兩個新同學,其中一位隻是今天來參觀,以後就不來了;另一位會留下來,以後就是你的同班同學。你的這塊糖,願意分享給哪一位?如果把這塊糖裝進信封裡分享給他,你要不要在信封上寫上自己的名字?
那如果把“分享”看成是純粹的利他動機,那麼,這塊糖分享給誰都是一樣的,而且寫不寫名字無所謂。
而研究結果是,其中有14位小朋友選擇分享給留下來的那位,隻有5位小朋友選擇分享給會離開的那位。而且,所有19個小朋友都要求在信封上寫上自己的名字。
那問小朋友原因的時候,大部分小朋友會說:因為留下來的那位可以跟我做朋友,以後他也可以把東西分享給我。
原來3歲孩子并不是把分享看成純粹的利他,而是明确知道分享能夠帶來互利互惠。
孩子們其實對分享這件事特别上心,對于一個陌生人,可能孩子未必願意分享自己的東西給對方,而對于一個熟悉的小夥伴,可能他會更願意分享,因為他知道以後可能對方也會給自己“回禮”。
所以家長之後不用強硬要求孩子分享,而是可以引導孩子,如果你這次分享了玩具給其他人,之後别人可能也會分享自己東西給你,這樣反而會激發孩子分享的欲望。
如果孩子實在不願意也沒關系,家長也不要因此覺得孩子“自私”、“吝啬”,孩子成長會曆經一個利己再到利他的過程,如果在孩子處于利己的階段,你強制要求孩子利他,可能他就會覺得自己的秩序感被破壞,進而出現發脾氣或者争搶玩具的情況。
總結
上幼兒園是孩子初次踏入社會的階段,對他們來說是一個特别重要的階段,不過家長也不用過分擔心,隻要做好足夠的準備,其他事情都可以一步步慢慢來,很多在家裡學不到的東西,在幼兒園他們也會慢慢領悟。
希望開學的時候,家長和孩子都能共同成長,有一個好的開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