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3月12日植樹節的由來及意義 植樹節為什麼訂在3月12日

3月12日植樹節的由來及意義 植樹節為什麼訂在3月12日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6 18:26:32

  導讀:如果要以一種獨特的形象代表地球的活力,有一種單純的生命象征,那就是樹。衆所周知,植樹節是中國的節日文化,而植樹節的到來就是要鼓勵大家植樹造林,美化環境,從而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那麼,你知道植樹節為什麼訂在3月12日嗎?植樹節的由來及意義是什麼呢?現在大家和小編一起詳細了解下3月12日的植樹節吧。

  3月12日植樹節的由來

  每年的3月12 日這一天是我們國家的定為植樹節日,也是孫中山逝世的紀念日。他生前十分重視林業建設,在他任中華民國時期臨時當大總統時,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而在1914年11月頌布了我國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規定将每年的“清明節”定為植樹節。1979年2月,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根據國務院的提議,通過了将3月12日定為我國植樹節的決議。也是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佳績,象征孫中山先生前未能夠實現的遺願将在新中國實現并且要做得更好。

  3月12日植樹節的意義

  植樹造林可以綠化和美化家園,還可以起到擴大大山資源、防止水土流失、保護田野、調節天空氣候、促進經濟發展等作用,是一項利于當代、造福子孫的宏偉工程。為了保護林業資源,美化環境,保持生态平衡,那樣我們人類生存的環境将會得到不斷的改善。

  在城市,一棵樹一年可以貯存一輛汽車行駛16公裡所排放的污染物。很多樹木可以吸收有害氣味,如臭椿、銀杏、梧桐等都有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夠。當城市綠化面積達到一定程度上,大氣的污染可得到有效控制。

  春季正是植樹造林的季節。植樹造林不僅能夠美化環境,還能夠提高空氣質量、改善氣候狀況,可謂一舉多得,茂密的樹葉可以遮蓋陽光的照射。此外,植物蒸騰作用的維持也需要吸收大量的熱量。

  植樹造林是改造人類創造良好環境、為後人造福做了一件大事,參加植樹活動是一種義務、責任。如果全社會都應積極行動起來,造林、家園、土地變得更綠、更新鮮。

  植樹節為什麼訂在3月12日

  其實,植樹節定在3月12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跟我們國家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有關的。孫中山先生從小就非常喜歡大自然,包括植物動物,遺書一草孫中山先生都非常熱愛。在孫中山先生還在求學的時候,他就經常利用假期等空閑的時間回到故鄉種植桑樹。綠化了環境,同時也為子孫後代造福。國民政府在孫中山先生逝世後,決定把之前舊曆的清明節植樹節改為在3月12日國民政府總理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這一天植樹,意在緬懷孫中山先生的偉大貢獻。這就是植樹節為什麼定在3月12日的原因。

  植樹節為什麼定在3月12日之氣候原因:

  總所周知,我國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每年三月是萬物複蘇、植被生長的最佳季節。因此,在每年把3月12日定位植樹節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這個時候種植的樹苗更容易成活。

  植樹節的起源

  植樹節是由美國的内布拉斯加州發起的。1872年4月10日,莫頓在美國内布拉斯加州園林協會舉行的一次會議上,提出了設立植樹節的建議。該州采納了莫頓的建議,并将每年的4月22日定為該州的植樹節,并于1932年發行世界上首枚植樹節郵票,畫面為兩個兒童在植樹,以後美國各州以至世界各國均有響應。

  據聯合國統計,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個國家設立了植樹節。由于各國國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樹節在各國的稱呼和時間也不相同,如日本稱為“樹木節”和“綠化周”;以色列稱“樹木的新年日”;緬甸稱為“植樹月”;南斯拉夫稱為“植樹周”;冰島稱為“學生植樹日”;印度稱為“全國植樹節”;法國稱為“全國樹木日”;加拿大稱為“森林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