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驚蟄習俗有哪些?

驚蟄習俗有哪些?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5 19:27:42

  驚蟄象征二月份的開始,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驚蟄節氣的習俗有哪些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驚蟄節氣的習俗有哪些,歡迎查閱!

  驚蟄有哪些傳統習俗?

  * 吃梨

  驚蟄有吃梨的習俗。驚蟄節氣,乍暖還寒,氣候比較幹燥,很容易就讓人感到口幹舌燥,身體不舒服。因此在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風俗習慣。

  * 蒙鼓皮

  響雷,是驚蟄節氣的重要特征。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 《周禮》卷四十《揮人》篇上說:“凡冒鼓必以啟蟄之日。”注:“驚蟄,孟春之中也,蟄蟲始聞雷聲而動;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可見不但百蟲的生态與一年四季的運行相契合,萬物之靈的人類也要順應天時,凡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 打小人

  驚蟄民間習俗“打小人”

  香港、澳門一向有“打小人”的習俗。傳說中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犯之則在年内遭邪惡小人興風作浪,阻撓前程發展,引緻百般不順。因此大家都要買份紙料,内含紙老虎、吉紙、小人紙等去“打小人”。

  * 祭白虎化解是非

  在廣東一帶民間有在驚蟄“祭白虎化解是非”的說法,據稱白虎為口舌之神,每年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傷人,所謂“祭白虎”,便是祭拜用繪制黃色黑斑紋的紙老虎。

  驚蟄節氣又有哪些俗語?

  1、“驚蟄吹南風,秧苗遲下種”

  意思是說在驚蟄節氣當天如若刮了南風,盡管當天的天氣比較暖和,但是以後一段時間裡的天氣很有可能還要變冷。因此,如遇上這種的天氣狀況,最好的辦法是遲一些下種。

  2、“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

  意思是說到了驚蟄節以後,春耕生産已經拉開了序幕,田裡地裡将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3、“驚蟄不下雨,暑後剝樹皮”

  意思是說驚蟄這天不下雨的話,也就表明莊稼産量不是太高,到了清明時就沒有糧食食用,隻能依靠剝樹皮生活。

  4、“雷打驚蟄前,高山好種田”

  意思是說在驚蟄節氣前出現了雷雨天氣,那對于山區來說更容易種田,因為山區的農田方便排水,這樣對于莊稼的生長是非常有利的。

  總的來說,驚蟄節氣即将到到來,天氣回暖,萬物複蘇,在執行春耕生産的過程中可以适當參考一些老祖宗留下的諺語經驗。同時驚蟄天氣變化無常,尤其早晚溫差較大,飲食養生也要注意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