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古代典當行的職員曾經叫什麼

古代典當行的職員曾經叫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9 11:47:44

  古代典當行的職員曾經叫什麼

  螞蟻新村2月21日答案:朝奉

  解析:“朝奉”作為官階時,指的是宋代的朝奉郎、朝奉大夫。作為民間稱謂時,狹義上指典當行的職員或管事人,廣義的泛指徽商及士紳。“典試”則是“主持考試”之意,與典當無關。

  古代的當鋪是如何賺錢的?

  當鋪的雛形(即一些類似當鋪交易的經濟活動)在南北朝時就已經出現,唐朝時被稱為“質鋪”,宋朝時,被稱為“長生庫”,明朝時,“當鋪”這一名稱正式出現,并沿用至今,清朝時,當鋪的生意非常興旺,乾隆時期,光北京城的當鋪就多達六七百家。

  當鋪的實質,是專門發放質押貸款的金融機構,也就是抵物借錢的地方。

  當鋪一般開設在街市繁華地段,為了防盜或者防止外面偷窺(保護客戶的隐私),所以當鋪的圍牆很高。當鋪裡面有一個高大的足有一米半的櫃台,為的是給典當者帶來敬畏感,使其不敢争價,也為了防止小偷和盜賊輕易得手。

  當鋪的盈利主要是兩種渠道:如果點當者在約定期限内贖回,當鋪可以賺取利息;如果典當者沒有在約定期限内贖回,抵押物就變成“死當”,當鋪将其高價出售便可獲利。所以,當價會遠低于抵押物的實際價值,行業規則是“值十當五”,最多不會超過抵押物價值的八成。

  典當者在贖當時還要支付給當鋪保管費,這也是變相的利息。

  但是,在明清時期,當鋪不允許當鋪放貸利率極高。因為,國家有相關法令禁止高利貸。一般來說,當鋪的利率維持在二分到三分,如果達到五分到八分,已屬于違法行為。

  明清時期,山西商人是經營當鋪的好手,不僅給民間提供了資金周轉,還給國家帶來了大量稅收。

  另外,山西的當鋪在經營中衍生除了存款、錢票、貨币兌換等業務,成為明清時期最重要的金融機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