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今天是第幾個愛耳日

今天是第幾個愛耳日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5 05:41:34

今天是3月3日,也是“全國愛耳日”。你知道為啥把“愛耳日”選擇在3月3日嗎?細心的你可能會發現,“3”像不像一隻可愛的小耳朵?“3月3”一張月亮般的臉上長着兩隻可愛的小耳朵。真是一個很形象的日子。

今天是第幾個愛耳日(全國愛耳日為何選在3月3日)1

兩隻“小耳朵”十分可愛,但“愛耳日”所關注的問題和現實卻令人非常焦慮。

我國聽障殘疾人超2000萬

統計數字顯示,目前我國有聽力語言障礙的殘疾人約2057萬,據各種殘疾之首!其中7歲以下聾兒超過80萬,老年性耳聾949萬;由于藥物、遺傳、感染、疾病、環境噪聲污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約新生聾兒3萬餘名。聽力的障礙嚴重影響着這一群體的生活、學習和社會交往。

今天是第幾個愛耳日(全國愛耳日為何選在3月3日)2

什麼是兒童緻聾的“殺手”呢?

國家衛生部門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0~14歲聽力言語殘疾兒童緻殘的原因和所占的比例是:原因不詳的占27.79%,中耳炎占17.47%,高燒疾病12.97%,藥物中毒11.92%;家庭遺傳9.08%,發育畸形6.95%,妊娠期疾病2.8%;地方病、産鉗外傷、噪音等均不到1%。前四項占70%以上。近30%的家長說不清孩子緻聽力殘疾的原因,也就是說家長對于孕期或嬰兒期緻聾原因不了解,對于可能使胎兒或嬰兒緻聾的因素不能排除。

從上述資料可以看出,家長缺乏必要的愛耳知識是造成兒童緻聾的重要原因。這需要社會多宣傳愛耳防殘的科學常識,家長應多學習這些知識并采取保護胎兒和嬰兒順利成長的措施,使兒童不受緻殘因素的影響。近40%的原因中有的是可以避免的,如,可以不用耳毒性抗生素要來避免藥物中毒;有的是可以正确治療而無後遺症的,如中耳炎等。如估算我國一年新增3~4萬聾兒,那麼有2~3萬名是在前4項緻聾原因之内。排除了這4項原因就可少産生約70%的聾兒。

今天是第幾個愛耳日(全國愛耳日為何選在3月3日)3

在調查中還看到0~4歲的聽力殘疾兒童中城市占5.64%,城鎮占11.16%,鄉村占83.2%。這說明大多數(80%以上)聽力殘疾的嬰幼兒和少年在廣大農村,也就是宣傳防聾科普知識和愛耳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所在。這也是設立“全國愛耳日”的主要目的。

1998年3月,在政協第九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社會福利組15名委員針對我國耳聾發病率高、數量多、危害大,預防薄弱這一現實,提出了《關于建議确立愛耳日宣傳活動》的第2330号提案。這一提案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經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衛生部等10個部門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為全國愛耳日。

聽障判斷标準

一般認為語言頻率(0.5、1.2Hz)平均聽阈在26dB以上,即有聽力障礙,聽力損失在70dB以内者稱重聽,在70dB以上者為聾,臨床上習慣統稱為聾。

耳聾的分級

臨床上以500~2000Hz的平均聽阈為準進行分級。

常用的分級法為:

輕微聽力損失:純音聽阈為16~25dBHL。

輕度聽力損失:在一般的距離内聽不清小聲講話,上述平均聽阈為26~40dBHL。

中度聽力損失:聽一般的談話感到困難,平均聽阈為41~55dBHL。

中重度聽力損失:聽大聲亦感困難,平均聽阈為56~70dBHL。

重度聽力損失:僅能聽到耳邊的大聲喊叫,平均聽阈為71~90dBHL。

極度聽力損失:幾乎聽不到任何聲音,連耳邊的大聲呼喊亦不能聽清,平均聽阈在90dBHL以上。

今天是第幾個愛耳日(全國愛耳日為何選在3月3日)4

緻聾原因

引起耳聾的原因很多,有遺傳、疾病( 腮腺炎 、流行性感冒、猩紅熱、白喉、傷寒、梅毒、 腦膜炎、 糖尿病、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外傷等。此外,煤氣 中毒 、噪聲、出生時缺氧等因素也能導緻耳聾。已經發現對耳朵有毒性的藥物百餘種,最常見的耳毒性藥物有慶大黴素、鍊黴素、卡那黴素、潔黴素、小諾黴素、紅黴素等多種抗生素。還有水楊酸類制劑、速尿等強利尿劑以及奎甯、氯奎等抗瘧疾的藥物。

今天是第幾個愛耳日(全國愛耳日為何選在3月3日)5

防耳聾招數

臨床上應用的十多種抗菌素的毒性反應可損害聽覺神經,它們是鍊黴素、雙氫鍊黴素、新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紫黴素、春雷黴素、多粘菌素、萬古黴素,醫學上把這些抗菌素統稱為“耳毒性抗菌素”。所以盡量避免孩子使用這些藥物和針劑。

預防孩子耳聾應從母孕時開始,孕婦應避免到過于雜亂的場所去,以免感染傳染病毒性感冒、腮腺炎、腦炎等疾病,同時應盡量避免接觸X射線。

情緒過于激動、急躁、暴怒也是誘發突聾的重要因素,因為人的情緒發生劇烈波動時,體内的交感、副交感神經會失去正常功能或發生功能紊亂,從而導緻内耳聽神經缺血缺氧而引發耳聾。克服以上不良習性和脾氣對身體,特别對聽力是很有好處的。

“全國愛耳日”到了,3-3,好好關注這對可愛的小耳朵吧。

(壹點号《節日研究》出品,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翟恒水;參考資料:衛生網詞條“全國愛耳日”、“我國聽力标準分級”;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内容由壹點号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