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黃豆頭一天就開始泡了,要泡12個小時。磨豆子有專門的石磨,現在的大多數都改為了電磨,一邊加豆子,一邊加水,一般是要磨兩遍。
2、磨好的黃豆白色原漿,都盛好放到桶裡,一口大鍋裡燒好開水,按一定比例加入到原漿裡面。
3、把加了水的原漿舀到白紗布裡,濾掉豆渣,使勁擠出裡面的豆漿。到了鍋裡的就是原豆漿哦,紗巾裡的就豆渣可以用來蒸渣窩窩頭吃哦!
4、把“鹵水”分批次點進豆漿裡,另一隻手要不停推動豆漿,形成凝固的豆花。這個鹵水的份量也是看師傅手藝的關鍵,多了豆腐會變老變硬,口感不好,點的嫩了也不好吃,到最後鹵水都是一丁點一丁點的加,隻要看到豆湯一變清就馬上停止加入鹵水了,下面的好也立即熄了, 點了鹵水的豆花有特别的香氣。這就是最經典的“老豆腐”了
5、最後一個是出豆腐。在鍋上架上籠屜,鋪上豆包布,把大鍋内的豆花迅速舀到屜布裡。 豆花裡的水都流到籠屜下面的鍋裡,布上留的就是香噴噴的豆腐喽!
6、把豆包布對角系起來,形成一個四方形。上面放一個重物加壓。120分鐘後,打開豆包布,用刀把豆腐切成小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