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有這種“慣性行為”嗎?
前兩天,和朋友聊天時,說到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對年輕夫婦,他們剛有孩子時,自信地認為可以培養孩子上清華北大;
幼兒園畢業後,到了小學一二年級,這個目标變成了複旦上交浙大;
到三四年級就覺得上個中大華工就行了;
再到小學五六年級時,起碼還确保了上一個重本;
可是到初中開始很現實了---考上一個重點高中就不錯了;
到了高中,他們已經不敢再有目标了!
當然,這個故事可能有點誇張,但父母對培養孩子的信心為什麼會越來越差呢?
如果你總是有對孩子的培養目标在做減法的感覺,甚至感到沮喪,你很可能在教育上是一個用固定型思維模式思考的家長。
固定型思維父母會覺得人的才能是一成不變的,這讓人們時刻想證明自己的智力、個性和特征;他們會把發生的事當做衡量能力和價值的直接标尺。
在家庭教育上,不少父母會有這種固定的“慣性行為”。
就像很多家有初中生、高中生的家長會說:
“我文化程度不高,對教育學、心理學都不懂,對孩子現在學的東西更是忘記得一幹二淨,我根本就沒有能力去影響到我的小孩!”
其實不然,孩子在學校裡學習學科知識,而在家庭中,任務核心更多在于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等品質,沒文憑并不代表沒文化。
02
你是固定型思維父母還是成長型父母?
關于這一點,心理學家賀嶺峰老師在訪談中講了一段自己的親身經曆。
有一次,女兒數學考了59分,需要家長簽字。她不敢把成績單拿給媽媽看,就用手捂着成績,讓他簽字。
賀嶺峰知道女兒不敢把成績給自己看,但他沒有強硬地讓女兒把手拿開,而是很溫柔地跟女兒商量:
“這樣吧,爸爸保證,不管你的分數有多難看,我保證不說你。”
女兒慢慢拿開後,他看到卷子上赫然寫着59分。
起先,他有點驚訝和擔心,深吸一口氣後問女兒,“你們班這次成績最好的同學考了多少分?”
“100分。”
“有多少個100分?”
“好多個”。
聽完女兒的話,他強迫自己平靜下來,開始給女兒做客觀的分析:
1.考試分為兩種,平時的診斷性測驗隻是幫你查缺補漏,診斷出學習中的問題。
2.診斷出了41分的問題,你是這次考試中的最大受益者。
看完賀嶺峰老師的這段分享,父母們有沒有意識到問題在哪裡?
他沒有立刻直接去評判孩子,給孩子下定義甚至是催促責怪孩子,他也沒有覺得孩子也應該如此,反而想要幫助孩子分析原因。
這就是典型的成長型思維父母的做法。
成長型思維是指認為人的能力可以培養,雖然人的先天才能、資質、性格各有不同,但都可以通過努力和經曆改變。
我們可以思考一下:
你會給孩子下定義、貼标簽嗎?你會把責任歸咎于孩子嗎?你會覺得目前的狀況是孩子的問題嗎?
其實,教育孩子不在于學曆高低、知識是否淵博,而在于你看待問題的角度。
人作為個體,其實從一出生,就要開始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
固定型思維父母和成長型思維的父母,最大的差别在于“就此停止”還是“更進一步”。
前者可能在遇到困難和挑戰時,更容易停留原地,有放棄的想法,找其他的原因和借口來證明不是自己的錯;而後者可能會把這次矛盾争執看作是拉近與家人關系的機會,更想改進學習和提升自己。
中國乒乓名将鄧亞萍在《圓桌派》裡提到過往,當初教練說過“沒有培養價值,不适合打球”。
而她的父親不相信這些,沒有太在乎,父親隻是用自己的嚴格标準來訓練孩子。
鄧亞萍也沒有覺得自己不行,反而更努力刻苦地訓練,用155cm的身高證明了“隻要我想,我就可以”。
在她多年的比賽中,她一直抱着成長型思維的态度訓練學習,相信努力就會有結果,連續拿到了14個世界冠軍,4枚奧運會金牌。
03
如何培養一個成長型思維的孩子?
斯坦福大學的德韋克教授在她的最新研究中指出:
一個人的思維模式決定了他的學業、婚戀、職場、交際等方面的能力和态度,而他的思維模式是由家庭教育決定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思維模式的塑造者。
我們總是在第一時間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解讀、給出反應;而孩子們也在時刻解讀着父母的信息,并慢慢形成他們的思維模式。
那麼,我們要如何培養一個成長型思維的孩子?
家長都希望孩子自覺寫作業,自控力強,自律,有内驅力,勤奮上進好學……
其實,這些都是外在表現,是結果。
要想做到這些,需要有冰山下面的那些:
親子關系好、有較高的自我價值感、自我效能感、成長型思維模式、較多的經過堅持努力最後成功的體驗、基本能力比如閱讀能力、興趣和目标、生活中的樂趣和豐富的體驗……
這些都是成長型思維的孩子需要具備的品質,我們不要追求讓孩子做出什麼樣子,而是多想辦法積累上面這些。
那麼,結果是順其自然的。
想要培養這樣的孩子,我們也要學習如何成為一個成長型思維的父母,不去批判和教導,不過分地誇大孩子,給到孩子一個真正成長的空間,讓他活出最好的樣子。
看完這篇文章,你感覺自己是固定型思維的父母,還是成長型思維的父母,在留言區一起讨論一下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