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今年賈玲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你好,李煥英》的成功,國内電影迷中掀起了一股“李煥英”熱。近期由于票房成績優異,《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先是延期上映,近日又公布了在全球上映的消息。就當前的國内電影市場大背景,再結合到賈玲的舞台演員身份,《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的确超越了大部分觀衆的預期。這部講述母愛的電影,最初的創意來源于幾年前賈玲懷念母親的一個小品。由于真情流露,結構精巧,這部影片在上映後,迅速赢得了票房和口碑。
在上映一個多月後,《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的票房已經超過了50億人民币。這部影片能夠取得成功,除了影片本身的質地之外,其實還有賈玲深耕娛樂圈多年的因素。作為少有的女相聲演員,賈玲師承著名的相聲大師馮鞏。在憑借春晚的舞台出道後,賈玲迅速蹿紅,但是真正讓她建立事業,赢得地位,還是因為她近年來頻繁地出現在衆多搞笑類型的綜藝節目中。
雖然《你好,李煥英》這部作品是賈玲作為導演的處女作,但是在這之前賈玲已經擁有龐大的粉絲群體。所以賈玲在内地影壇雖然是一名電影新人,但是她在娛樂圈已經打拼多年,所以在《你好,李煥英》上映之前,賈玲本人在國内已經龐大的粉絲群體和廣泛的知名度。也正因為賈玲的粉絲基礎,以及多年在娛樂圈打拼的經驗,使得她可以在自己的電影處女作中,就能夠找來豐富的專業資源。
近日《你好,李煥英》之所以考慮在全球上映,估計是源于這部影片在國内取得的傲人的成績。這部影片在國内的票房成績,本身就可以成為這部影片攻占全球市場的噱頭。但是這部影片在全球上映,是否還能夠延續國内大熱的勢頭,其實是一個值得懷疑的命題。
首先外國的觀衆并不認識賈玲,所以絕大部分的外國觀衆是沖着電影本身去的。這就使得《你好,李煥英》這部作品在攻占海外市場時,少了賈玲的知名度保駕護航。在海外市場除了賈玲的身份失效外,其實影片的很多大背景細節,也未必能夠引起觀衆的共鳴。
如影片中關于拿票買電視的橋段,這是中國人所特有的時代印記。所以當外國的觀衆看到類似橋段時,很難引起時代的共鳴。而這種時代的印記,卻是影片的重要背景部分。《你好,李煥英》這部作品,正是通過這些時代的細節,來展示穿越主題的。但是這些細節,卻不能有效地引起海外觀衆的共鳴,畢竟每個社會的生活環境都不盡相同。
在這點上,好萊塢電影就表現得更加專業,他們往往會以全球知名的經典故事為依托,并在創作影片時,盡可能的以全球觀衆都能夠理解的橋段來烘托影片的氛圍。但是這些在《你好,李煥英》這部作品的身上,卻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也許會有人說母愛是全球觀衆共同的主題,這一點誠然不錯。就如饑餓是全球食客的主題一樣,但是我們會發現國内的西餐店其實也是提供米飯的。
在這點上來看,《你好,李煥英》明顯缺乏準備。除此之外,《你好,李煥英》這部作品其實是一部非典型的電影。由于這部電影改編自賈玲早年創作的一部小品,所以整部電影的創作思路,就是一部“小品式”電影。這部電影對于國内的觀衆而言毫無違和感,畢竟我們曆經了多年小品的洗禮。
但是對于國外的觀衆而言,這就會成為一種銀幕内外的“溝通障礙”。而電影注重的就是情感上的共鳴,如果連基本信息的溝通就是問題,這部影片在海外能夠延續好口碑的可能性極小。雖然中國的觀衆很容易能夠明白影片中賈曉玲穿越時光找媽媽的橋段,但是這個橋段對于國外的觀衆而言,其實認知上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就如前幾年比較火爆的日本動畫電影《你的名字》中其實也有穿越的橋段,但是這部影片中在展現穿越這個細節的時候,其實有較為細緻的描述。
在《你的名字》和《千與千尋》中我們都能夠看到一些超自然的現象發生,但是表現這些超自然的現象的時候,導演也總有其所特有的故事背景作為支撐。所以在整個故事的邏輯上,這些影片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在《你好,李煥英》中卻明顯地缺少穿越時空的“信物”。就如《你的名字》中的口水酒,就如《千尋千尋》中的白龍。
由于故事的結構邏輯上有不少缺陷,而且在一些年代的标志物上,外國的觀衆又很難體會我國社會各個階段變遷的情況。所以《你好,李煥英》這部影片,在和外國觀衆透過銀幕溝通時,是有其嚴重缺陷的。這種缺陷直接導緻的結果,是外國觀衆也許能夠體會到影片的主題,但是卻無法同步到靈魂級的感動。
而《你好,李煥英》的賣點核心就是母愛、親情、搞笑、感動,所以這裡面能夠有效傳遞給觀衆的看點很少,而這部作品中沒有任何國際上有知名度的大明星,僅僅能夠引起觀衆興趣的,就是《你好,李煥英》在内地取得的優異票房。
綜上所述,《你好,李煥英》這部作品在打造初期,就是瞄着國内觀衆去的,所以這部影片在國内觀衆中引起了不小的反響。但是這種反響卻無法有效地傳遞給外國觀衆,因為影片的太多細節,缺乏廣泛的文化橋梁。不過優秀的國産電影去沖擊一下全球院線市場自然也不是什麼壞事,至少通過不斷地嘗試和測試,我們才能夠找到世界觀衆的口味。
在全球的院線市場中,好萊塢無疑是絕對的老大,但是我們看印度電影、日本電影,他們都有其鮮明的民族特色,也正因此,他們雖然無法撼動好萊塢電影的地位,但是在和好萊塢的競争時,他們總能夠在某一個地區取得不錯的成績。而他們的特色之處,又是好萊塢無法超越的地方。
雖然我們也許看不到《你好,李煥英》在全球的院線市場中取得好成績,但是這部影片在國内的成功,依然會給内地電影人提供不少來自實踐和市場端的參考。而又通過内地電影市場和海外電影市場不同表現的對比,國内電影人可以更好地識别兩個市場的不同之處,以及共同之處。
在2002年以來,其實有多部華語電影在世界影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如張藝謀的《英雄》,如港片《無間道》,如周星馳自導自演的電影《功夫》。但是後來由于國内的電影人越來越面向内地觀衆,所以後來很多國産電影在世界影壇并沒有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而這些作品,在内地的票房卻節節攀高,這種國内票房越來越高,海外票房越來越低的現象,也呈現出了内地電影人的眼界太過于局限性。而這種局限性也體現在《你好,李煥英》的身上。
所以如果我們真的要制作一部全球震撼的電影,還應該有全球觀衆的眼光去創作影片,不然我們的影片隻能像《你好,李煥英》一樣,内地賣座,而到了海外就很難有所作為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