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菜根譚》一二四、君子之心,雨過天晴
霁日青天,倏變為迅雷震電;疾風怒雨,倏轉為朗月晴空,氣機何嘗一毫凝滞?太虛何嘗一毫障塞?人之心體亦當如是。
注釋
君子之心雨過天晴:按本條字句之間跟其他版本出入很大,例如有些版本的全文是“青天霁月,倏為雷震迅雷,朗日晴空,忽為疾風怒雨。氣機何嘗一毫滞礙?太虛何嘗一毫障蔽?人心一體,亦當如是。”此外還有的版本把頭一句的“霁日青天”作“白日青天”其實盡管字句有所不同,但内容主旨卻完全一樣,我們隻能領悟作者這些警世箴言的真義,根本不必浪費無謂的時間來推敲字句上的異同。
霁日:雨停的意思,此處當晴朗解。
倏(shū):迅速,突然。
氣機:本來是兵機的一種,此處比喻主宰天候變化的大自然。據《吳子·論将》篇:“三軍之衆,百萬之師,張設輕重,在于一人,是謂氣機。”
太虛:即宇宙、天體。例如《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說:“太虛遼闊而無閡。注:善曰太虛,謂天也。翰曰太虛,混元也。”
當萬裡晴空豔陽高照之時,會突然烏雲密布雷雨交加;當狂風怒吼傾盆大雨之時,會突然皓月當空,萬裡無雲。可見主宰天候變化的大自然一時一刻也不曾停頓,而天體的運行也不曾發生絲亳的錯誤或混亂,所以我們人類的心理也要像大自然一般使喜怒哀樂的變化合乎理智準則。
評語
儒家思想一向很注重天道,例如《易經》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種法天思想實在很有道理,因為宇宙中的星球,既然多得難以數計,但是卻能各自遵循自己的軌道運行,假如其中任何一顆星球脫離軌道,都會給宇宙帶來空前未有的大混亂,到那時我們人類也許都毀于一朝之間。無生命的星球都能懂得遵行軌道運行,有靈性的人類更應模仿這種天道來實踐人道,這就是儒家中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論根據,其代表就是西漢董仲舒寫給漢武帝的“天人三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