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圖片來自故宮博物館
在熱門電視劇《甄嬛傳》中,孫俪飾演的甄嬛極具謀略,她輔佐弘曆登基成為乾隆皇帝,還要提防心思缜密的養子傷害自己和幼子。
走出影視劇裡的宮鬥橋段,在真實的曆史上,鈕钴祿氏(1693-1777年)是雍正的熹妃,也是乾隆的生母。乾隆皇帝一位出了名的大孝子,他繼位之後,鈕钴祿氏為尊為崇慶皇太後,一生享盡榮華,其壽數之高在清朝曆代太後中也是極為罕見的。在成博“走進重華宮”特展中可以看到,乾隆皇帝盡管日理萬機,還要抽出時間陪母親看戲、操辦壽宴,甚至在母親壽辰的時候親筆繪畫《多祿圖》。
至于乾隆禦筆畫功如何,且看畫面上兩隻像袋鼠一樣立起來打架的小鹿,腦補一下崇慶皇太後生日的心情:兒砸,有你這份孝心就夠啦。
弘曆是一是二圖軸(故宮博物院藏)
愛蓋章也愛畫畫
乾隆皇帝是中國曆史上最高壽的皇帝,也是從事書畫創作活動時間最長的皇帝。在2017年4月的上海拍賣會上,乾隆禦筆以400萬元天價成交,令人咋舌。
據《石渠寶笈》《盛京故宮書畫錄》的記載,乾隆的一生至少畫了1400多幅畫,寫了上萬幅書法作品,由此而知,他是中國曆史上留存書畫最多的皇帝。
乾隆皇帝學習繪畫的起點很高,早在他孩提時候,就和叔叔允禧、允祿,西洋畫家郎世甯等名家探讨畫理、切磋畫藝,得到了藝術啟蒙。加上身處紫禁城,宮廷中不計其數的書畫收藏品,為他培養審美情趣、學習臨摹技法提供了諸多便利,當然,不少名畫也被他蓋章蓋到“毀容”。
弘曆采芝圖軸(故宮博物院藏)
盡管筆耕不辍,但乾隆對自己的畫作顯然沒有自己寫的詩歌那麼自信,他毀掉了大多數不如意的作品。現存的乾隆禦筆,主要收藏在故宮博物院,例如《歲朝圖》軸、《寫生小景四種》卷、《寫生花卉圖》卷、《多祿圖》、《壽星》軸、《歲寒三友圖》軸、《畫大士像并書心經圖》軸等。
這些畫作是介于工筆與大寫意之間的小寫意,筆墨簡練,主題突出,重意态神韻而輕外貌形态,畫面具有淡雅古樸的文人書卷氣。
繪畫的真谛是什麼?乾隆在《石渠寶笈》裡寫道:“出以己意,任意為之,不拘于規矩法律”。意思是說,我想咋畫就咋畫,不要用畫畫的技法規矩框住了我的想象力。
弘曆盤山圖軸(故宮博物院藏)
畫鹿為母親賀壽
展廳中的《多祿圖》是乾隆為祝母親壽辰而親筆所繪。畫中,五隻體态悠閑的鹿在幽靜的山林間嬉戲,旁邊禦題“于避暑山莊見呦鹿卓立而戲,辄寫其暢适之意。且鹿為不老之壽,裝以成軸敬獻慈甯,用介眉壽也。”
有一天,乾隆在避暑山莊看見兩隻小鹿站起來打鬧,突然想到鹿諧音“祿”,趕巧太後要過壽,就禦筆一揮為母親繪制壽禮。
乾隆親筆繪畫《多祿圖》,為母親祝壽
南朝文學家任昉咋《述異記》中記載:“鹿千年化為蒼,又五百年化為白,又五百年化為玄。 漢成帝時,山中人得玄鹿,烹而視之,骨皆黑色,仙者說玄鹿為脯,食之,壽二千歲。”由此可見,鹿的壽命之長,在皇家被視作長壽的象征。
乾隆皇帝借有“不老之壽”寓意的鹿,為祝賀母親壽辰寫生。畫作采用了平遠法構圖,畫了五隻體态悠閑的鹿兒在幽靜的山林間嬉戲的景象。山石樹木的運筆輕快疏秀,墨氣華潤蘊藉;鹿的造型簡約概括,顯現出其以線塑形的寫實功底。讓人聯想到“呦呦鹿鳴,食野之蘋”的意境。
由于是敬獻母親的壽禮,乾隆沒有用正章,而在畫面中用了四枚閑章:題跋之後使用了“德充符”和“會心不遠”兩枚閑章,字畫左側中部钤有“萬有同春”印章,畫的右下角钤有“樂意寓靜觀”印章。
弘曆壽星軸(故宮博物院藏)
乾隆曾在崇慶皇太後六旬、七旬、八旬壽辰時,命畫師畫過三次萬壽圖,定格為母親慶生的歡樂場面。
展廳入口右側《崇慶皇太後萬壽圖》軸第四卷的局部圖複制品,描繪了崇慶皇太後六十歲壽辰舉辦盛大慶典的場景。乾隆十五年(1751年),崇慶皇太後六十歲壽辰。文武群臣聚集北京,從西華門到西直門外的高粱橋,十餘裡路張燈結彩,戲曲、雜技、舞蹈等各種文藝節目紛然雜陳,令人目不暇接。這幅《萬壽圖》上人物繁多,場面恢弘,真實地再現了當時的慶壽場面,也讓乾隆的孝心感天動地,日月可鑒。
弘曆仿趙孟頫羅漢像卷(故宮博物院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