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重慶春節民俗活動

重慶春節民俗活動

民俗 更新时间:2024-10-05 14:54:49

重慶春節民俗活動(關注新年俗VS舊年俗)1

又是一年春來到,辦年貨、貼春聯、掃陽塵、祭竈王、吃年飯、放爆竹、守歲拜年……各式各樣的民俗活動已經開始,山城彌漫着濃濃的年味。

随着歲月變遷,有些曾經的年俗逐漸被淡忘,新的習俗日漸盛行。也許,改變的隻是内容與形式,不變的是記憶與情愫。春節來臨之際,重慶日報記者走訪了民俗專家、文化學者、市民群衆,溯源那些世代流傳關于年的文化符号、精神寄托,解鎖關于年的喜慶熱烈、奇妙創意,期待我們來年更紅火。

年貨

趕場VS網購

“起早趕集買年貨,天晴趁暖宰雞鴨。”過年前置辦年貨,是第一波滿滿的“回憶殺”,預示着“年”真的要來了。無論在鄉村,還是城市,人們都會紮堆趕場,購買年貨,糕點、幹貨、糖果、煙酒茶、肉類制品、對聯、窗花……

近年來,随着電商發展,網購已成新風潮。據京東到家發布的《2020年年貨消費趨勢報告》,重慶人的銷售額同比增長1.22倍,購買力居全國第三。年貨清單也從重“吃”向吃、娛、遊并舉發展,量則從“囤一批,吃半月”變為“少屯點,更新鮮”。

掃陽塵

一日淨VS日日潔

掃陽塵,即年終大掃除,是我國的傳統民俗之一,以表達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該習俗由來已久,《禮記》中有‘凡内外,雞初鳴,……灑掃室堂及庭’的記事,周書《秘奧造宅經》有‘溝渠通浚,屋宇潔淨,無穢氣,不生瘟疫’的記載,《呂氏春秋》有‘歲除日,擊鼓驅疠疫鬼,謂之逐除,亦曰木難’。”重慶圖書館副研究館員唐伯友稱。

目前,該習俗在城市已日漸消失,家家戶戶平日都比較重視衛生環境,早已從“一日淨”變成了“日日潔”。在農村,随着美麗鄉村的建設、人居環境的改善,環境衛生也已發生很大變化,年終大掃除的意義已不是很大。

春聯

手書VS印制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從北宋王安石《元日》這首詩,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百姓過春節有放鞭炮、喝酒、換桃符的年俗。桃符是古人用桃木刻符于門,用來驅鬼,後來演變為春聯、年畫。這些習俗,一直沿襲至今,傳統的年味兒并未消失。”重慶圖書館文史專家萬華英感歎。

萬華英說,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抒發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時至今日,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春節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隻是随着毛筆的使用量減少,古時手書多變為如今的印刷品。

年夜飯

酒樓VS家裡

年夜飯,不僅是春節傳統習俗中的重頭戲,也是國人最溫暖、最柔情、最重要的一頓飯。從臘月二十幾,奶奶、媽媽就開始準備食材的身影,是不少人兒時的共同記憶。

費時、費力、費工……豐盛的年夜大餐,近年來也在悄然變化,記者走訪了我市多家酒店、餐館,今年的年夜飯預訂十分火爆,不少地方已“一桌難求”。“年夜飯,象征着團團圓圓,不管是在酒樓吃還是在家吃,一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才最重要。”家住渝北區冉家壩新城麗都小區的張女士稱,她家親戚多,擠在家裡吃,大人孩子都吃不好,早在半個月前就預定了酒店的年夜飯。

回娘家

初二VS平時

回娘家,是我國又一個有特色的歲時風俗。按照傳統習俗,大年初二,又稱迎婿日,出嫁的女兒要帶着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且必須攜帶禮品和紅包。但初一不可以回娘家,否則會把娘家吃窮。

不過,時過境遷,異地夫妻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回婆家過年還是回娘家過年,在很多家庭裡是一道情商考題,甚至可能引發“夫妻戰争”。夫妻充分溝通、協商,規劃出最合适方案,才是解決之道。

過節

回家VS旅遊

團圓,是春節的主題詞。曾幾何時,漂泊在外的遊子無論多難都會想方設法趕在除夕前歸家,與家人歡聚一堂,電影《人在囧途》就曾引起一代人的共鳴。

時移俗易。随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的便利化,逆向團聚(接父母進城團聚)、旅遊過年已成新風尚。據攜程旅遊發布的《2020春節“中國人旅遊過年”趨勢預測報告》及《2020春節出境遊簽證人氣與便利度排行榜》,“拖家帶口出去浪”成了新年俗,預計今年春節将有4.5億人次出遊,足迹遍布全球,其中重慶人的簽證辦理量同比增長超過100%。

壓歲錢

紙質紅包VS手機紅包

壓歲錢,又名壓祟錢,年節習俗之一,由長輩派發給晚輩,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燕京歲時記》有載:“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于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

如今時代變了,手機支付成為一場全民狂歡。微信發紅包、聚在一起搶紅包、發拜年小視頻、發表情包……“互聯網 過年”的方式,已經成了過年的一部分。“在我看來,這并不是年味淡了的表現,而是壓歲錢在網絡時代的傳承,在傳承中也伴随着革新。尤其是網上搶紅包,可以讓更多人感受到社交分享的喜悅,且現在晚輩也可以向長輩發紅包以示孝意。”唐伯友稱。

放爆竹

傳統鞭炮VS電子鞭炮

放爆竹,是我國春節一項傳統民俗,相傳是為了驅趕一種叫年的怪獸,表達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但出于環保要求,全國多數地方對煙花爆竹都進行了管制。今年,我市繞城高速公路以内等區域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記者在批發市場看見,既能帶來年味又能減少環境污染的電子鞭炮,逐漸在市場上流行起來。“不放鞭炮、低碳過年”并非年味喪失,而是移風易俗、文明過節的表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