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SSD的價格大降,不少産品都降到了0.6元1G的低價,所以圖便宜就購買了幾塊,正好把手裡筆記本電腦所用的機械硬盤全都更換一下。這樣就淘汰下三塊2.5英寸的機械硬盤,為了不造成浪費,就準備把它們都改成移動硬盤。所以那幾天看到便宜一些的移動硬盤盒就買買買,竟然在不知不覺中買了四個移動硬盤盒。這裡面最貴的是奧睿科的,價格是26.9元,但外殼極容易磨花,是四款移動硬盤盒中最不值得購買的。然後是優越者的,買了兩個,樣式不一樣,但價格一樣,全是18.9元的。最後是索皇的,價格最便宜,為12.9元。算下來,這四個移動硬盤盒就花了77.6元。通過實測,這四款移動硬盤盒的性能其實都差不多,全是USB3.0的,配機械硬盤都綽綽有餘。
在購買移動硬盤盒過程中,無意中聽到大家都說某品牌翻車後的移動硬盤盒,不論是價格,還是性能都很不錯。報着好奇的心态,在網上看了一下相關的評論與評測,感覺還可以。所以就在某魚上買了一堆,為什麼要買一堆呢,主要是為了省郵費,之前這種移動硬盤盒,10元就包郵了。但是火起來之後,漲價也不少,我找了半天,最便宜的就是這種12元不包郵的,買8個才包郵。想了一下,反正這段時間準備做一些小活動,正好把它們當小禮物,就多買了一些。
經過耐心的等待,産品倒是收到了,隻是年底,家中瑣事太多,一直都抽不出時間來做測試。
一共是八個,硬盤盒外殼,PCB闆,數據線都是分開包裝的。它的來源,就是某品牌的移動硬盤的拆機貨。裡面1T的機械硬盤被高價出掉後,這硬盤盒又能賺一波,算下來一款産品拆開就能賺二份錢,不得不說這些賣家真是會賺錢。而且某品牌在沒翻車之前,産品全是免費獲得的,都是0成本,能順利下車的大戶,全都大賺一筆。但翻車的就慘了,很多下不了車的,都在罵這個品牌。但現在依舊有在買,不知道是圖什麼。
移動硬盤盒的PCB闆,減震膠墊,固定螺絲展示。有賣得貴一些的,甚至還有全套的移動硬盤包裝盒,說明書。
數了一下,竟然缺少一個螺絲,一個減震膠墊,還發在實際使用時,影響不大。
某品牌移動硬盤盒上的信息,我這人膽子小,當時連路由器都沒敢撸,更不要說這種移動硬盤了。
這款硬盤盒采用了卡扣式的固定方案,現在網上基本上是白色的,但也有少數黑色的,隻是價格太貴,一點都不劃算。在硬盤側面标注“PHICOMM”字樣處,是硬盤盒的指示燈,通電後是白色的。
這個就是一套了,白色的外殼其實減分不少,因為很容易髒。
移動硬盤盒的PCB闆展示,接口是Type-C的,在網上查了半天資料,這接口屬于USB3.1 Gen1的。其實USB3.1 Gen1說白了就是USB3.0的馬甲,USB 3.0和USB 3.1 Gen1 的傳輸速率一緻,它們的最大傳輸速率都可達5Gb/s的理論帶寬,僅僅是名稱上的區别。所以期待是USB3.1 Gen2接口的用戶,可以出門左轉了。内部采用SATA接口的移動硬盤盒,就是配上USB3.1 Gen2接口,也是發揮不出它全部的性能。
主控是JMS576,目前很多入門級的移動硬盒,都會配這個主控,主要是價格便宜,性能也不弱。
PCB闆背面展示。
為了更好的測試這款移動硬盤盒的性能,所以我這裡選用了,采用國産自主可控的光威弈240G固态硬盤,它采用了國科微GK2301主控,是國産SSD的又一次進步。
安裝過程很簡單,先給硬盤裝上固定螺絲,再把膠墊套到螺絲上,然後放到硬盤盒裡就可以。
移動硬盤盒的Type-C接口還是很不錯的,不用擔心接口正反。
數據線直徑約為4.7mm,還是比較粗的。
下面是性能測試,測試平台為Z370,自帶原生的USB3.1 Gen2接口。
首先是AS SSD Benchmark 1G基準測試,讀寫速度都超過了400MB/s。
在ATTO測試中,最大寫入速度為433.90MB/s,最大讀取速度為424.23MB/s。
碎文件傳輸速度測試,實測達到了303.8MiB/s,這個單位很少使用,換算一下,就是318.55MB/s,一般速率用十進制,存儲容量用二進制。
大文件傳輸速度測試,實測達到了141.5MiB/s,也就是148.37MB/s。
總得來說,這款移動硬盤盒還是可以接受的,在做工,性能方面也算可以,尤其是Type-C接口很實用。不足的地方,就是白色外殼太容易髒了,但是12元這個價格,我覺得沒什麼可挑剔的。可惜不包郵,降低了它的性價比。之前那些10元包郵買到的,絕對是賺到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