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蝦米音樂明年關閉

蝦米音樂明年關閉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01:57:17

蝦米音樂近日發布官方聲明,由于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将于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一款被一代人認為是青春記憶的APP黯然離場。

背靠阿裡巴巴集團的蝦米音樂,與涵蓋QQ音樂、酷我、酷狗音樂的騰訊系,及網易雲音樂曾被看做三大數字音樂平台。有12年正式運營曆史的蝦米音樂一向以專業性、文藝性著稱,它的關停引發不少業内人士感歎:“情感上為蝦米感到遺憾和惋惜,但從職業角度和行業角度,這是早晚的事情。”

對音樂的喜愛是文藝情懷,蝦米的黯然離場,是否說明“小而美”的音樂産品終究無法逃脫商業的邏輯?當年三足鼎立的平台折損一足,數字音樂平台格局又将如何發展?業内人士各有看法。

蝦米音樂明年關閉(蝦米音樂将關停)1

惋惜:“音樂詞典”遇上版權缺口

“蝦米音樂還是停了,這對我的影響非常大,在唱片介紹及唱片發行具體時間的精确性上,蝦米音樂無可替代。”看到蝦米音樂即将關停的消息,樂評人強叔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和他有相同看法的人不少,因為對于很多資深音樂愛好者來說,即将關停的不止是一個平台,而是一個“華語樂壇資料庫”。

蝦米音樂明年關閉(蝦米音樂将關停)2

“在版權時代來臨之前,蝦米和其他數字音樂平台一樣,很多音樂内容來源于普通用戶的上傳。尤其是蝦米音樂,上面有很多互聯網上沒有、用戶自己找到再抓軌上傳的内容,還有很多唱片的詳細信息,這是蝦米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強叔說,每當他做一位歌手的回顧時,都能在蝦米上找到該歌手發行專輯的準确信息,大多數唱片的發行日期可以精确到月份,很多甚至可以追溯到準确的日期,這也使蝦米帶有“音樂詞典”的性質。

專業性的資源和用戶上傳的方式,也形成了互聯網最初的社交屬性。除了吸引“骨灰級玩家”,不少獨立音樂人也被吸引過去,在蝦米音樂脫穎而出。音樂人和歌迷又形成新的聚合力,最早一批文藝青年和音樂愛好者在蝦米聚集。

但在2015年,國家版權局發布《關于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這個通知被業内看做“最強版權令”,各大音樂平台紛紛自查,下架未經授權的歌曲。在這種局勢下,争奪版權就是争奪用戶。經過一段時間的“混戰”,由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組成的阿裡音樂,與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網易雲音樂等互相達成轉授權的平台陣營形成“雙鋒對決”。當時的阿裡音樂手握滾石、華研等公司的版權,包含李宗盛、劉若英、五月天、SHE等歌手的歌曲,希望用自己的“半壁江山”,改變用戶隻用一個APP聽歌的習慣。

2016年,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成立,涵蓋了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三大平台,在版權市場所占比重顯著上升。之後的兩年裡,阿裡音樂、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網易雲音樂三大平台在國家版權局的促成下,達成了大範圍的轉授權。

“雖說各大平台實現了99%的版權共享,但競争的核心就是剩下的1%。”明白音樂娛樂創始人兼CEO王毅說,當用戶發現蝦米中周傑倫、林俊傑等知名歌手的熱門曲目變“灰”,自然會選擇離開。業内人士也有這個共識,哪怕曾經的蝦米再吸引人,都無法應對版權稀缺的考驗。對蝦米音樂很有感情的強叔也坦言:“從情感的角度我很惋惜,但從職業的角度,蝦米遲早會走到這一步。”

矛盾:“小而美”無法支撐商業邏輯

2018年前後,版權大戰基本塵埃落定,帶有文藝基因的蝦米給網友留下“小而美”的印象。可如今,“小而美”還是敗在了商業邏輯之下。

版權缺失是蝦米走向失敗的首要原因。王毅認為,蝦米還存在商業化鍊條的缺失,“蝦米的用戶量其實可以,問題在于沒有活躍度,或者說隻有在其他平台找不到的小衆音樂領域,蝦米才有活躍度,那就無法刺激現存的用戶消費。”這直接影響平台的付費營收和廣告營收,再加上必要的成本開銷和版權采買支出,久而久之,财報必然是負數。

随着版權意識的增強,互聯網用戶的付費意識也在增強,但隻集中于頭部藝人和偶像型歌手,在這方面蝦米音樂顯然不占優勢。“大部分歌手也想做付費,但平台會告訴你‘還是别了’。歌手在數字音樂平台發歌的行為,越來越向宣傳靠攏。”樂評人郵差說,數字音樂平台想通過用戶的付費實現營收,也需要等待時機,現在還沒到用戶付費能支撐所有音樂人成本的時候。

阿裡音樂也曾嘗試利用粉絲經濟變現,2016年阿裡音樂推出了“阿裡星球”,半年後,阿裡星球停止更新,并引導用戶下載蝦米音樂。“還沒有足夠的沉澱就引導付費,這個步子邁得太大了,損傷了那批最有可能實現變現的用戶,損傷了一次,他們就永遠不會再回來。”郵差說道。

與此同時,各家平台也都發力挖掘新的音樂人,打造爆款作品,為自己的版權庫“蓄水”。蝦米的選擇是持續推出兩季的“尋光計劃”。自2014年來,“尋光計劃”在業内積攢了很好的口碑。“尋光計劃的作品可以說是藝術品,但把這些單曲拎出來,它們在網上未必能火。”郵差說得很直白,“蝦米的運營者和追随者都很純粹,但沒有留一個口子給大衆。單純聽音樂的人是沒法做出一個國民級的産品的,小而美很好,但不足以支撐一個平台活下來。”

未來:短視頻平台或将入局?

“曾經有人說傳統行業中,經過激烈的競争隻會剩下一到兩個巨頭,現在看互聯網音樂行業也很相似。”在強叔看來,當年的多方混戰暫告段落,留到現在的數字音樂平台,都在卯足了勁兒搶占用戶時間。

蝦米音樂明年關閉(蝦米音樂将關停)3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有明顯的版權優勢,在熱門影視、遊戲的原聲音樂和熱門音樂綜藝的版權上占比明顯。“騰訊系還在打造IP,他們可以把影視、遊戲、文學IP和自家的藝人同時聯動。”郵差以《陳情令》的爆紅為例,從影視出品到音樂原聲,再到出演的藝人都由騰訊操盤,《陳情令國風音樂專輯》也拿下了當年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年度最佳OST(原聲)專輯。

蝦米最早提出的歌單概念和準社交屬性,明顯影響了後來的網易雲音樂。網易雲音樂也一度被認為有小衆的屬性,被網友稱為“雲村”和“寶藏”,“但網易雲音樂很聰明,它們一直在做社群,用音樂評論讓網友聚合在一起,做價值觀的引導。”王毅說,近兩年來,網易雲音樂還注重與抖音短視頻平台相互導流,不少火起來的抖音神曲,在網易雲先引發了關注。相比于蝦米,網易雲音樂有自己的商業模式。

“當年的蝦米是一個很有想法的産品,可惜沒有堅持下來。”王毅說,做互聯網産品要持續化,哪怕遇到了釘子也要堅持一下,“更何況聽歌這件事本身就不是快節奏的事情,需要等待内容産生長尾效應,但蝦米沒有堅持,就享受不到長尾效應的紅利。”

那麼,未來的數字音樂平台格局會是如何,是一家獨大,還是會有新的競争者入局?業内人士認為,目前出于反壟斷的需求,可能不會出現一家獨霸的局面,但能打破局勢的“黑馬”,很可能來源于跨界而來的其他平台。

這幾年間短視頻平台火爆,抖音、快手的快速發展,攪亂了原有直播界的生态。“在沒有技術創新的前提下,要麼靠人海,要麼靠錢海,所以未來很有可能的就是短視頻平台‘殺’進音樂行業。”郵差說,這些平台本身都很有流量,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抖音所在的“頭條系”也在收買大IP的資源,如果跨界入局,很有可能打破音樂行業目前的對壘。目前,抖音自己的音樂APP也已進入内測階段。

王毅也透露,目前各大國産手機廠商也在商讨整合手機的内置播放器,“如果幾大手機廠商聯合了,用戶量一下就有幾個億,原來他們需要分别采買的版權,現在隻需要集中采買一次就夠了。”王毅說,未來數字音樂平台會不會形成新的巨頭,讓人拭目以待。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韓軒

編輯 關一文

流程編輯 劉偉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