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古代結婚拜堂程序流程

古代結婚拜堂程序流程

情感 更新时间:2024-06-20 23:02:02

古代結婚拜堂程序流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看古裝劇的時候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古代新人拜堂成親的場景“拜堂”便是中國從南北朝時期流傳下來的傳統禮儀習俗,是新人們結合的大禮新人拜過堂之後,就相當于我們現在的領結婚證,代表着雙方正式成為合法夫妻的意思,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古代結婚拜堂程序流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古代結婚拜堂程序流程(拜父母為何被稱為)1

古代結婚拜堂程序流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看古裝劇的時候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古代新人拜堂成親的場景。“拜堂”便是中國從南北朝時期流傳下來的傳統禮儀習俗,是新人們結合的大禮。新人拜過堂之後,就相當于我們現在的領結婚證,代表着雙方正式成為合法夫妻的意思。

在拜堂的時候,一旁主持婚禮的人通常都會說這幾句固定台詞: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

在這句話裡,“拜天地”就是指拜天上和地下,感謝天地給了我們現在擁有的一切,讓天地為這對新人祝福。“拜高堂”則是指拜雙方父母,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夫妻對拜”更不用說是新人面對面拜對方,表示接受對方的優點包容對方的不足,在以後的日子彼此照顧不離不棄的意思。

那麼,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拜父母的時候為什麼要說成是“拜高堂”?為什麼要用“高堂”這個詞語,而不是用其它詞語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在古人成親時候,“拜父母”為什麼叫“拜高堂”。

首先,我們先來說一下關于“拜高堂”中的“堂”這個字。在字典中,這個字原本是用來表示高大房屋的意思,不過,我們也可以用來表示同一個祖父的親屬關系。但是,在《說文解字》中,對于這個“堂”字是這樣解釋的:“堂,殿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封建社會還沒有開始的時候,堂就是殿。

但是,由于後來出現了封建等級制度和封建社會,所以,為了凸顯出帝王身份的尊貴和與衆不同,人們便專門規定了一套關于字詞的用法。從唐朝開始,“堂”和“殿”的用法就有了區别。“殿”專門用來指皇帝居住的地方,而“堂”則是指老百姓住的房屋。

在古代,人們的衣食住行都有一套專門的用語,就連同一間房屋内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叫法,比如說:外堂和内堂。所以,在“高堂”這個字詞裡,“堂”一般是指内堂的意思,也就是家中父母所居住的地方。按照過去的傳統禮儀習俗,兒女們每天都必須到父母居住的地方向他們問候早安和晚安,問候比自己年長之人的起居狀況等等,例如:“您今天怎麼樣?身體是否康健?”

然而,在一般情況下,“堂”這個字被認為是“母親”的代稱,比如說:上文提及的“内堂”。有時候,這個詞專門用來代指“母親”,或者用文雅一點的說法則是“萱堂”。

在剛開始的時候,“萱堂”這個詞被認為是來源于《詩經·衛風》裡面的一首詩。詩中是這樣說的:“北堂幽暗,可以種萱。”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說:在古代的時候,因為母親居住的地方靠近北邊,而北邊一般比較昏幽黑暗,所以,人們往往會在母親居住的堂門前種上一些“萱草”。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對萱草有些疑惑,那麼,這是什麼東西呢?

《博物志》中有載:“萱草,食之令人好歡樂,忘憂思,故曰忘憂草。”用通俗一點的說法來講的話,萱草就是“忘憂草”。相信,說起忘憂草,大家對它都并不陌生。所以,萱草代表着“讓人忘記所有憂愁煩惱,隻剩下快樂”的意思。

我們做兒女的,無論在外面經曆了什麼苦難和痛苦,無論心中有多少哀怨情愁,隻要回到家裡,吃上幾口母親親手做的飯菜,跟母親傾訴抱怨幾句,就什麼煩惱都沒有了,什麼坎都能越過去了。所以說,母親就像是兒女們的忘憂草一樣,讓兒女們忘卻了一切的苦痛。

因此,人們便用“萱堂”這一文雅的稱呼,來代指母親居住的地方,從這個詞中也引申出了“母親”的含義。也因此,萱草也是中國的母親花。

其次,我們再來講講關于這個“高”字。對于這個字,人們的争論和分歧比較大。如果,細細劃分起來的話,可以發現,其實,它隻有兩種解釋:

第一種解釋,認為因為新人是在一間高大的廳堂裡拜見雙方父母的,所以,取了這個“高大”的“高”。

第二種解釋,認為“高”這個字,蘊含了一種對長輩和他人尊敬的意思,因而,在拜堂的時候,用“高”這個字眼會更加顯示出新人對雙方父母的尊敬之意。

不過,不管怎麼說,“高堂”原來的意思就是指“高大的廳堂”,也表示尊敬父母親居住的地方,人們普遍認可這個意思。隻是,後來由于各朝各代對于字詞用法規定的不同,“高堂”才會被引申出了“父母”的意思。《五百字詩》中就有:“人人齊稱贊,早早交公糧,可以悅妻子,可以奉高堂。”

其實,不管是古代人結婚還是現代人結婚,有些習俗還是很有必要遵守的。雖然,古代人的結婚方式比較繁瑣,但是,有很多地方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比如:“拜高堂”。父母對于兒女的恩情,是不能用一個簡單的儀式取代的,所以,“拜高堂”這樣的方式,卻是可以延續借鑒的。

畢竟,不管是嫁還是娶,隻要雙方結為夫妻,那雙方的父母就是夫妻共同的父母,也是值得夫妻共同孝敬的對象。

參考資料:

【《說文解字》、《中華民族風俗辭典》、《隋書·禮儀志》、《通俗編·儀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