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故宮居住過多位皇帝,但是主要居住的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沈陽故宮始建于努爾哈赤時期的天命十年,到天命十一年努爾哈赤去世,皇太極繼位,續建了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等大内宮阙,經過幾年擴建之後,沈陽故宮的核心部分得以建成。
沈陽故宮住的是哪個皇帝
沈陽故宮按照建築布局和建造先後順序,主要分為3個部分,東路是努爾哈赤時期建造的大政殿和十王亭,中路是皇太極時期修建的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甯宮等,西路始建于乾隆四十六年,從南向北依次是扮戲房、戲台、嘉蔭堂、宮門等。
清朝遷都至北京之後,故宮就被稱為“陪都宮殿”、“留都宮殿”,後來也被稱為沈陽故宮,共經曆努爾哈赤、皇太極以及乾隆這三個建造時期,曆時158年,入關後,清朝皇帝東巡的時候也多将沈陽故宮作為駐跸之處。
沈陽故宮簡介
沈陽故宮位于遼甯省沈陽市沈河區,是清朝初期的皇宮,總占地面積為63272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8968平方米,是中國僅存的兩大皇家宮殿建築群之一,在1961年時,國務院将其确定為國家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